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盛是慕容鲜卑的一个重要人物。没有他,后燕就会变色,就会改姓,他的岳父兰汗杀掉了亲家,也就是后燕皇帝慕容宝,随后自己登台称王称霸。后来,慕容宝的儿子慕容盛假意投奔岳父,后瞅准机会干掉岳父,后燕得以匡复。在这场尔虞我诈、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中,慕容盛成了最后的赢家。
公元398年十月,在群臣的再三“请求”下,慕容盛终于故作姿态地当上了皇帝,史称昭武帝。这一天,慕容盛已经等了许久了。随即,慕容盛追尊死去多年的伯父慕容令(晋书作慕容全)为献庄皇帝,尊伯母丁氏为献庄皇后,他的嫡母(慕容宝皇后)为皇太后。这里有个疑问,慕容盛为何不尊生母?
历代皇帝,都有追尊父母、祖父母的做法,为何慕容盛独树一帜?他难道没有母亲吗?显然不是,没有人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晋书》《十六国春秋》《资治通鉴》等史料中,没有记载慕容盛的生母亲谁,甚至在史料中看不到她的影子。即使生母是个身份低微的宫女,或者已经离世,当了皇帝的慕容盛总该有所表示吧。

这是一桩疑案。为了破解这个难题,笔者有必要把后燕开国皇帝慕容垂搬出来。慕容垂是前燕宗室,有九个儿子,其中长子慕容令、四子慕容宝皆为嫡妻段氏所生。慕容令“少沈敏,多谋略,骁勇刚毅”,又是嫡长子,最得慕容垂的喜爱和器重。前燕灭亡后,慕容垂父子归附前秦。370年,前秦丞相王猛觉得慕容垂、慕容令不是等闲之辈,便用“金刀计”害死了慕容令,慕容垂幸免。
慕容令死时已经结婚,夫人丁氏尚未生子。慕容令的死,让慕容垂对前秦有了刻骨仇恨。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慕容垂趁机脱离,自立门户,复兴大燕,建立后燕政权,追封慕容令为献庄太子,立四子慕容宝为太子。慕容宝有四个儿子,长子慕容盛,庶出;次子慕容会,庶出;三子慕容策,嫡出;四子慕容元,庶出。在四兄弟中,慕容盛居长,且“少沈敏,多谋略”,能力最强。
按说,在战乱年代,慕容盛最有望成为下下任接班人。然而,慕容垂却不喜欢他这个长孙,反倒喜欢次孙慕容会,“及至慕容宝北伐,慕容垂使慕容会代摄宫事,总录、礼遇一同太子”,已经将慕容会内定为皇太孙。慕容垂临终时,再三嘱咐太子慕容宝立慕容会为嗣子。慕容会自幼多材多艺,且非常有谋略,但比大哥慕容盛还有不少差距。二人同为庶出,慕容盛为何难入慕容垂的法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