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天地相参,十二经络的运行看似复杂,实则有规律可循,试总结如下,细看自然明了。
——云规子题
先论手臂:
取立正姿势,手心贴裤缝,手三阳经行于手臂之背,手三阴经行于手臂之内。
大指在前,小指在后,由前至后,臂内依次是太阴厥阴少阴,臂背依次是阳明少阳太阳。
心肺居膈上,心火主血,肺金主气,手经主一身之气血,为用也。
次论腿足:
双脚并拢而正,足三阳经行于腿之外,足三阴经行于腿之内(莫以腘为内,膝为外)。
足趾为前,足跟为后,由前至后,腿内依次是太阴厥阴少阴,腿外依次是阳明少阳太阳。
肝脾肾居膈下,肾水主先天,脾土主后天,肝木主生发,足经主一身之根本,为体也。
四肢既明,再论躯干:
足三阳经皆起于目,由头走足,通天彻地,路径最长,穴数最多。
阳明主胸腹,太阳主腰背,少阳曲折行于身侧,联络前后阴阳,“凡十一官皆取决于胆”。
腰者,要也,联络根枝之要道,为体用之枢纽。
神阙命门二穴连线之中点,为一身之中,为一身之元。
躯干为手足四肢之主,运化于中,灌溉四旁,“黄中通理,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
附:子午流注对照表
子午流注(阴升:足↗腹胸↗手;阳降:手↘头↘足)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子
丑
肺
大腸
胃
脾
心
小腸
膀胱
腎
心包
三焦
膽
肝
3~5
5~7
7~9
9~11
11~13
13~15
15~17
17~19
19~21
21~23
23~1
1~3
太阴
阳明

阳明
太阴
少阴
太阳
太阳
少阴
厥阴
少阳
少阳
厥阴
↗
↘
↘
↗
↗
↘
↘
↗
↗
↘
↘
↗
肺中
食指
鼻翼
大趾
心中
小指
内眦
小趾
胸中
无名
外眦
大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