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保卫战的部队
南京保卫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最为屈辱的一场战役,虽然南京保卫战已过去八十年,但是它在中国人民心中留下的痛苦却没有伴随着时间而消散,反而历久弥新。参加南京保卫战的部队,中日双方都派出了哪些精锐部队?南京保卫战的部队都表现如何,南京保卫战的部队都有怎样的结果?
南京保卫战

分别从中方和日方两个方面看待南京保卫战的部队编制。
首先,从中方来看,在南京保卫战中中国投入了大量的兵力,试图去阻止日军的进攻,去保卫中国当时的首都,那么中方南京保卫战的参战部队及主要将领都有哪些呢?
南京保卫战中中方任命唐生智为战役最高指挥官,并派出了第36师、41师、48师、51师、58师、87师、88师、103师、112师、159师、160师以及教导总队3个旅、宪兵部队的4个团等部队参加南京保卫战,其中主要将领有徐源泉、叶肇、王敬久、桂永清等人。
其次,从日方来看,日本军队发起南京进攻,为了顺利的攻下南京,日方又派出了哪些精锐部队呢?
日方派出的部队以华中方面军担任主力部队,然后再从周边抽调了一些兵力参加南京保卫战,主要有第三师团先遣队、第六师团、第九师团、第十三师团一部、第十六师团、第十八师团、第一百一十四师团等部队参加南京保卫战,其中主要将领有松井石根、朝香宫鸠彦王等人。
南京保卫战背景
南京保卫战,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极为残酷和惨烈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官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那么南京保卫战的背景是什么,南京保卫战背景与南京保卫战的爆发有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通过南京保卫战的背景描述,是否可以看出此战役对战双方所存在的优劣势,如果可以看出,那么南京保卫战对战双方的优劣势是怎样的?
南京保卫战作战图
南京保卫战发生的时间是1937年的12月1日,结束时间是同年的12月13日,整场战争自爆发到完结共持续了十三天,虽然持续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其影响之广、后果之恶劣简直振聋发聩。
在南京保卫战发生之前,中国在1937年7月7日爆发了卢沟桥事变,这场战争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的起点标志,同时也是亚洲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标志性事件,在这场战争之中,国民革命军损失惨重。卢沟桥事件之后,日本更加肆无忌惮,在上海地区常挑衅生事,为了能够有效的遏制日本人的侵略,同时为了保住财税来源和工业基地,蒋介石决定在上海开辟新的战场,让日本侵略战争获得国际上的关注,并希望日本能够迫于国际各国的压力和舆论停止对中国华北地区的继续侵略。基于以上目的,在1937年8月11日,中国国民革命军军向上海地区的日本军队发起进攻,共计投入近七十万兵力,但最终仍然以失败告终,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中失利,上海被日本占领。在淞沪会战之后,日本决定继续向南京地区发起进攻,而后爆发了南京保卫战。
南京保卫战过程
任何一场战役都有过程,不论是轻松亦或是艰辛,每场战役的过程都有着它的独特之处,南京保卫战同样适用于这个结论。在历史上,对南京保卫战结果的关注远远超过对南京保卫战过程的关注,但实际上正式南京保卫战过程出现了问题,才会导致其结果如此惨烈。那么南京保卫战过程究竟如何?在南京保卫战过程中,国民革命军究竟犯了怎样的错误才会导致南京大屠杀人间惨剧的出现。
南京保卫战
南京保卫战过程按照时间划分,可以分为前奏、高潮和尾声三个部分。
在前奏阶段,在1937年12月1日,日本参谋本部下达了进攻中国南京的命令,吹响了南京保卫战的号角,此后日军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了南京周边地区,包括镇江、句容等地,日军的矛头直接指向了南京地区,国民革命军在蒋介石的带领下,由唐生智担任整场战争的总指挥,展开了与日军之间的殊死战斗。
在高潮部分,在12月10日之前,日军与革命军发生了数次小规模的交锋,日军要求革命军投降,被唐生智严词拒绝后,于12月10日发起了全面进攻,其攻击之猛烈程度整个南京保卫战的高潮,南京的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国民革命军虽然顽强抵抗,但仍然不敌日军,在战争中处于劣势。
在尾声阶段,12月10日正午时分,国民革命军下达了撤退命令,中国军队放弃了抵抗,日军最终取得了南京保卫战的胜利。
推荐阅读南京保卫战时间在什么时候南京保卫战双方兵力如何惨烈战斗南京保卫战背景简介南京保卫战的指挥官介绍南京保卫战撤退为何混乱分析1/2 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南京保卫战并非不战而败
收集南京保卫战的有关评价,有些不负责任的资料显示南京保卫战是不战而败的,但事实上南京保卫战并非不战而败,而是经历了一番激烈的战争后发现无力抵抗而放弃的。南京保卫战并非不战而败的依据都有哪些?南京保卫战并非不战而败,它都作出了怎样的战斗部属排呢?南京保卫战并非不战而败,它的战斗过程又是怎样的呢?
