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声明:本文为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不过欢迎大家转发到朋友圈~么么哒~
1945年4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杨家岭大礼堂召开。这距离1928年在莫斯科召开的六大已过去整整18年。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和候补代表共达到700多人。这么多的人数和规模,在党的历史上都称得上是空前的。
大会开幕后,毛泽东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以书面形式先发给代表们讨论,让大家提意见,提意见后再收集起来修改。在提意见时,毛泽东很民主,也非常谦虚,哪怕代表们提出一个字的改动意见,都亲自去改,集思广益。《论联合政府》再改再印,反反复复了三次,才最后定稿。
会议持续时间很长,进行得很顺利,但在最后选举中央委员时,还是出了问题。
原来,中央委员候选名单中出现了代表们没料想到的三个人,一个是李立三,一个博古,另一个就是王明。在酝酿时,一些代表提出意见:只选那些没犯过路线错误的,凡犯过路线错误的,如王明、博古等我们就不选。因为他们在历史上的“左”倾错误给党带来的损失太巨大。尤其是对王明当候选人,代表们的意见尤其大。
为什么呢?因为王明是一错再错,且至今还没有改悔之意。
王明是1937年11月与妻子孟庆树和康生、陈云等人从莫斯科回延安的。当时,毛泽东、周恩来等人亲自去机场迎接。在致欢迎辞中,毛泽东称他们是“昆仑山上下来的神仙”。随后,王明被增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与周恩来、博古、叶剑英组成中共代表团,负责与国民党进行抗日谈判。王明留在武汉,担任中共长江局书记,但对党中央工作横加批评,左一个指责,右一个不是,俨然是凌驾党中央之上的“大领导”。在统一战线中,他又稀里糊涂地提出要和蒋介石搞“统一指挥、统一纪律、统一武装、统一待遇、统一作战计划”,并且不经党中央批准,多次以党中央名义发表谈话和声明,甚至以毛泽东名义“起草”与记者谈话,文长1万多字,喊着要和蒋介石“搞团结”。这种放弃党的独立性和无组织的行为,受到党中央批评。而他仍不改正。
毛泽东《论持久战》一文在延安发表后,党中央将此文送往武汉,要求他在《新华日报》上刊登。王明拒不发表,1938年夏还专门写“诗”进行“讽刺”:“四亿弗凭斗志衰,全谈持久力何来?一心坐待日苏战,阶段三分只遁牌。”“诗”墨迹还未干,武汉三镇就陷入几十万日军包围之中,9月15日,他带着老婆“遁”回了延安。
对于王明在统一战线中的右倾错误,党内很多人反对。9月29日至10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在延安召开。会前,王稼祥从莫斯科回国,传达共产国际负责人季米特洛夫的意见,共产国际认为中共的政治路线是正确的,“在领导机关中要以毛泽东为首的领导下解决,领导机关中要有亲密团结的空气”。10月20日,王明临时要求在大会上作《目前抗战形势与如何坚持持久战争取最后胜利》的长篇发言,一方面表示对毛泽东的报告“都同意”,说:“全党必须团结统一,我们党一定能统—团结在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周围(领袖的作用,譬如北辰而众星拱之)。”另一方面,他仍强调“一切为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切经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友党、友军采取大公无私,仁至义尽,言行如一,表里一致,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友爱,共同工作,共同发展,同生死,共患难,祸福与共,相依为命工作方法和方式”。他继续坚持右倾错误,于是受到毛泽东等人的批评。
据说高岗就找到毛泽东说:“原来我们以为苏联飞机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好东西,却不知道原来是祸从天降!”
(高岗)
六中全会决定撤销长江局,王明留延安工作,担任中共中央统一战线部部长并兼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主任。
延安整风运动开始后,在学习的基础上,1941年秋,中央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党在历史上特别是土地革命时期的政治路线——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问题,与王明的错误开始公开交锋。9月10日,毛泽东在发言中分析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及其产生的根源,认为它和“立三路线”一样,都是主观主义,他们自称“国际路线”,实际上是假马克思主义。王明在随后的发言中对毛泽东的批评进行反击,并坚持说:“四中全会的政治路线也是正确的”,博古是“苏维埃后期最主要的错误负责者”,把自己的责任完全推到博古身上。王明的态度和做法受到与会者的批评。
9月26日,党中央做出《关于高级学习组的决定》,要求在延安和其他根据地都成立高级干部学习组,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这样,高级干部的整风运动在更大范围展开。
整风运动主要是要清除王明先“左”后右倾错误在党内的影响,使全党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思想。但王明拒不承认错误。10月初,毛泽东几次与他谈话,指出他在武汉工作时期有如下错误:(1)对形势估计问题——主要表现乐观;(2)国共关系问题——忽视在统战下的独立性与斗争性;(3)军事战略问题——助长了反对洛川会议确立的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方针的风气;(4)组织问题上——长江局与中央关系极不正常,常用个人名义致电中央,不经中央同意擅自以中央名义发表的许多文件。这些都是极其不对的。而王明没有任何认错的表态。
