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 朱高炽

朱高炽-明朝第四位皇帝

朱高炽,明朝第四位皇帝,为明成祖朱棣与皇后徐氏所生的长子。

朱高炽出生于公元1378年,当时的朱棣为燕王,公元1395年,朱高炽被立为燕王世子。朱高炽为人端重沉静,喜爱读书,言行举止都颇有礼貌,又自小接受武术与儒家的教育,儒雅的气质与仁爱的心很得他的祖父明太祖朱元璋的喜爱。但是他体态肥胖,又喜静厌动,走路也跌跌撞撞,要考内侍搀扶,虽然会些箭术,但从武的资质实在不高,这一点与他的父亲朱棣很不像,所以朱棣其实并不太喜欢这个儿子。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朱允炆听从了黄子澄等人的建议,着手削藩,朱棣看着兄弟们一个个沦为庶人,甚至有自焚身亡的,于是为了保命而发动了靖难之变。朱高炽因为身体原因不宜作战,于是朱棣命他留守北京。在朱高炽的团结领导之下,仅用万人就抵挡住了曹国公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而在这期间,朱允炆派人修书给朱高炽,试图争取朱高炽,朱高炽看都没看就送到了朱棣面前,朱允炆的离间计失败。

朱棣虽不喜这个儿子,但自己外出征战时,总是让朱高炽监国,起初朱棣并不信任他,而派礼部侍郎胡濙暗中监视他,但朱高炽逐渐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在朱棣称帝后,朱高炽更是得到众臣的认可,被要求立为皇太子。此后朱高炽在与朱高煦的太子之争中获胜。公元1424年,朱棣过世,朱高炽即位。朱高炽在位期间发展生产、与民休息,并赦免了许多旧臣,废除了很多苛政,恭检爱民,为“仁宣之治”打下了基础。

公元1425年,仅当了十个月皇帝的朱高炽就病死了,终年四十七岁,被葬于十三陵献陵,庙号仁宗,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

中文名朱高炽国籍/朝代明朝 职业皇帝庙号仁宗民族汉族出生地中都凤阳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出生日期1378年8月16日(洪武十一年)逝世日期1425年5月29日陵寝献陵在位时间洪熙元年(1425年)主要成就为“仁宣之治”奠定基础家庭成员朱棣,朱瞻基,朱瞻埈,朱瞻墉,朱瞻垠,朱瞻墡目录朱高炽监国背景

一直以来后代历史学家认为朱高炽监国背景非常复杂,其中包括朱高炽本人的原因,也包括明成祖朱棣6次北伐的雄心壮志,所以朱高炽监国背景主要由两个方面构成,一个是明成祖朱棣即位后迅速把朱高炽立为了太子,并且让他积累了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二是明成祖朱棣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人,他的大部分政治生涯都是在边境度过的,并没有对国家大事表现出太大的兴趣。

朱高炽画像

其实朱高炽监国背景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儿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亲自把朱高炽册立为世子,很多历史学家后来评论说,之所以朱棣能够篡位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朱高炽的帮助,而且朱高炽本人也是明代历史上有名的明君,他在朱元璋活着的时候就得到了朱元璋的喜爱,而靖难之役之后朱高炽本人的威望更是达到了顶峰,给后来监国奠定了基础。

除此之外,朱高炽监国背景还应该包括明成祖朱棣的6次北伐,明成祖朱棣是明朝历史上少见的能够御驾亲征的皇帝,他即位不到8年之后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曾经5次北伐一共进行了11年,彻底剿除了明朝的边患威胁,但是在他北伐的这段时间内,代替他留守京城处理国事的,正是皇太子朱高炽。

其实除了两位皇帝本身的原因之外,朱高炽监国背景还应该包括大臣的支持,朱高炽在监国之前就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政治资本和政治斗争经验,他是一个中规中矩的人,对待党派斗争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打压态势,而且他的政治手腕也比较高明,使他赢得了一些大臣的爱戴,才能使得朱高炽在朱棣走后快速监国,获取当时大臣的认可。

阅读全文朱高炽的皇后

朱高炽在位期间深得民心,朝政稳定,国态民安,这不仅是朱高炽一个人的丰功伟绩。这与他在位期间的张皇后也有很大的关系。张皇后人不仅长相漂亮,而且聪慧过人,有勇有谋。朱高炽在位期间多次请张皇后垂帘听政,但是张皇后恪守后宫本分,从不参与国政之事。她只是帮助朱高炽把后宫管理得仅仅有条,可以算得上是一位德才兼备的皇后。

朱高炽的张皇后剧照

张皇后出生并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之家,在朱高炽还未登基之前张皇后父亲并不是什么达官贵人。她上面还有两个哥哥,也都是恪守本分之人。后来朱高炽登基之后张皇后也随之被册封。那么父亲和哥哥才进朝中为朱高炽效力,但是张皇后从不乱用私权,她对家人也一直是严加管束。

