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禅集锦(46)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成功,学业、事业、养儿育女皆能有成。而常言道“大器晚成”,许多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就是一棵树也得经过几十年的风吹雨打方能长大。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经不起时间的磨炼,经不起挫折,要有所成就很难。
真正的慈悲是建立在认识到他人和你自己一样有快乐的权利,因此连你的敌人也是和你一样是个追求快乐的人,而且和你一样有权利快乐。在这个基础上所发展出来的一种关怀的感觉就是我们所谓的“慈悲”,它遍及每个人,不管那个人对你的态度是敌对的或是友善的。
情,维系著人与人之间的活动与存在,宛如是润滑剂,使人活得更有意义。但是情爱的执着之所以会造成烦恼,主要是因为其中只有感性,而缺乏了理性,表现出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要求。
佛陀的忠告是:“我们愉快地生活,不去恨那些恨我们的人,即使有人在恨我们,我们也不去恨他们。让我们没有烦闷地愉快生活,让我们没有贪婪地愉快生活,在贪欲人海中,让我们没有贪欲地生活。”
一个人该住什么样的地方,事实不在于地方的大小如何,主要在于个人胸襟的宽阔如何。一个胸襟宽阔如当沙弥的朱元璋,虽然席地而卧,却有法界在我一心的感觉;如果一个心量狭小,不满现实的人,即使住在摩天大楼里,也会感到事事不能称意。
钱财要用掉才是自己的,会运用钱财的人才是懂得用财者,财富可分有形无形,一个笑容可让人欢喜,一句好话可让人开怀,钱不一定要留给子孙,贡献国家、社会也是很好的用财之道。
我们到哪里都应该有一个目标、起点,要朝目标往前走到底;不要停在半路,停在半路比走到目标还辛苦。就好像爬山的人,要不就留在山下,要不就一鼓作气到山顶上。否则停在半山腰中,石头若滚下来,岂不是很危险?
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没有一个地方是不苦的,也没有一个地方是真正苦的,人会觉得世间苦的原因,其实是因为不够深入苦,只要深入了苦以后,就不会再认为那是苦了,反而能够转苦为乐。
世间一切皆可从心而变现,只看我们的心是否由自己做主,是否能静定不迷,是否能包容广大而巨细靡遗,即连一微尘、一芥子也不以为小,纵是大千世界也不以为大。
我们今天社会的物质比其他任何一个时代都要丰富,都要发达,但是,现代人的幸福指数却非常低,普遍感到生活压力很大。为什么,同样还是那个原因,不知足。远离欲望,知足便可常乐。(东方微博)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