10月7日晚,毛泽东、王稼祥、任弼时与王明进行谈话。在谈话中,王明抓住季米特洛夫询问中国抗战情况的一封电报进行反扑说:“中央过去的方针是错误的,太‘左’了,现在苏联与中国处于异常困难时期,要与大资产阶级把关系弄好,边区施政纲领与《新民主主义论》只要民族资产阶级,这不好。”
毛泽东回答说:“你的观点太右了,对大资产阶级让步太多了,只是让步是弄不好的。”
第二天,中央书记处在杨家岭召开工作会议。王明把前晚谈话的观点作了一些修改,进行发言,并继续说:“我们应与国民党关系弄好,我们有些地方政策过‘左’,是妨碍统一战线的,未说要联合大资产阶级是不对的。”
王明的这些意见,受到与会同志的一致反对。
因为他提出党中央犯了“左”的错误,这是个重大的问题。会议结束时,毛泽东说:“王提议检查中央政治路线,我们要提前讨论一次。关于苏维埃后期错误问题,停止讨论。希望王明对六中以前即武汉时期的错误及对目前政治问题的意见,在政治局会议上说明。”
这个提议获得中央政治局同意。谁知开会前夕,10月12日,王明突然宣布有病,不能参加会议,隔一日干脆住进了延安中央医院。从此,就不再公开露面了。
虽然他住进了医院,整风运动并没停止,相反更加深入。鉴于王明的错误,1943年3月20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调整和精简中央机构,把一些机构和委员会合并,王明被解除书记处书记,只留政治局委员和统战部部长职务。但党中央对他的病情还是十分关心。毛泽东等人常到医院或家中看望,及时解决他医疗中遇到的困难。对毛泽东和党中央的关怀,王明也感到满意。
七大前夕,党中央召开六届七中全会,讨论并通过党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王明在家养病。党中央没忘记对他继续挽救,请最好的医生为他治疗同时派人做思想工作,帮助他认识错误。4月初,毛泽东把《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草案送给他看,两次派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和朱德和他谈话,建议他写一个声明书,承认七中全会决议是正确的,认识自己的错误。
4月20日,王明给任弼时写了一封长信,请他阅转毛泽东及全会同志,信中说:“我不仅以一个党员的资格,站在组织观点的立场上,完全服从这个决议;而且要如中央所指示者,以一个第三次‘左’倾路线开始形成的主要代表的地位,站在思想政治观点的立场上,认真研究和接受这个决议,作为今天自己改正政治、组织、思想各方面严重错误的指南。……我对于七中全会对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的这些新的认识和估计,表示完全服从和同意。”虽有点勉强,但终究第一次公开向党中央检查了自己的错误。
而王明虽然公开作了检讨,但内心并没完全认错,因此不可能做出像样的检讨。散会后,中央书记处办公室主任师哲与毛泽东从会场一起回枣园驻地。路上,毛泽东问师哲:“你认为王明的检讨怎么样?”
师哲说:“不深刻。”
毛泽东赞同说:“你说得对。”
“那么王明的根本问题究竟是什么呢?”师哲问道。
“王明的问题就是:对自己的事想得太少了,替别人想得太多了!”
毛泽东所说王明想的“自己”,当然是指中国革命;“别人”,则是指苏联、共产国际。师哲由衷地说:“这话太中肯,太深刻了,言简意赅,一针见血!”

4月23日,党的七大在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开幕,王明是被用担架抬进会场的,但参加开幕式后,就匆匆离场,再也不参加会议了。
之后,朱德、刘少奇分别作关于军事问题和修改党章的报告,他都没有“现身”。会议期间,5月8日,一个好消息传来: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德军宣布无条件投降。太平洋战场,美国等盟军也乘胜向日本本土进逼。中国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的日子已指日可待。在充满胜利的气氛中,大会继续在热烈、民主的氛围下进行。
谁知大会进入最后议程、临近要选举时,毛泽东却获知代表们不愿意选王明等人。
怎么办?他决定亲自走上台,对代表们进行解释,做工作。
在次日大会上,他首先阐述了这次选举的方针,然后针对大家的“不选”思想说:“这是一种好的愿望和理想,也是有理由的。但是,事实上如果我们不选过去犯过路线错误的人,甚至绝对化一个也不选,那就不好,就不恰当。”
“六大不选陈独秀到中央,六届四中全会把李立三开除出政治局,要他离开中央工作,都是不成功的。”毛泽东继续说,“如果说对犯过路线错误的同志不应该选举,我看就不如采取这样的原则,即:虽然犯过路线错误,但是他已经承认错误并且决心改正错误,我们还可以选他。我们布尔什维克的党在原则上是不含糊的,与资产阶级不同,我们必须有‘承认错误并且改正错误’的这样一条原则,在这个原则下去选他。理想主义是原则性,现实主义就是灵活性,理想主义的原则性与现实主义的灵活性要统一起来,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的现实主义。”
这些话语既是党的历史从正反两面的经验总结,字里行间又阐述着一种正确的工作方法,还包含着深刻的哲理,自然能说服那些准备“不选”的代表们。
“李立三路线比王明路线时间短,对党的危害比王明路线轻,当时他是一个30岁的青年,犯了不到四个月的路线错误,十几年来,从未到党外做坏事,我们应该选他。现在我们党要团结,王明也代表一部分人。对人要一分为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王明虽然犯了错误,对人不但要允许他犯错误,也要允许他改正错误。应该给王明一个机会。”最后,毛泽东表明自己对选举王明表态,“你们不选他,我一个人选!”
这一番话合情合理,入脑入心,代表们听了真是心服口服,于是乎,思想完全打通了。
党的七大整整开了50天。6月9日下午,大会选举中央委员。在毛泽东的细致工作和耐心说服下,代表们进行选举,李立三得票可观,名列当选委员第14名。王明以321票当选为中央委员,在44名委员中排倒数第二位,博古也当选为中央委员。结果,三人均没有因为以前犯过的路线错误而落选。
这样做,完全达到了“团结犯过错误的人”的目的。(谴责呱唧、传阅、360doc、微信新闻头条、微信看看、秀客网侵权转载)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