朱高炽父亲在位期间,其父朱棣并不是很喜欢朱高炽,因为朱高炽生前身体一直不是很好,一直被留守北平。那时候朱高炽有两个皇兄,其中一个就是汉王,当时为朱棣立下了不少功劳,曾一度被大臣举荐太子之位。当时由于张皇后聪明贤惠,勤劳能干深受皇帝朱棣的喜欢,这为后来朱高炽地位稳定有很大的帮助。

后来朱高炽终于登上了皇帝之位,张皇后也随之被册封为后,终于有了出头之日了。但是好景不长,朱高炽一向身体不好,虽然是个很好的贤明君主,但是登基不到一年就因病去逝了。

朱高炽去逝之后由儿子朱瞻基继承皇位,张皇后被封为皇太后。朱瞻基品性与朱高炽很相像,不仅朝政稳定,对母亲也十分孝顺。朱瞻基早晚必前往给母亲请安问好,对于宫中好的物品奉公都会第一时间想到母亲张皇后。张皇后在朝政等军务上也给儿子很多有益的意见。

阅读全文朱棣哪个儿子当皇帝

朱棣在位时间,在明代皇帝当中算是比较长的一个帝王,国家在他的统治之下繁荣昌盛。靖难之役胜利之后朱棣顺利登上皇位,当时按照朝廷惯例,皇帝登基之后必须立即册封太子。当时朱棣继位之后在为册封哪个为太子问题上十分烦恼。其实反过来一想,对于他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儿子当中出类拔萃的不仅限于一人,当时儿子朱高炽和朱高煦都非常出众。

朱高炽画像

朱棣当皇帝之后,几年内都没有册封太子之位,朝中的一些大臣也是三番五次的上书请奏册封太子之事。当时朱棣明成祖并不想讨论册封太子之事,每次都是找各种理由推脱。后来明成祖自己对于太子之事也一直是只字不提。

明成祖在位期间长期征战在外,当时随之行军打仗的还有其儿子朱高煦,朱高煦可以说为明成祖也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当时朱棣长子朱高炽一直留守北平,相当于为明成祖管理朝中行政事务。明成祖和长子朱高炽可以说是一个内一个外管理国家非常顺畅。朱高炽为人宽厚,深爱百姓,并且他还爱好诗书,当时也深得太祖的喜欢。

而朱棣在靖难之役之时,朱高炽为父亲守住了北平,当时明成祖对儿子十分欣赏。虽然朱高炽从小一直体弱多病,但是他有勇有谋,虽不能行军打仗但是对于军务指挥作战技巧确也能力非凡。

但是对于朱棣明成祖而言,朱高煦也是一个很不错的皇子,并且朱高煦在众多皇子当中是最像明成祖的。他英勇善战,也为明成祖打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最终朱棣还是立朱高炽为太子,这与朱高炽的品行端正,为人宽厚,有很大的关系。

阅读全文朱棣 朱高炽

明朝朱棣和朱高炽父子都是一代明君,朱高炽不仅是朱棣的儿子同时他也是朱棣得力的臣子。朱棣与朱高炽父子两个分工协作,各有所长。至从朱高炽被册封为太子之后,朱棣长期因征战外地,朝中日常事务都交由朱高炽来处理。所以说朱高炽在为储君太子的时候就已经着手管理朝中之事了。对于朱高炽来说他一向身体不好,但特别善于处理朝中行政事务。当时国家由这两父子相互协作,也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

朱棣画像

虽然说朱棣和朱高炽两个合作分工明确,但是矛盾或多或少还是存在一些的。开始是由于朱高炽册封太子之事,当时其皇兄朱高煦也是一个英勇善战的军事将领朱棣在立太子之时也有过甚多考虑。最终选择朱高炽为太子后由于太子在朝中的声望越来越大,朱棣曾一度对其实行打压手段。甚至对朱高炽身边的一些辅佐的官运进行逮捕关押。

朱棣离开京城之后,由于太子朱高炽代理执行朝中大小事务,所以身边辅佐人士又应运而生。后面朱棣担心朱高炽在朝中的势力过于旺盛,怕后面对自己产生一定的威胁,所以就这样朱棣不断的消弱朱高炽的势力。

当时很多人可能会认为朱棣是否想要废除太子朱高炽之意,其实在朱棣的心里并没有这种想法。他深知朱高炽治国有方,深得民心,以后完全可以做一个好皇帝。但是为什么那时候他要故意打压朱高炽呢,其实这只是一种制衡太子在朝中的势力而以。他一边打压太子朱高炽一边又在又在培养太子,朱高炽的太子之位其实一直是很坚固的。

当时很多朝臣在太子面前说皇帝说其坏话,但是朱高炽从不听从谗言。他从不和父皇斤斤计较,他只会认为是自己做得不够好,从自身找原因。

朱瞻基 朱高炽
阅读全文朱高炽之死

朱高炽是明朝的第四代仁君,他生性宽厚爱民如子,在位期间为百姓做了不少事情。他体弱多病虽然在位时间极短,他提倡读书文化得到了重度支持,百姓也生活安定休养生息。朱高炽天性善良,惩恶为善,勤检爱民,那时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朱高炽画像

朱高炽家族庞大,嫔妃较多,下面有皇子十个公主七个。朱高炽虽然是个很好的皇帝,但是他享年寿命极短,去逝的时候还不到五十岁!他从登基做皇帝到去世仅仅只有十个月之久。但是他却给世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在离世前两天还在忙于国事日理万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躺下!

