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栏梨花 苏轼 苏轼·东栏梨花 赏析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译文:如雪般又轻又薄的梨花瓣顷刻间已飘飞满地。这一刹那的景象使我们顿悟了人生,最美的时刻也就是开始领悟到人生凄然的时刻。清明时节,草熏风暖,梨花如雪,已是暮春繁华过眼即空,但是这一刻仍是一年当中最美的,人生能有几度清明? 

东栏梨花 苏轼 苏轼·东栏梨花 赏析

赏析:《东栏梨花》,看似很平淡,好像人人都写得出这样的诗,但古今以来却只有这一首写梨花的诗篇,传诵千古,至今仍脍炙人口。何故呢?要说出个所以然来,实在不容易,只觉得他所描写的景物很美,又很亲切,真是近在眼前。

      梨花的淡白,柳的深青,这一对比,景色立刻就鲜活了,再加上第二句的动态描写:满城飞舞的柳絮,真是「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春意之浓,春愁之深,更加烘托出来。

      柳絮飘飞,梨花亦开遍了一城的雪白。这里更加强调的是白色。春色之美原在万紫千红,花团锦簇,如锦绣般的大地,但是这里单只描写雪白的梨花(柳絮只是陪衬),更着眼于自己家门口东栏边的一株梨花-----它愈开得热闹,愈引人惆怅-----到这里,此诗的获烈特色完全显现出来了,一株如雪的梨花,一味强烈的白色这引起人共鸣的主要关键所在,任何人面对如此一幅画面,也会稍然为之动容:
      东坡此诗似伤春而实未伤春,一点也没有颓废衰飒的调子,只是纯美的欣赏与人生哲理的透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52351/850643455848.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苏轼记游白水岩 白水岩瀑布

原文地址:苏轼记游白水岩作者:孙业森记游白水岩苏轼绍圣元年十二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山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以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涯有巨人迹

温皓然:孔庆东之真美、大美、至美

北大醉侠孔庆东是我的一位亦师亦友的兄长。虽然,私下里,我偶以“大侠兄长”呼之,但在我的内心深处,还是把他奉为师长一般尊敬的。无论是他的人品还是学问,都让我仰慕。我想,如果现在有人给我一张表格,让我在“当代最钦敬的人”一栏内填写

一树梨花压海棠 一树梨花压海棠txt

360docimg_1_一树梨花压海棠’苏东坡诗戏张先‘老牛吃嫩草' 苏东坡和张先都是宋代词人,宋东坡大名鼎鼎无人不晓;相比之下,张先的知名度要差点。不过在词坛,张先却是个有个性的人物,生性风流,‘至老不衰’。苏轼的词作,以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

声明:《东栏梨花 苏轼 苏轼·东栏梨花 赏析》为网友长安城等故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