南京保卫战
首先,南京保卫战中,中方是经过了战略讨论,并进行了战略部属的。
国民革命军的最高领导人蒋介石在进行南京保卫战之前,就作出了一系列的战略部属,提出将沿长江一线作为主要防御方向,并成立了防御建设委员会。但是按照这个战略部属的核心思想,就决定了南京保卫战的作战性质处于不利地位,只能“逐次抵抗,逐次退却”,而不能严防死守,与敌死拼,但是后期蒋介石以及军委会高层却在该作出决定时犹豫不决,最终导致了南京的陷落。
其次,南京保卫战,中方是经过了一系列顽强抵抗的,有以下事实进行说明。
其一、在1937年12月5日,日军展开进攻,与国民革命军短兵相接,最终国民革命军几乎全部牺牲,日军要求国民革命军投降,但指挥官唐生智对这个要求不予理睬,而是继续严防死守,并下达了决不许轻弃寸土的申明。
其二、南京是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它是当时中国的首都,所以在国军明知道南京能保住的希望寥寥无几,但仍然是抽调出来不少的军队来进行南京保卫战的准备。
南京保卫战打了几天
南京保卫战是一场举世瞩目的战争,不仅仅是因为在南京保卫战里中国丢了首都,从此国民革命军身上被贴上奇耻大辱的标签,更是因为南京保卫战结果对整个世界局势也产生极为重大的影响。那么南京保卫战打了几天,在南京保卫战打了几天的时间里,整场战争的发展状态是怎样的?在南京保卫战打了几天的时间里,最终以什么样的结果收尾,从什么时间开始显示出这个必然的结果的?
南京保卫战
南京保卫战的开始时间为1937年12月1日,标志性的事件是日军下达了“大陆第八号令”,正式拉开了攻占南京的序幕;南京保卫战的结束时间为1937年12月12日,标志性的事件是蒋介石下达了撤退命令,唐生智执行蒋介石命令,但由于撤退部署匆忙混乱,导致了后期南京大屠杀的爆发。
从上述数据可以得知,南京保卫战共打了将近十二天,最后以国民革命军的溃败、南京人民陷入地狱,遭受日本军队的大屠杀为最终结局。
那么在这十二天的时间里,南京保卫战的整个进展和状态究竟是怎样的?如果按战争局势划分,南京保卫战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2月1日至12月6日,在这一时期里虽然日军从多地展开了猛烈的攻击,但国民革命军并没有丧失防守的领地,并尽自己的全力阻挡日军的入侵,在这个阶段国民革命军中出现了许多壮烈牺牲的英雄。
第二阶段为12月7日至12月12日,唐生智开始摇摆不定,没有坚持立场的结果导致军心溃散,日军逐个攻破国民军的防守,最后国民军开始溃败撤退。
推荐阅读南京保卫战时间在什么时候南京保卫战双方兵力如何惨烈战斗南京保卫战背景简介南京保卫战的指挥官介绍南京保卫战撤退为何混乱分析2/2 首页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