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女朋友聊起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大清洗等等,深感唏嘘不已。
在今天中午,女朋友问到斯大林先生有多强。我历史政治浅薄,姑且也写出来聊一聊。
一.布尔什维克!决战俄国政权之巅。
由于沙皇尼古拉二世长期以来不得民心的统治,以及一战的泥潭,沙俄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终于在1917年,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统治,成立了俄国临时政府领导的俄罗斯共和国。俄国临时政府由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激进民主党、宪政民主党、人民社会主义党、进步党、无党派人生等等共同组成。
但是布尔什维克与联合政府最终决裂,同年发动了十月革命,夺取政权,成立工农临时政府,要求立刻举行立宪议会选举。
布尔什维克这样不按规矩来的行为招致了各党派的反感。但是立宪是重建国家秩序的前提,也是之前长期的追求。所以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等左翼政党选择接受布尔什维克提出的立即举行立宪议会选举的要求。
于是,1917年11月25日,召开了著名的1917年俄国立宪会议选举。最终结果却大大的跌破了布尔什维克的眼镜:信心满满的布尔什维克(得票23.5%,168席)被俄国社会革命党(得票41%,380席)完爆了。刚到手的政权于是就这么飞了。
主张马克思主义的孟什维克表示接受。愿赌服输嘛。
而在布尔什维克这边,列宁同志马上做出了最高指示:“‘一切权力归立宪会议’是反革命口号。立宪会议如果与苏维埃政权背道而驰,那就必然注定在政治上死亡。”然后宣判主张自由主义的宪政民主党为人民的敌人,然后给艹了。列宁同志还发表了《论立宪主义》,表示立宪会议选出的代表并不真正代表民意,苏维埃是比立宪会议更高的民主形式。
当初求种跪如狗,如今撸完嫌人丑。
立宪会议被推迟到了1918年1月5日下午才正式召开。布尔什维克代表首先提出动议,要会议承认布尔什维克政府。这一动议被大会以多数票否决。第二天,会场被布尔什维克封了,议会也被布尔什维克艹了。当日,就出现了平民工人的抗议示威。
面对前来驱散的布尔什维克军人,有人高喊:“傀儡们!你们在做什么?这些都是你们自己的同胞,你们难道看不见那些赤色的旗帜吗?这里没有一面旗帜是对工人阶级,或是对你们有敌意的!”然后,枪响了。士兵回答:“我们是奉命开枪的。”
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等左翼及反对派当即联合发表传单,谴责布尔什维克背叛工人阶级,延续“沙皇专制”。此事,史称“一月剧变”。
高尔基用异常悲愤的笔调,写下了《一月九日与一月五日》一文,其中提到:“为了这一个神圣的日子,曾经血流成河。现在目的总算达到了,争取民主的人民也走出来欢舞了,但是‘人民政治委员’却命令开枪。我们不应当忘记,有些‘人民政治委员’过去正向受苦的大众强调过为制宪会议而抗争的必要性的。”
然后,俄国陷入了内战。
然后,布尔什维克赢得了内战。
其他党派要么消灭,要么流亡。
这种情况,就叫做革命成功夺取政权。

二、苏维埃与七位顶尖布尔什维克。
布尔什维克执掌者俄国的政权,而布尔什维克的政权又在政治局委员手中。他们是最强的布尔什维克。
在1924年1月21日,我们亲爱的弗拉基米尔·伊利奇·乌里扬诺夫同志,也就是列宁,去逝了,留下了至强七位布尔什维克战士——七位政治局委员。
接下来介绍一下20世纪初的这几位战士。
布哈林: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布哈林,布尔什维克早期领导人之一,早年学习极为优异,在中学期间就成为了学生运动中的活跃分子。考入莫斯科大学法律系之后,专注于地下工作,多次被捕、流放、监视。流亡国外期间做了大量的研究,写就了不少重要文献。二月革命后回到俄国,并担任莫斯科军事委员会委员,参加了十月革命,后任《真理报》主编、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成员。其参与完成的《共产主义ABC》影响了一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
季诺维耶夫:
格里高利·季诺维耶夫,俄国工人运动与布尔什维克早期活动家与领导人。二月革命之后,与列宁一同回到俄国,任《真理报》副主编,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在十月革命之前,与列宁爆发激烈冲突,反对十月革命武装起义,并将这一分歧公诸于众。后选为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彼得格勒苏维埃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员。
加米涅夫:
