动脉硬化的中医治疗 动脉硬化的中医按摩治疗


脏腑功能失调会导致气血津液运行不畅;脾胃受损,输化失常,过多营养物质进入血液使血脂升高,血液流速降低、黏度增加,从而引起血管壁增厚、变硬,导致动脉硬化。按摩手足耳的相关部位能够健脾益气、补益肝肾,达到促进血液流动、祛痰降脂的目的。

    动脉硬化是动脉血管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是动脉血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变窄,导致血液流速变慢的病变的总称。动脉硬化是随着人年龄增长而出现的,其规律通常是在青少年时期发生,至中老年时期加重、发病,且男性比女性发病率高。近年来动脉硬化发病率在我国逐渐升高,成为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症状提示:动脉硬化早期患者绝大多数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动脉硬化中期患者或多或少会出现心悸、心慌、胸痛、胸闷、头痛、头晕、四肢冰凉、四肢麻木、跛行、视力降低、记忆力下降、失眠、多梦等l临床症状。不同患者,症状及程度不同。 

    按摩原理:狮傲康足浴盆专家认为气虚血淤是引起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脏腑功能失调会导致气血津液运行不畅;脾胃受损,输化失常,过多营养物质进入血液使血脂升高,血液流速降低、黏度增加,从而引起血管壁增厚、变硬,导致动脉硬化。按摩手足耳的相关部位能够健脾益气、补益肝肾,达到促进血液流动、祛痰降脂的目的。
 

一、手部按摩


 

动脉硬化的中医治疗 动脉硬化的中医按摩治疗

1.拇指指端点按内关穴1~3分钟,力度适中,以局部微疼为宜。内关穴具有疏导水湿的功效,刺激它可对血液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具有良性调整作用,可益气行血、化淤通络,防治动脉硬化。


 

2.拇指指腹按揉神门穴1~2分钟,以感觉酸胀为宜。此法可镇静安神、畅通经络,能够有效改善动脉硬化引起的失眠、头痛等症状。


 

3.拇指、食指捏拿合谷穴50次,以感觉酸胀为宜。适当刺激合谷穴,有助于改善冠状动脉血液循环,用重刺激手法可引起血管舒张反应,缓解动脉硬化。


 

4.拇指按揉手部心反射区1~3分钟,可以明显改善心脏血液循环,消除因动脉硬化引起的头晕、头痛等症状。每日2次,10天为1个疗程。
 

二、足部按摩


 

1.拇指按压足部肾反射区3~4分钟,以感觉局部发热为宜。此法可以固本强元、醒神开窍,使心肾相交,脏腑调和,血液流通顺畅,缓解动脉硬化症状。


 

2.拇指按压足部膀胱反射区3~5分钟,以感觉透热为宜。此法可清热泻火,经常按摩能够降低血液黏度,促进血液在人体内的流动,有效治疗动脉硬化。


 

3.拇指指腹按揉足部脾反射区3~5分钟,以感觉透热为宜。此法可增强脾胃功能,减少过多营养物质进入血液,降低血脂含量,恢复血管活力,防治动脉硬化。
 

三、耳部按摩


 

1.拇指、食指捏揉耳部神门穴1~2分钟,以感觉酸胀为宜。经常按摩此穴能够起到活血通络、镇静止痛、畅通血管的功效,有效缓解动脉硬化。


 

2.食指点按耳部皮质下反射区2~3分钟,以感觉酸胀为宜。此法有益肾补脑、镇静安神的作用,对动脉硬化引起的头痛、失眠等症有特效。


 

3.拇指、食指捏揉耳部肝反射区3~4分钟,以感觉发热为宜。经常按摩此反射区可以疏肝解郁、和胃健脾,减少血液中脂肪的输入,缓解动脉硬化。(编辑:SAK-足浴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52251/865702186746.html

更多阅读

冠心病的中医治疗绝招 中医治疗调养冠心病

对于冠心病,发作时应标本兼治,疗效俱佳。中医治疗冠心病治标又治本,不容错过,一起来看看吧。冠心病的中医治疗绝招——步骤/方法冠心病的中医治疗绝招 1、中医认为冠心病为夺虚标实,标实以血瘀,痰湿,气滞,寒凝为主,

肾病综合症的中医治疗 宁波治肾病

肾病综合症的中医治疗——11年临床体会——肾病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因、病理和临床疾病所引起的一组综合征。本病的最基本特征为大量蛋白尿,水肿、高脂血症,低蛋白血症(≤30克/升),即所谓“三高一低”。类似中医学中的“水肿”范畴。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呼吸道疾病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多发于体质过敏的人,其次可因感受外邪、饮食不当、情志失常、过度劳累等诱因而引发。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尤以寒冬季节及气候急剧变化时发病较多。一般分为外源性哮喘和内源性哮喘两大类。起

通风的中医治疗 痛风偏方之枸杞法

通风的中医治疗1:清热痛痹膏:石膏 忍冬 30 克,知母,黄柏,苍术,黄连,黄岑,赤芍,元胡,大黄,山栀(栀子) 10 克,研末,加醋调和2:四黄散:大黄,栀子,黄柏,黄岑等份,水调。3;黄柏散:大黄,黄柏,侧柏叶,泽兰,薄荷各 10 克 加蜂蜜调和。4:四色散:黄柏,白芷,青黛,红花,各 10 克

早搏的中医治疗 治疗心脏早搏的中药

早搏的中医治疗早搏的中医治疗 1历史沿革 心悸,《说文解字》注曰:“悸,心动也。”《内经》中尚无“心悸”、“惊悸”之谓。但有心律失常的记载和描述,如《素问·三部九候论》:“参伍不调者病”;《灵枢·根结》:“予之短期者,乍数乍疏也。

声明:《动脉硬化的中医治疗 动脉硬化的中医按摩治疗》为网友烟波流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