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爹妈的最害怕孩子对你们说什么?“我早恋了”还排在其次,“我要当艺术家”才会真正让很多家长潸然泪下。毕竟,梵高的人生际遇咱谁也不想复制……
但是!小编今天要告诉各位爹妈:艺术家过得惨,那是万恶的旧社会。未来50年在京城最缺什么人才?最缺创意、创新、设计型人才,因为那是咱大北京的未来发展定位啊。所以,当您的孩子表现出某种艺术天份时,珍惜吧,呵护吧,把他们送到顶尖的艺术院校吧。
眼下又到了毕业季。当文科生埋在图书馆里查文献、敲电脑时,当工科生在金工实习车间里与钳子、改锥、车床为伴时,艺术专业的毕业生在干什么呢?什么才能体现他们多年的学习成绩呢?看了下面这一大堆图片,您就知道了。
-1-
【中央美术学院:古风】
亲们,乃们有福了~小编会告诉你美术类高校中的“扛把子”——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季作品展也于本月18日正式开展了咩?别急别急,小编这就带您去瞅瞅,感受下浓浓的艺术feel~
据说,央美此次毕业展将采用全景展示模式呈现“大美术馆”。作为核心内容的央美2016届研究生、本科生的千余件毕业作品将在为期40天的毕业季集中展出~话说,这展区也是real高大上啊……
呐,先行展出的是央美2016届研究生毕业作品,小编最最喜欢的是这些中国画作品,或古典,或创新,真真是大饱眼福~废话不多说,来随小编看看吧:
陈青青《静夜亭荷之一》
朱雁娴《闽南十二月》
杨澜《淘花园记》
周磊《二十四节气图》
刘哲《与鹤同乡》
-2-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今韵】
清华美院的前身是中央工艺美院,与中国美院、中央美院在中国艺术教育届呈三足鼎立之势。其最优势的是各种设计类学科。可以说,这里开创了中国的设计学,是中国设计的奠基者和开创者。
该院2016届硕士研究生毕业作品展(夏季第1场)共展出82名硕士研究生的设计和创作作品。绘画、雕塑毕业生的作品风格独特,个性鲜明,运用不同的艺术语境传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诠释多元化的艺术理念。陶瓷艺术设计、工艺美术、科普创意与设计毕业生的作品多关注现实需求,许多跨界作品体现了学科交叉与专业互动带来的新体验。从5月21日开始,另一其他系的84位研究生毕业作品在清华美院B区美术馆展出哦。
陶瓷艺术设计系王婧宇《flow》导师:郑宁
工艺美术系常燕《原物》 导师:韩美林
工艺美术系王凯飙《陌生》 导师:程向君
绘画系李仁渤《人类景观》导师:李天元
绘画系陈顺尧《渐逝的村落》导师:韩敬伟
绘画系任晓嘉《瞎话集No.1》导师:文中言
雕塑系王将《空对月》 导师:陈辉
杨文洁《围绕孕期分娩体验的医用产床及科普设计》
导师:赵超
-3-
【中央戏剧学院:卡司青春布景走心】
“五一”节间,小编在完全没有剧透的情况下,看了今年中戏2012级导演系的毕业大戏《老妇还乡》。编剧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是著名的瑞士德语作家,《老妇还乡》(又译《贵妇还乡》),算是现代戏剧史上“论报复渣男的正确方式”的扛鼎之作。要问观后感,8个大写加粗的大字“卡司青春,布景走心!”(ps:我爱中戏实验剧场的转台)
简单说,这部戏就是讲了一个受过伤害的女人衣锦还乡之后报复渣男的故事。(让我们深刻意识到女人报仇45年不晚啊~)
入场的时候晚了十分钟,好似进入剧情也要慢半拍,或许这种剧情本来就慢节奏?女主角是衣锦还乡身价数十亿的富豪,年轻时和男主角相恋,继而被男主角抛弃,身败名裂后坐着冰冷的火车远赴他乡,走时还怀着身孕,因为没钱,婴儿出生两天后便病死了,于是她做了妓女,到处漂泊。幸运的是,心灰意冷的女主角开始运气大好,嫁了一个又一个有钱的老公,老公还死得快。45年后,她又回到了她生长的这个小城,她要复仇,杀死曾经的负心汉。看的时候小编一直在猜结局,老妇的复仇会成功吗?
复仇女神附体的女主角,
台词功底相当好,
让人看到龚丽君的影子
剧中还有一句经典的名句——“我正用我的金钱势力安排世界秩序,这个世界曾经把我变成一个娼妓,现在我要把整个世界变成一个妓院。”
广场上的“人民公敌”
北京人艺今年四月也排演了《老妇还乡》(陈晓艺、濮存昕),很遗憾,当时没有抢到票!中戏版《老妇还乡》,更加注重导演的创作,你能在观剧过程中时不时看到一些惊喜。两个曾做假证而今变成阉人的跟班(柯比和罗比),他们的滑稽表演削减了剧情的沉重感。
每年毕业大戏的舞美都让人无比难忘!
无论是人艺版,还是中戏版,
经典剧目,百看不厌!
值得拥有!
-4-
【中国传媒大学:无形之行】
5月17日,中国传媒大学毕设展首站——广告学院设计系“无形之行”落下帷幕。来自12级设计系的60多名同学的60多件作品展出,他们风格不一,思想各异,涵盖了包装设计、平面设计、新媒体开发设计等各种类型。
本次展览主题——无形之行,表达时间因素、思想因素、个性因素。这里的“行”是能力和创造。通过这次展览,参观者将从每一位毕业生的作品感受到传媒背景赋予设计弹性生长的潜能与活力,也是思想和个性作用于理想目标的结果。唯有梦想,可以驱动手,敞开心,脑洞大开,设计出属于每个人的小奇迹。充满艺术感的介绍看完了,看看这些作品到底有没有直击你的心灵。
「当艺术烧进瓷砖」——黄梦鹤
「植与物志」——陈麒玉
「是毒药,也是解药」——张紫鸥
「汉字象态」——王禹

「奢侈符号」——胡行蔚
-5-
【北京服装学院:具象之美】
作为国内唯一、国际也罕见的专业服装高等院校,北服的代表作已经多次登堂入室,成为中国的国家形象:2008年奥运会的“青花瓷”颁奖服如今已在全中国各种大小颁奖仪式上遍地开花,当然穿得最美的还是北京奥运志愿者;2014年在北京召开的APEC峰会上,各国领导人身穿北服领衔的团队设计的礼服亮相,掀起了一股“新中式”时尚之风。
要说毕业设计,北服学生的作品是最“养眼”的。如果说上面的毕业设计都是“意象”的美,那么北服学生的作品就是“具象”的美、行走的设计。每年该校的毕业生优秀作品秀都是北京国际时装周的重要场次。光看图还不够,文末还有视频呈现。大图杀猫,建议WIFI观看,别说小编我没提醒你。
服装表演毕业设计专场视频
文字|北青报记者雷嘉王晓芸李梦婷刘旭
图片、视频均来自各高校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
编辑|颖子
圆桌小编为了您的“教育关切”不厌其烦不厌其细,将继续组织北京青年报的一线的教育跑手们展开热点话题调查,同时推出各类教育咨询答疑解惑,希望您能喜欢。特别说明的是,教育圆桌内的文章,大部分是北京青年报记者的原创,除圆桌授权外,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