朱高炽如此明君登基不到一年的时间就突然无疾而终,后人对此表示十分遗憾。后来对于朱高炽的死因各地方也都是众说纷纭,真正死因在历史上也成了一个难以解开的谜底。后来一些史书和后人对朱高炽之死有两个说法。

一种说法是朱高炽在位期间虽然身体肥胖体弱多病,但是他纵爱女色,后宫嫔妃甚多因纵欲过度逝世!当时朝中有大臣在朱帝上位不久曾上书,劝其不能过度迷恋女色保重龙体。当时朱高炽不仅没有听进去,还对其大臣严加训斥。

史书记载上还有另一种关于朱高炽之死说法是其受奸人所害,中毒而死。当时由于朱高炽体弱多病,一直没有特别好的药起作用,这时候刚好被奸臣有机可乘。所以后来有些说法是因为朱帝身患疾病,由于服用药材而中毒身亡。但是最终朱高炽真正的死因在历史上也没有得到真正的证实。

阅读全文明仁宗朱高炽是谁

明仁宗朱高炽生于公元1378年,他是朱棣的长子,亦是大明王朝第四任帝王。公元1395年,朱高炽被燕王朱棣册立为世子。朱高炽自小好文厌武,他因为研读儒家典籍,温文尔雅而受其祖父朱元璋的关爱,又因不喜学武长久不运动养成了肥胖的体型,就连长时间的行走都要靠侍从的搀扶,这一点也是他相比两个弟弟而不为朱棣喜欢的原因。

明仁宗朱高炽图像

公元1399年朱棣为保权位,起兵与朱允炆开始了长达3年的血战。朱高炽临危受命,留守后方守卫北平,朱高炽不但将北平一应政事处理得井井有条为朱棣凑集了粮草和物资,还在李景隆的50万大军兵临北平城下时,靠着城中的1万守军挡住了李景隆的围攻,为朱棣吞并宁王部属合师反攻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这也是靖难之役攻守转换的转折点。

朱棣夺取皇位后,在应天府主政七年,此后就长期居于北京,主持对外的战事,朱高炽受命先后6次在应天府监国,主持朝政大局。公元1424年,朱高炽登基,仅仅在位10个月,就重病身亡,死后庙号为仁宗,是为明仁宗。朱高炽在位期间为什么暴毙,他的死因是什么?

阅读全文参考资料1.朱高炽监国背景 朱高炽监国的影响[引用日期:2016-04-01]2.明仁宗朱高炽的张皇后简介 朱高炽的儿子是谁[引用日期:2015-11-09]3.朱棣哪个儿子当皇帝 朱棣和朱高炽的关系[引用日期:2015-11-09]4.朱棣和朱高炽的关系 关于朱高炽和朱高煦[引用日期:2015-11-06]5.明仁宗朱高炽是怎么死的 朱高炽死后谁继位[引用日期:2015-11-06]6.明仁宗朱高炽是谁 明仁宗朱高炽死因是什么[引用日期:2015-06-19]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55751/207734845090.html

更多阅读

朱高炽与朱高熙兄弟间的皇位之争 朱高炽

选谁来继承皇位,朱棣一开始很是纠结。他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大儿子朱高炽,一个是二儿子朱高熙。按道理说,在重视长幼观念的古代,大儿子本来就是合理的法定继承人,可是朱高炽身体条件不太好,生下来就是个残疾人,而且脑子也不太聪明,和朱棣比起来

明仁宗朱高炽皇后(张氏)——女中尧舜 明仁宗

明仁宗朱高炽皇后(张氏)——女中尧舜仁宗张皇后为人贤慧贞静、有谋有守,堪称女中豪杰,历经洪武、永乐、洪熙、宣德、正统五朝,有多次临朝听政的机会,却谨守妇道,安于内宫。而且对自己的娘家人严格管束,不使他们随便干预朝政,是一位备受

明宣宗朱瞻基 明宣宗朱瞻基简介

明宣宗朱瞻基(1398年-1435年1月31日),汉族,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长子,幼年就非常受祖父朱棣与父亲的喜爱与赏识。永乐九年(1411年)被祖父立为皇太孙,数度随朱棣征讨蒙古。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朱瞻基在性格上,他与其父朱高炽相似,也具

声明:《朱瞻基 朱高炽》为网友现在换我来爱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