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 金华市医院明天起 对门诊抗菌药物输液说“不”

  在不少市民看来,感冒发烧就去医院门诊挂个瓶,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但从明天开始(4月1日),可不能这么想了,金华市中心医院将在全市率先停止除儿科及发热门诊以外的门诊抗菌药物输液。专家提醒,输液并非万能,不能“液到病除”。相反,过度输液会导致一些不良后果。市民应遵循“能吃药尽量不打针,能打针尽量不输液”的用药原则。

  过度输液当心产生不良反应

  据市中心医院门诊部主任、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介绍,静脉输液,即俗称的“挂点滴”、“打吊瓶”,是一种经静脉输入大量无菌溶液或药物的治疗方法。这种给药方式使药物通过血液循环迅速到达全身,疗效快,在危急重症患者救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市民却将其当成是治疗感冒、发烧、咳嗽等的速效方法。由于工作忙、学习忙、生活忙,让大家觉得口服治疗在时间上耗不起,输液能好得更快。无论大病小病,都习惯性地到医院门诊要求吊瓶输注抗菌药物。甚至有的人把输液当作防病手段,还有人通过输液来补充营养,这些都属于盲目输液。

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 金华市医院明天起 对门诊抗菌药物输液说“不”

  实际上,输液并非万能,不能“液到病除”。相反,过度输液会导致一些不良后果。输液可能造成人体不良反应。输液时药物直接流进血液,容易产生不良反应、交叉感染,严重时还可能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且长期输液会降低人体免疫力、造成血管纤维化。在自然状态下,人体对周围环境的病菌有一定防御能力。如果大病小病都输液,会增加细菌的耐药性,导致真正需要使用抗菌药物时却无药可用。盲目输液不但造成药物资源浪费,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

  根据在今年年初发布的《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办公室关于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工作的通知》,积极倡导并逐步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全省三级医院(除儿童医院和儿科)应率先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儿童医院、各医院儿科及其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逐步减少直至停止门诊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市中心医院在全市率先将该《通知》落地,从4月1日起对门诊抗菌药物输液说“不”,将停止除儿科及发热门诊以外的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医生将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引导患者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口服制剂。

  医生告诉记者,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合理用药原则是:能口服不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的绝不静脉注射。其实,从药效发挥作用的角度而言,输液的效果与口服药是一样的。口服药经过胃肠吸收,虽然相对慢一些,却相对安全。且患者使用什么剂型药物,是由其具体疾病和病情所决定。有的疾病就没有必要选择输液治疗。像普通的病毒性感冒发烧,最好的办法是多休息、大量喝水、补充维生素c,口服抗感冒药物等。

  不过如果患者的确存在静脉给药需要的,例如:危重病抢救以及抗严重感染,或病情发展迅速,需要很高的组织药物浓度紧急治疗时;患者存在吞咽困难、严重呕吐、腹泻或胃肠道病变严重,有明显的吸收障碍或潜在的吸收障碍时;患者有胃肠不易吸收的药物,口服会明显降低生物利用度时,可转入医院急诊或住院治疗,由医生根据相关指征给予静脉输注抗菌药物。该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对门诊抗菌药物输液说“不”也许是个艰难的过程,但符合现代医学的基本原则。该院接下来将逐步取消儿科和其他非抗菌药物输液。

延伸阅读: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医疗领域篇精准医疗助力生物医药发展安全是医疗服务提供商的要务 或本应如此动态DR是唯一趋势 医疗界加快数字化步伐关于进一步做好维护医疗秩序工作的通知甘肃省八部门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53751/895580354803.html

更多阅读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范本

  为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促进分级工作进行,需要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管理制度。爱华网小编今天为你整理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范本,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范本篇一  根据抗菌药物特点、临床疗效、细菌耐

声明:《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 金华市医院明天起 对门诊抗菌药物输液说“不”》为网友抧是個潞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