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鉴赏 苏轼的作品念奴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是苏轼所作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名句,这首词中所展现出来的是一种豪放的气质,整首词都充满了荡气回肠的气势。正因为如此,该词成为了苏轼的一大代表作,下面就来鉴赏一下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鉴赏 苏轼的作品念奴娇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插画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鉴赏

  这首词是苏轼的经典之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颂,全词借赤壁之景抒发了苏轼对于古人的无限向往和对于自己悲惨遭遇的感概,但是苏轼并没有沉浸在悲伤之中,反而以旷达的胸襟发出了人生如梦的感叹。

  这首词上半片写赤壁之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开篇就写历史上的风流人物,抒发了对于历史人物的敬仰,同时又暗示千古的风流人物都随着时间逝去,那么一时的荣辱又能算的了什么呢。接下来又是说明了这儿是当年周瑜所在的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案”描绘了一副生动雄壮的画面,接着又是以一句“一时多少豪杰”感叹当时的英雄伟人何其的多。

  词的下半片则是重点描述周瑜,不说周瑜多么的智勇双全,只是写他风流气质,“羽扇纶巾”“雄姿英发”“谈笑间”,来抒发作者对于周瑜功绩的欣赏仰慕。接着又是说到了自己,“应笑我”“早生华发”将自己已经年近50却一事无成和周瑜年纪轻轻就建功立业形成对比,表达了苏轼壮志难酬的悲愤,但是苏轼毕竟是苏轼,他的豪放、他的智慧不允许他沉浸在悲痛之中。

  苏轼看到当年那个风姿卓著的周瑜现在不也是被浪花淘尽,和自己也没什么差别了。于是发出了“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感叹,人生恍如一场大梦,为什么还要沉醉在悲伤之中呢,不若脱离了愁苦,和这无限的自然一起超脱于尘世吧。

  苏轼的作品念奴娇概述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的代表之作,堪称是苏词中的巅峰之作,这首词是苏轼被贬黄州的时候作的。

苏轼观赤壁图片

  苏轼一生仕途艰辛,几经波折,当时苏轼人在黄州任一个闲职,政治上的失意导致了苏轼矛盾复杂的心情,一方面有着一种怀才不遇希望出世来逃避残酷现实的想法,另一方面豁达的他又不曾失去自己的信心,在这样的心理情感下,这首词虽然是写失意,但是整体的基调却是豪放的,不同于以往的失意词。

  这首词借景抒情,怀古伤今,表达了苏轼不甘失落,积极奋进的心情,悲伤之余不失豪迈之情,体现了苏轼高尚的情操。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用回顾往昔的英雄周瑜的一生,借此来比喻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借古人来比喻自己,从这里也能看出苏轼也是一个比较自信的人。虽然这首词整体上展现的是一种失意、悲愤的情感,但苏轼却采用了豪放的方式,这也是它的成功之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54351/104320130829.html

更多阅读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

《定风波》《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朗诵

【单元标题】:教学设计:《定风波》《念奴娇 赤壁怀古》赏析【框架问题】:【基本问题】:两千年的封建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导,封建统治下的文人也大都以儒教为思想核心,而苏轼是怎样集儒释道三家思想于一身的?【单元问题】:苏轼豪放旷达的

董一菲:《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实录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是苏轼的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词有豪放和婉约之分,两种流派,可谓双峰对峙,二水分流。苏轼这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豪放派词的发轫之作,整首词如挟天风海雨,横溢斜出,使我想起贝多芬洋溢着英雄气概的交响乐;想起

《念奴娇·赤壁怀古》评课稿 念奴娇 赤壁怀古赏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评课稿主评人:陈晓王美文老师给我们展示的这一堂公开课,充分展示了作为一名语文老师的深厚的文学素养。教态上亲切和蔼;对教材的钻研认真,课前准备充分;板书美观大方;幻灯片也遵循了由间到繁再到简便的原则,对课堂教

声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鉴赏 苏轼的作品念奴娇》为网友野菊花的单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