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灾当前,国家队救市!爱国青年开始救市!估计很快传说中的爱国华侨,也要开始救市了!也许是为了培养未来的接班人!培养新一代的接盘侠救市侠(搞笑一下),广州近期发布了新闻,广州的中小学要率先开设金融理财课了!没错,很快你的孩子,回家就会问你“老爸,你怎么套牢套得这么深呀”?……那画面也是太美,不敢想啊~言归正传,那到底孩子从小学理财,是好还是坏?今天我们将分享一篇文章,告知答案!
大惊小怪!广州N年前,就有理财教育
其实,广州早已有一些中小学引入了理财教育方面的课程以及讲座,有的学校还会在课外实践活动中锻炼学生的理财能力。但总体来说,理财教育并不是太普及,更多的只是作为政治思想品德课的一种补充以及德育教育的一个方面。
专家认为,尽管理财教育在我国并不陌生,但要做到像广州这样大范围推广的形式在全国中小学开设还比较难。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多以升学考试为主,而专业理财教育老师的缺乏也是理财教育课难以普及的一块硬伤。 但不可否认的是,理财是人们生存和生活的一项技能,理财教育对人的消费观念能起到教育和引导作用,因此,在学校普及理财教育,对孩子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

专家说法
理财教育的最佳阶段是小学
(吴东璇,资深青少年财商教育专家、《小淘气财商奇旅记》作者)
关于理财,我们首先要明确理财的目的是什么。我认为最近的新闻里,英国开设理财课的初衷跟我们不一样,并非从小学会了理财就能够应对金融危机。孩子的理财教育更多是指导他们在消费和开支方面有一个正确的消费观,不会大手大脚花钱,然后懂得如何去看待金钱,这才是理财教育最重要的部分。
我认为理财教育的最佳阶段是小学。财务咨询服务(MoneyAdvice Service)今年稍早发布的一份研究也显示,许多孩子的理财习惯在他们七岁时就已经形成。在小学里,理财教育课安排在思想品德教育里是非常必要的。就像省实天河那样,上升到人生观和人生追求。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我们现在以金钱来论成败是一个错误的价值观,这样会对孩子的价值观有所扭曲。因为我们知道有很多东西不是金钱可以买到的。因此在小学阶段,应正确地树立孩子的金钱观和消费观。
不少家长也咨询过我,鉴于学校理财教育的缺乏,是否家庭教育能够弥补理财教育的缺陷。其实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一样,如果有的家长本身在金融机构,就有这方面的专业能力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但我们应该明白,家庭教育与学校的教育方式是不一样,所以我觉得在家庭教育方面,更多要靠父母的言传身教,要树立良好的榜样。如果家长教育小朋友要节省开支,但家长自己却大手大脚花钱,这样的教育效果不但没效果,反而大打折扣。所以我希望家庭和学校进行合力,学校要安排一些理财教育的课程或讲座给家长提供比较专业的辅导。
他山之石
英国:理财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银行也参与进来
为使理财意识深入人心,英国“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机会”信托基金与英国巴克莱银行和德意志银行联手推出“每个孩子都‘算账’”项目,让理财课程提前走入小学课堂,使下一代免受金融危机之苦。
参与项目的学校将模拟现实场景设立银行等商业机构,来自商界或金融界的专职人员将提供理财辅导,指导学生如何花钱、省钱、赚钱。以英国西米德兰兹县达德利镇一所小学为例,学校银行“落成”后,学生们每存入1英镑(约合9.6元人民币),将实实在在获得10便士(0.96元人民币)利息。来自巴克莱银行当地支行的志愿者还将传授学生购物与省钱诀窍,使孩子们对理财有直观了解和真切感受。
“眼下金融工具复杂多样,经济形势变幻莫测,因此对小学生开展理财教育颇具现实意义。”英国《泰晤士报》援引巴克莱银行高级职员迈克·阿马托的话说。
美国:孩子做家务,父母付报酬
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人们十分重视儿童的理财教育,这种教育甚至渗透到了儿童与钱财发生关系的一切环节之中。与中国孩子得高分,父母发奖金的做法不同,美国家庭的规矩是孩子做家务,父母付报酬。阿莱西欧博士有四个孩子,每个孩子出生时,她都拿出1000美元,为他们分别立了户头,在孩子还不懂事时,帮着他们保管各种各样“属于他们自己”的钱,即孩子从亲戚朋友处所得的礼金,孩子的工作所得,奖励所得等。当钱存到够买一两股股票时,就为孩子购买股票。四个孩子从刚出生的那天起,就在证券股票公司拥有了一个自己独立的户头,日积月累,当孩子年满18岁时,就可支付昂贵的学费。
美国学校也重视“钱”的教育。学校开展的活动很注意让孩子们体会社会上的“生存竞争”,让孩子看到社会竞争残酷的一面。他们鼓励学生自由组合各种各样的公司,在同学、老师间做生意,看谁能赚更多的钱。或者让几个班的孩子组成一个“工贸”公司。内部用假钱流通,把个人的工作角色同报酬联系起来。
名人如何教孩子理财
罗杰斯:储蓄比借款重要得多
罗杰斯是当代华尔街的风云人物,与索罗斯、巴菲特齐名,与索罗斯在1970年创建量子对冲基金,连续10年年均收益率超过50%。
他的两个女儿是美国公民,但她们没有美国的银行账户,却都在亚洲开设了银行账户。他也送了一些小扑满给女儿,一个放美元,一个放欧元,一个放人民币。让她们很早就有不同的国家的货币,而且有不同的货币之间汇率会变动的概念。女儿必须用自己的钱买东西。有一天大女儿发现她的妹妹存的钱比较多,很不高兴。罗杰斯就告诉她,你自己已买了芭比娃娃。所以现在大女儿开始积极存钱了。罗杰斯让他的女儿们明白,储蓄比借款重要得多。
洛克菲勒家族:14条洛氏零用钱备忘录
洛克菲勒家族是世界上第一个拥有10亿元财富的美国富豪,尽管富甲天下,但从不在金钱上放任孩子。洛克菲勒家族认为,富裕家庭的子女比普通人家的子女更容易受物质的诱惑。所以他们对后代的要求比寻常人家反而更加严格。
这从其家族中流传着的“14条洛氏零用钱备忘录”就略见一斑了,其在经济上显得非常“吝啬”:每周给零花钱1美元50美分,最高不得超过2美元。且每周核对账目,要他们记清楚每笔支出的用途,领钱时交家长审查,钱账清楚,用途正当,下周增发10美分,反之则减。
洛克菲勒通过这种办法,使孩子从小养成不乱花钱的习惯,学会精打细算和当家理财的本领。他们的后人成年后都成了企业经营的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