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青的绰号
燕青,京城富商卢俊义府中心腹家仆,后救主于危难之中,随同卢俊义一道投奔梁山,江湖称其为浪子燕青。
《水浒传》燕青剧照
“浪子”此称号在宋代时期是指游手好闲、风流倜傥的公子哥儿,被称作浪子的人大多沉迷酒色、浪迹青楼,但在《水浒传》中对燕青的描述并未由此迹象,甚至在面对京城名伎李师师的爱美之下,燕青仍是舍得一副君子模样,可见燕青与“浪子”唯一搭边大概就是风流倜傥一词儿了。
燕青出场以一首沁园春如此介绍燕青:“唇若涂朱,睛如点漆,面似堆琼。有出人英武,凌云志气,资禀聪明。仪表天然磊落,梁山上端的夸能。益州古调,唱出绕梁声,果然是艺苑专精,风月丛中第一名。听鼓板喧云,笙声嘹亮,畅叙幽情。棍棒参差,揎拳飞脚,四百军州到处惊。人都羡英雄领袖,浪子燕青。”这首词夸燕青无非三层意思:其一,英俊潇洒;其二,武功高强;其三,多才多艺。
但是根据《宋江三十六人赞》中的赞词可知,燕青的早期形象就是一个生活随便、放浪形骸、流荡青楼、以狎邪为乐的人,正符合宋代“浪子”的含义。在《燕青博鱼》等元杂剧水浒戏中,燕青的形象仍保持着这种放浪习性。到了《水浒传》中,由于燕青身份变成了家仆,这些风流韵事也就被删去了,因此《水浒传》中的燕青“浪子”之称有些名不副实。
燕青性格
《水浒传》作者在塑造燕青这一形象的时候,似乎特别偏爱他,将一切好的任务品格都付诸于燕青的身上,才貌双绝、风流智慧、感恩重义、性情低调、才能卓著都集于一人之身。
燕青剧照

燕青的性格不张扬,处事低调,顺遂性情。燕青的讲性情不是简单的仗义疏财和快意恩仇,燕青的性情之中是冲淡和雅致,讲究更多的是勘破世象,知天达命。
双林镇燕青遇到许贯忠,不是一段闲话,燕青的归宿恰在于此。这次相遇,燕青看到许贯忠住处,“树木丛中,闪著两三处草舍。内中有几间向南傍溪的茅舍。门外竹篱围绕,柴扉半掩,修竹苍松,丹枫翠柏,森密前后。”“数杯酒后,窗外月光如昼。燕青推窗看时,又是一般清致:云轻风静,月白溪清,水影山光,相映一室。”许贯忠告诉燕青“今奸邪当道,妒贤嫉能,如鬼如蜮的,都是峨冠博带;忠良正直的,尽被牢笼陷害。小弟的念头久灰。兄长到功成名就之日,也宜寻个退步。自古道:“林鸟尽,良弓藏。”这样清幽的环境,此等知心的话语,这么明智的提醒,此次相遇,使燕青的结局有了一个方向。
征讨方腊之后,梁山中人死的死,伤的伤,原本是要回去加官晋爵,衣锦还乡的。燕青却在劝说卢俊义不成的情况下,自己悄悄走了。临走,他拜了卢俊义八拜,是感恩也是告别。同时给宋江留书一封:“辱弟燕青百拜恳告先锋主将麾下:自蒙收录,多感厚恩。效死干功,补报难尽。今自思命薄身微,不堪国家任用,情愿退居山野,为一闲人。本待拜辞,恐主将义气深重,不肯轻放,连夜潜去。今留口号四句拜辞,望乞主帅恕罪:雁序分飞自可惊,纳还官诰不求荣。身边自有君王赦,摆脱风尘过此生。”
“退居山野,为一闲人。”燕青最后用这八个字为自己的性情作了最圆满的解释,梁山诸好汉中,最后真正能勘透世事的,浪子燕青而已。
浪子燕青纹身
纹身是浪子燕青的这个传奇人物最大的话题之一,在刺绣纹身非常流行的宋代,他的文身无疑排名非常靠前,更是这一身华丽的花绣把名妓李师师迷得神魂颠倒。书中写道:“一身雪练绣了这身遍体花绣,却似玉亭柱上铺著阮翠。若赛锦体,由你是谁,都输与他。”
新水浒燕青纹身造型
燕青身上独具特色的纹身在小说《水浒传》中另有描写,燕青小时候孤苦无依,流浪街头,被卢俊义带回家中收为家仆,虽为家仆,但卢俊义很宠爱他,在他年幼时就找丹青名家给其绘制了精美的纹身,纹身主要由前胸、双臂的山水画和后背的青鸟构成,山水画源自一幅宋代的山水画苏东坡的“岁寒三友”,包含了松、竹、梅三种元素,体现了燕青玉洁冰清、傲立霜雪的高尚品格。更是为了体现燕青忠、勇、仁、智、信的性格,足见卢俊义在培养燕青人格品质上实为煞费苦心,我们在水浒的故事里可以看到这几种德行恰恰在浪子燕青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
新版《水浒》剧组极为重视燕青纹身的效果,由大师级造型师陈敏正设计纹身草图,并亲自上阵指导,反复推敲修改纹身图案近一个月的时间。最终,《水浒》的化妆部门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透过栩栩如生遍布全身的花绣,眼前的严宽,燕青扮演者,恍如燕青在世,青鸟和宋代山水画的完美结合透出化妆师的独具匠心。
燕青怎么死的
燕青是梁山好汉中仅有的幸存者,并未在朝廷的构陷下身赴死劫,然而燕青又是与朝廷协商招安的最大助力者,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燕青亲手将梁山众好汉引向了深渊,而他却在最后一刻全身而退。
《水浒传》燕青扮演者严宽
宋徽宗来见李师师时,燕青在李师师的引见下得以见到徽宗,并通过吹箫、拨阮、唱曲,得到徽宗赏识。他假称自己曾被梁山掳劫三年,请徽宗赦罪。宋徽宗便赐赦书,并询问梁山备细。燕青趁机将高俅征讨兵败之事奏知徽宗,并称宋江“早望招安,愿与国家出力”。次日,燕青又去见太尉宿元景,转达宋江之意,请他促成招安,并与戴宗定计,从高俅府中救出萧让、乐和。[13]最终,宋徽宗下诏招安,命宿元景到梁山宣诏。
梁山受招安后,燕青随宋江南征北战,隶属卢俊义麾下。梁山军平定方腊后,班师回朝。燕青私下去见卢俊义,劝他急流勇退,隐姓埋名以终天年。卢俊义不肯。燕青又以汉高祖杀戮功臣之事劝谏,仍遭卢俊义拒绝。他只得拜别卢俊义,并留书给宋江,当夜便离军而去,从此下落不明。
而在水浒续书《水浒后传》中,燕青参与抵抗金军入侵,后在海外辅佐李俊创立基业,是书中主角之一。但对于燕青于何时何地去世却未有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