列夫·波利索维奇·加米涅夫,曾任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莫斯科苏维埃主席、人民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劳动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政治局会议主席。在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分裂为孟什维克与布尔什维克两派时,就坚定的站在了布尔什维克一派。与列宁密切合作,1914年被列宁委派回国,被捕后流放西伯利亚。二月革命后,回到彼得格勒。在十月革命之前,因反对武装起义,在非党杂志上公开发声明表示反对,暴露准备武装起义的秘密。因此受到列宁严厉的批评,但还是被选为了党中央委员。
李可夫:
阿列克谢·伊万诺维奇·李可夫,青少年便投身革命,多次被捕流放,二月革命后回到彼得格勒,十月革命后,任内政人民委员。历任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主席、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劳动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员。列宁去世后,担任苏联和俄罗斯联邦人民委员会主席。
托姆斯基:
米哈伊尔·帕夫洛维奇·托姆斯基,当过工人,后参加1905年革命,之后从事工会工作。1907年担任党彼得堡委员会委员,在彼得堡、莫斯科等地积极开展地下工作。多次被流放,二月革命后回到彼得格勒从事工会工作,鼓动武装起义。十月革命之后,任莫斯科省工会主席、全俄工会中央理事会主席团主席、全苏工会中央理事会主席、全俄中央执委会委员、苏联中央执委会委员、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主席团成员、国家联合出版社社长。1920年参与创立国际工会委员会,并担任总书记。从1919年至1931年,在党的每次代表大会上都被选为中央委员,1922年之后还当选了中央政治局委员。
托洛茨基:
列夫·达维多维奇·托洛茨基,这位的牛逼已经完全不需要我多说。红军的缔造者,共产第三、第四国际的创始人,列宁最亲密的战友,在革命群众中的威望有时候列宁也稍逊一筹。与列宁一同领导了十月革命,也是在革命前少数支持十月革命的领导人。在俄国内战期间,主持了建军工作,具体指挥了红军与白俄及协约国入侵军队作战,被誉为“红色拿破仑”。其思想以及马克思托洛茨基主义至今仍有影响。
以上提到的这些人,要么是有着很深的资历、很高的威望、很强的能力、巨大的国内国际影响力,沙俄当局多次逮捕流放之后仍然存活,甚至有人连列宁也毫不畏惧。所以成为了至强的布尔什维克。
三、斯大林。
1924年1月21日,列宁病逝。
1934-1939年,第七位斯大林先生与前述六位顶尖布尔什维克进行了旷古烁金的大清洗。
并将他们全部赶下台,四人枪决,一人被逼自杀,一人被暗杀,最终全部肉体消灭。
陈宏明
2014.12.2
======
补
布哈林,1938.3.14枪决。
季诺维耶夫,1936.8.25枪决。
加米涅夫,1936.8.26枪决。
李可夫,1938.3.14枪决。
托姆斯基,1936.8.22于被监禁期间自杀。
托洛茨基,流亡国外,三次缺席被判死刑,1940.8.20暗杀。
=======
增
第一段所说的,是真的。昨天我真的在聊这些东西来着。其次呢,我不是单纯的搞笑,而是真的有所感慨。孟什维克认同民主选举,有进有退,就算失败了,还有来年。而布尔什维克从一开始定下的游戏规则,就把退路给全断了。一旦退了,就意味着是政治上的死亡与毁灭。在游戏升级之后,甚至就可以是肉体上的死亡与毁灭。
但是,制定规则的人未必就是上帝一般的存在。就像发明围棋的人,未必就是围棋之神。斯大林之死,真的是寿终正寝吗?我个人存疑。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命中注定。如果爱看些令人浮想联翩的玩意,可以了解一下列宁秘密遗嘱,伏龙芝之死,基洛夫之死,斯大林之死。
现如今,还有多少布尔什维克?而我每次吃肯德基,都能看见托洛茨基慈祥的笑脸(这是一个玩笑)。
我说过,很多时候时候,最可怕的,不是敌人,而是虚情假意的支持者。布尔什维克带歪了整个国际共运。
关于吴清源?就像迈克尔杰克逊死的时候,冒出来一堆歌迷;乔布斯死的时候,冒出来一堆果粉。我其实不想在这个时候凑这个热闹。我就提一句:没有人能够逼迫吴清源必须一直留在中国,他有他的选择,那是他的自由;就像没有人能逼迫我必须喜欢他这个人一样,我有我的喜好,这是我的自由,虽然他的确棋艺高超。
====
为了最佳的阅读体验,请将本文与圆圆橙同学的《吴清源先生有多强?》一文进行搭配阅读。本文系对此文的戏仿。(这其实是全文最大的笑点,有人不知道所以没看出来,扶额。另外,本文讨论内容为斯大林先生有多强,既然戏仿放,所以最后顺便也表达了一下我个人对吴先生的态度,真的真的没有黑吴清源以及圆圆橙以及《吴清源先生有多强?》的意思。我没有任何这个意思。将来报道上出现了偏差,你们要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