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军阀吴佩孚 任性军阀吴佩孚:从穷秀才到大军阀的跌宕人生

  吴佩孚,山东蓬莱人,字子玉,发达后被人尊称为玉帅,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拥兵自重、叱咤风云的显赫人物。鲜为人知的是,年轻时的吴佩孚也曾寒窗苦读、一心向学,寄希望于通过科举应试蟾宫折桂、封妻荫子、飞黄腾达。

  1898年,24岁的吴佩孚高中山东登州府丙申科第三名。按清朝科举等级制度来看,吴佩孚中了秀才,等于有了继续参加乡试、会试、殿试的“敲门砖”。

  初尝甜头、心中狂喜的吴佩孚,渴望求取更高功名,为得到名师指点和开阔眼界,他游学至省城济南。某日,山东邮政监督请了戏班子在府中唱堂会,吴佩孚本是戏迷,但与主人并无瓜葛、素不相识,怎奈戏瘾发作,于是想混进去蹭戏看。吴佩孚跟随获邀人客身后欲混入邮监府内,谁料被门禁识破阻拦,吴佩孚百般央求无果,怒发大打出手,将一场好端端的堂会搅成了“全武行”。晚清时的邮政业务由法国人垄断,邮政监督仗着法国人的势力横行不轨,不光普通百姓敢怒不敢言,就是一贯色厉内茬、欺软怕硬的地方官也惹他不起,只得庇护这些蛮横霸道的假洋鬼子,遇事睁只眼、闭只眼。

  吴佩孚天生就不是那种只知“之乎者也”的书呆子,他颇有胆勇,遇事好冲动,但这场由他自导自演的武戏却惹来大祸,使他“欲登天子堂”的美梦成为泡影。邮政监督一怒将吴佩孚告上官府,地方官认为吴佩孚为蹭戏出手伤人,本属无理取闹,又给他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于是指示学官革掉了吴佩孚的功名。秀才资格没了,十年寒窗白瞎了,文人当不成了,沿着科举路接着往上爬的大门已经紧闭。吴佩孚满腹愤懑无处诉,又没脸返乡,不禁大骂腐败无能的满清政府。进退无路的吴佩孚彷徨良久,一咬牙投了淮军。

北洋军阀吴佩孚 任性军阀吴佩孚:从穷秀才到大军阀的跌宕人生

  秀才成了兵,甩了笔杆子改玩枪杆子,假若老天有眼,一朝大权在握,不要说小小邮监,就是那混账小官又岂奈我何?

  至此,吴佩孚的人生天翻地覆,他的人生理念亦起了微妙的变化。虽同为书生投笔从戎,他却无班超那样不愿老死书斋、发誓杀敌建功的恢弘志向,只是不想再看人眼色、仰人鼻息。用今天的流行语形容:有钱就任性,有枪更是率性!

  书生带兵,自古不乏其人。然而,读书人投军却有平常人所不及之处,毕竟意思深狠、手腕圆熟。那吴佩孚投奔淮军后,成了一个吃粮人,却也有飞鸟投林、如鱼得水之感。时值清末乱世,吴佩孚的才干得以发挥,生就一副冒险家性格的他简直是一个天生的军人。此后,他的潜意识由冒着酸腐气的“笔杆子里求功名”变作更为现实地“枪杆子里出枭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53751/106345596221.html

更多阅读

吴佩孚的人格与国格 吴佩孚的人格与国格 吴佩孚简介

  吴佩孚(1874年4月22日—1939年12月4日),字子玉,山东蓬莱人,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爱国者、中国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官至直鲁豫两湖巡阅使、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秀才出身,后投效北洋,并成为直系军阀首领曹锟的第一战将和智囊。吴佩

声明:《北洋军阀吴佩孚 任性军阀吴佩孚:从穷秀才到大军阀的跌宕人生》为网友酌酒一笑戏人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