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炕上的风流往事 往事|江隆基与兰大:一位流配的校长和一所孤悬的大学

西北大炕上的风流往事 往事|江隆基与兰大:一位流配的校长和一所孤悬的大学

     
2015-12-04 十年砍柴

       除了兰州大学毕业的学生,今天的人知道江隆基名字的恐怕不会太多。尽管,他也执掌北京大学校政达7年之久。

江隆基,陕西省西乡县人,1905年出生,1966年6月25日悲惨地死去。今年6月,几位兰大校友编撰出版了一部《江隆基最后十四年》,纪念其110岁冥寿。

简单地说,江隆基最后的十四年正好分两半。前七年担任北京大学党委书记兼副校长,实际上是北大的第一负责人。

在北大,他对新政权的最大贡献是把一所有着自由风气的老大学,改造成一所“社会主义最高学府”。这七年,北大经历了“思想改造运动”“忠诚老实运动”“院系调整”,以及“反右派运动”。作为一个老党员和党的高级干部,听党的话,按党的指示办事是他的本分。在“反右”运动中,北京大学有716人被定为“右派份子”,超过了当时北京大学总人数的百分之五,其中589名是学生。作为北大的最高领导者,江隆基不能说没有责任。但上层仍然对其不满,认为其太仁慈,“反右”力度不够,再加上他顶撞了更高级别的官员,于是被发配到兰州大学任党委书记兼校长。

在兰大,他又做了七年的负责人,对兰大从一所西北不起眼的大学建设成一所全国知名的重点高校,居功至伟。然后,他最后被自己的学生残酷地批斗,并在屈辱中死去。

当时兰大红卫兵组织负责人、对江隆基的死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的历史系学生李贵子,曾经风光无比。据一位参加1966年8月30日毛泽东主席第二次接见红卫兵的西安交大学生回忆现场,“不一会广播里呼唤:‘全国大专院校红卫兵代表,兰州大学XXX(我已记不清楚名字了,好像叫李贵子,后来听说是位高干子弟)请到天安门上来!’”——说李贵子是高干子弟多半是以讹传讹,他只是一位陇东黄土高原上长大的农家子弟。所以后来被关押起来反省、押回兰大“斗批改”。最后的结局是回到老家任语文教师直至退休,用名“李桂梓”。百度百科如此介绍:


李桂梓,1941年生,甘肃秦安人。别号史外外史。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员、中华诗词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全球汉诗总会名誉理事、上海禅诗书画社 特聘研究员、北京澄霞诗社顾问、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特约顾问编委、世界人物出版社特约顾问编委、秦安谪仙诗社常务副社长兼秘书长。主要业绩:长期从事教育工作,1972年至2002年在秦安县第一中学任教。


2008年我回过一次兰大,有感而发写了一篇纪念江隆基的文章,现实录如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55051/653000931925.html

更多阅读

理工大风流往事外传--返校 理工大的风流往事

刚开学,太史慈就成了穷光蛋。太史慈本来生活费就不多,还要时不时的带甄妃出去happy一下,难免需要一些额外支出。太史慈是个倔脾气,死也不用女生的钱,只好自己打肿了脸四处借钱过日子。上学期离校的时候,东挪西借,总算是凑够了回家的路费,加

《鹿鼎记》:忧伤的中国往事?

金庸在《鹿鼎记》的后记中写道:“这是我最后的一部武侠小说。然而《鹿鼎记》已经不太像武侠小说,毋宁说是历史小说。”新版《鹿鼎记》的制片人张纪中则把它定位为“文化小说”,“一部历史的、情感上的中国往事”,“一个深深隐藏的、关

世上最难破译的棋局 第60节:第五章 大产业链上的棋局(8)

系列专题:《日本财团的中国布局:三井帝国在行动》  第五节 3G产业的幕后推手  3G源自成功的商业模式  1998年,在日本的移动语音市场呈现饱和之际,日本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NTT DoCoMo推出了"i-Mode"移动电话,为移动通讯族提供了即

声明:《西北大炕上的风流往事 往事|江隆基与兰大:一位流配的校长和一所孤悬的大学》为网友小处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