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松 肯尼迪 1960年尼克松为何败于肯尼迪:“懒汉剃须”惹的

1960年,美国历史上的首次总统大选电视辩论在肯尼迪和尼克松的对峙中拉开帷幕。此次辩论意义非凡,不仅对选举结果产生了重大影响,更开启了一个新时代。在这个全新的时代,利用媒体曝光塑造各具特色的公众形象逐渐成为政治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60年,美苏正值冷战时期,苏联刚刚通过发射人造卫星在太空竞赛中取得了领先地位。美国国内,公民权利和种族隔离斗争等问题使美国自身的民主状况深陷危机。在国内外政坛风起云涌的关键时刻,两位政见截然不同的候选人开始了总统竞逐:肯尼迪,年轻而充满活力的马萨诸塞州参议员;尼克松,经验丰富的国会议员,时任副总统。肯尼迪在美国参议院仅有一届任期,43岁的他与尼克松相比,不仅缺乏丰富的外交经验,还因其天主教徒wWW.aIhUaU.cOm的身份而处于不利态势。相比之下,尼克松仅39岁就当选为副总统,此后的八年时间都以美国“副主管”的身份治国理政。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竞选活动占据了1960年漫长的夏天,尼克松在民调中获得了微弱的领先优势。然而,随着季节更迭,民意支持亦开始显露变化。8月,尼克松遭受重大打击。当有记者试图让时任总统艾森豪威尔列举副总统的贡献时,刚刚从漫长的新闻发布会上脱身的艾森豪威尔应付道:“如果你给我一周时间,我可能会想起一个贡献来,但现在我不记得了。”(虽然是艾森豪威尔的自嘲之词,但民主党人则不失时机地将它用作电视广告的结尾“艾森豪威尔总统不记得,但选民们会记得”。)同月,尼克松在北卡罗来纳州的竞选活动中撞伤了膝盖,并因感染住院。两星期后当他再次出现时,身体虚弱、面色蜡黄,体重也减了20磅。

9月26日晚,当两位候选人抵达位于芝加哥市中心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时,尼克松的坏运气还在继续。走出汽车的时候,他再次撞到受伤的膝盖,加之患有感冒且发低烧,这普通的一日竞选对他来说无异于度日如年。与此同时,肯尼迪则和助手们在酒店度过整个周末,养精蓄锐,为即将到来的四场“大辩论”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尼克松 肯尼迪 1960年尼克松为何败于肯尼迪:“懒汉剃须”惹的

 

虽然两位候选人的状态差异明显,但共和、民主两党在总体实力上势均力敌。两党均强调国家安全、军事力量以及建设一个美好的未来对美国的重要性等。事实上,在听完肯尼迪的开幕发言后,尼克松就表示“完全赞同肯尼迪议员今晚所阐释的精神”。虽然大多数的电台听众认为第一次辩论双方打成平手并看好尼克松获胜,但电视观众给出了另一个答案:肯尼迪出乎意料地赢得了七千万电视观众的心。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通过电视这一美国人客厅的新鲜物件,美国政客们在摸索着一种更为亲密的与公众互动的方式。肯尼迪显然找aIhUaU.cOM到了诀窍。在第一轮辩论中,他直视摄像机镜头回答每一个问题,而尼克松则将视线更多投向现场的记者,这看上去似乎像是在逃避公众的眼神。这对于被嘲讽为“耍滑头的迪克”(Tricky Dick)的尼克松来说无异于致命一击。

候选人在电视直播中的表现不仅取决于个人魅力,还与化妆效果密切相关。第一场辩论之前,两人都拒绝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顶级化妆师的服务。经历了多场露天竞选,皮肤呈古铜色的肯尼迪早就为最后一搏做好了准备。但后来有消息称,这位声称自然上镜的参议员仍然被他的团队精心修饰了一番。而尼克松则面色苍白并脸带胡茬。在辩论前的两周接受沃尔特·克朗凯特采访时,这位副总统说“即使我可以在上电视前30秒内刮一遍胡子,出镜时仍然会有胡茬。”在助手们的催促下,尼克松使用了从药店买来的“懒汉剃须”(Lazy Shave)粉试图遮盖胡茬。然而,在录制现场影室灯的照射下,尼克松出了不少汗,脸上的化妆粉末开始融化,“懒汉剃须”粉被汗水冲出隐隐约约的沟痕。在着装上,尼克松选择的浅灰色西装对竞选也毫无帮助,这种颜色与台上的背景近乎一致,更突显了他苍白的肤色。次日,《芝加哥每日新闻》(Chicago Daily News)的标题赫然:“电视化妆师毁了尼克松吗?”尽管在此后的三场辩论中尼克松尽量修复第一场的残局,但为时已晚。
 

 

一个半月后,美国人的投票数创下历史纪录。正如所预测的那样,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肯尼迪以49.7%对49.5%的优势赢得了选举。据民意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选民受到了电视辩论的影响,而6%的人声称是电视辩论使他们作出最后的决定。无论尼克松是否因电视辩论与“第一把交椅”失之交臂,但这场辩论的确是1960wWW.aIhUaU.cOm年竞选的重大转折点。两年后,这场角逐的失败者著书《六次危机》(Six Crises),承认了辩论的重要性以及当年的致命失误:“我应谨记,一张图片胜过千言万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55351/912334784600.html

更多阅读

纪录片《西藏一年》 藏地一年纪录片

《西藏一年》这个纪录片曾被一些中国年轻的网民用“电驴”等工具下载过,就像他们下载美国很多流行的电视连续剧一样,还有志愿者主动翻译出了中文字幕。●《西藏一年》为何得到不同立场各方的认可?●《西藏一年》是怎样拍摄出来的?●《西

厦门人才频道培训机构 为何教育培训机构频频出局?

多种原因致品牌机构出局2009年,为何品牌教育培训机构频频陷入“倒闭门”?新东方教育集团高级副总裁陈向东分析认为,毫无疑问,金融危机对白领人群的冲击最大。因此,像灵格风、瑞来等以白领为主要目标人群的高端教育培训也受到 了连带影

声明:《尼克松 肯尼迪 1960年尼克松为何败于肯尼迪:“懒汉剃须”惹的》为网友我打江南走过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