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江 北 烟 雨 人
青春绽放在青春五彩天空,不迷茫,才不平庸。
分享一首歌
实习的时候,隔壁寝室有个大四师哥,奇怪的是我很少见他。一打听才知道他正为找工作四处奔波。好容易回来一趟,听他说:哎,没成绩,没奖励,没经验,简历空空如也,让我怎么办?现在的我已是大三的“老腊肉”,很快就要面临考研、就业的重重选择。我不得不思考:他的大学,为何平庸?
第一条原因:很多大学生都在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在大学,你每天能和室友一起上课,一边听讲一遍瞄两眼手机,或者干脆睡上一阵;中午与大家一起挤食堂,为了一碗面能排很长的队;若是成为社团社长,做了部门干事,你还会有各种会议和活动;好容易回到宿舍,看看电视剧,刷刷朋友圈,然后发条说说:“今天很充实,很开心,我要努力奋斗!”你觉得事情好多,紧张到晚饭要在学生会点外卖,忙碌到为了一篇策划熬到凌晨一点半。
实际上,你不是忙不过来,而是在瞎忙活。你为了做事而做事,从没想过为什么。昨天是一天,今天是一天,明天往哪里走,后天你要成为谁?你不敢想,你也想不起来。你觉得现在的生活挺好的,左手办活动,右手拿五杀,“活在当下”成了你处事的原则。你逃避选择,不想承担错选带来的后果。你明知道明天要交作业,后天是期中考,可面对着队友的欢呼,精彩的剧集,你管不住自己。也许你是“欧巴”的铁粉,你是百战百胜的英雄,可你总要脱离屏幕,回归现实人生。与其弥补缺憾,你却只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还美其名曰:我感兴趣。其实你在骗自己,你只是想让自己更舒服而已。现实里的你,就好像卡夫卡笔下的甲壳虫,压缩在无数的机械工厂里,缺乏改变现实,突破自己的见地和勇毅。看到保研成功的师哥师姐,看到发表论文的同班同学,你昂首挺胸:我也要这样!可惜不出三天,你又变回原来的样子。于是你认命了:也许我本就这样,我改不了!仍然逃避,仍然忙碌,变化的只有日子,一天天消弭。
第二个原因来自于成就感的缺失。
高中的你,学习好就够了。师长总说:“人不读书,何异于猪;考试上榜,论功行赏”。老师帮你解题,父母给你做饭,亲朋好友赞不绝口,同学朋友羡慕不已。单调的学习生活虽然劳累,但成绩进步带来的满足感让你欲罢不能。于是乎你的动力更强了,为了下一个赞誉,你拼尽全力。其他的事情考试不考,既然有人安排,做了就是浪费精力。但是,大学的评价标准太丰富了,你不甘示弱,想包揽一切对你有利的事情。班干部你要当,学生会你要参加,奖学金你要竞争,女朋友你要追,人际关系你要搞好……你什么都想要,什么都要做好。后来你发现要组织的活动一场接一场,要争取的选票一张接一张,要填写的报表一份接一份,女朋友的短信一条接一条,你真的累了。
你希望回到高中,你回味那种解决一道小题就能获得满足的状态,你怀念那种盲目相信“熬过高三什么都会好的”状态,你期盼那种面前只有一条路而走得格外笃定的状态,你渴望那种做错不过重写,考砸不过重来的状态……可惜这些状态,大学永远也没法给你。
有人说:“大学的可恶之处在于,它看似给你提供了种种可能,但事实上又有一套评价体系限制着你的选择。”大学让我们变得实际而精明,我们知道讨好什么人可以在未来一路绿灯;我们知道选什么样的课不容易挂科;我们还知道那些部门可以带来隐性福利……于是我们活得如履薄冰,生怕翘掉的哪一节课会给影响学分绩点,生怕做的事情得罪了师姐今后要低头做人,生怕少参加哪个活动会耽误自己的“人脉”和“仕途”。我们从世界的中心,变成了活在世界却又寻找世界的人。
最后一点:我们在改变世界之前,就被世界改变。
我们上大学前的人生是被人为安排的,好似盆景。怎么长,往哪长都有严格的规定。于是你渴望自由。大学给了你自由,却发现自由并不是那么美好,你还是习惯于被别人安排的井井有条。沉迷在过去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如何适应当下。这一重要的生存技巧,课本上没写,考试也不考,师长都觉得聪明如你,未来怎能学不会?可这就像被中科院劝退的现代版“仲永”魏永康,13岁考入大学的他居然不知道增减衣物,寒冬腊月单衣出门;又如大卫·莫雷尔的小说《第一滴血》中的约翰·兰博,这位独闯越南的战斗英雄却在和平时期寸步难行,无奈在旁人的冷眼中跳崖自杀。两者一中一西,却又如此相似:适应未来的技巧,不能用你的现在作为担保。
韩国有一部电影叫《熔炉》,男主人翁有句话说:“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上大学前许多人没有独立的价值观,再加上学识浅薄,能力不足,突如其来的自由根本驾驭不了。自由只能让你更空虚,让你失去归属感。你想多点开花,包揽一切,可精力总是不够,于是挫败感愈加强烈。为了缓解,你就尽量让自己合群,跟着别人的脚步走,把要求做的事情做得中规中矩,不做出头鸟,不当排头兵,用合群掩饰自己的无能:周围的人都是这样做,我这么做,怎么了?于是曾经的豪言壮语变成一声呜咽,曾经的踌躇满志终究徘徊不前。说好的改变世界,却最终被世界改变。

也许你会问:那些为自己喜欢的事情努力的人不累吗?当然累,但是这种累是慎重选择,而不是被迫前进。无论做什么事情,请在行动前问自己:这是不是符合你所选择的未来。早早地做一个规划,用它来指导你最珍贵的四年。为了挚爱的科研,有的同学浏览论文、整理数据到凌晨三点;为了积累工作经验,有的同学参加社会兼职,一忙一整天。也许会有质疑,也许会有嫉妒,但伟大之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路。他们不指望别人,他们不回避选择,于是他们不仅坚持了自我,也改变了世界。
青春绽放在五月的天空,不迷茫,才不平庸。
大学落在青春的怀抱中,早选择,才早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