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本易筋经十二势 古本 古本易筋十二势:两个平方换心静_古本

华夏收藏网讯 在上海湿冷的冬天里,63岁的严蔚冰脚蹬一双布鞋,穿着一件深色唐装,衣领上系着一个精致的小葫芦和佛手。他说,“葫芦就是悬壶济世的意思,佛手就是观世音的手,代表慈悲。这葫芦里面有我的秘密。”

虽然已经63岁了,但严蔚冰还能演示易筋经中这一高难度的动作,只用一只手肘和一只脚掌撑地。

作为“古本易筋十二势”的第四代传承人,严蔚冰虽自幼习武,但研习易筋经并非家传。

严蔚冰15岁时开始跟着上海拳师唐金元、朱鑫样等人习练易筋经。他自谦并未达至炉火纯青的地步,练功亦不算十分勤勉,“但练跟不练,人的身体、心理素质还是会有根本区别的。”

严蔚冰说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即便是在地铁里,他的坐姿也是端正笔挺,不同于普通人和手机党。

易,即改变;筋,即筋骨,可以简单地理解为韧带和骨骼;经,则为方法。因此易筋经即指通过锻炼来改变身心状态的一套方法。“骨骼和经筋好比大厦的钢筋结构和楼道电梯,五脏六腑就像在楼里的办公的人们。只有外在稳固、布输通达,才能保证内在脏腑,各安其位,各司其职。”严蔚冰说道。

严蔚冰每天都会打坐一小时,“打坐可以把心静下来,很多道理是在静的时候才能想明白。”

习练易筋经之余,严蔚冰也爱研读和整理各种医学、佛教典籍,亦因此与国学家南怀瑾有过一段渊源。1995年,严蔚冰将《频伽大藏经》100册中相关的养生篇章整理出40万字的资料汇总成《佛教医方明》(未出版),转呈至南怀瑾审阅。2000年,严蔚冰应邀至香港与南怀瑾探讨该书体例,闲暇之余也聊起了易筋经,并将自己研习多年的“古本易筋十二势”演练了一番,南怀瑾提了句,“只有开头没有结尾不完整,应当还有一个收势”。自此,严蔚冰的十二势便多了个收势,有了更完整的体系。

练习易筋经是严蔚冰每天的晨练内容。

古代易筋经的传承通常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流传开去,其传承脉络又细分为修行、医学、武术学几大类。修行是指通过练习易筋经来修身养性;医家将此套方法与针推、骨伤和整脊等传统医术相结合,以治疗疾病;武术则侧重锻炼身体,强壮体魄。严蔚冰传承的古本易筋经十二势是易筋经的实修部分,共有十二套姿势,对应人体十二条筋络,故称为易筋经十二势。现今的易筋经版本众多且各有所长,但不管《易筋经》如何增演变化,其核心始终都是“易筋十二势”。

“易筋经”是在章回演义、武侠小说中出镜率颇高的“武功秘籍”。而严蔚冰则强调,易筋经其实是种厅堂文化,在家里有两平方米的地方就可以练习,区别于现在的广场文化,更能达到心静的目的。

2011年严蔚冰和上海中医药界的多位专家发起成立了“上海传承导引医学研究所”,系统研究中医导引学之余,他亦在虹口设教学基地,前后培养过三四百名社区易筋经科学健身辅导员。整套十二势练下来需40分钟时间,速度极缓极慢,学员用两天时间能学个大概。

古本易筋经十二势 古本 古本易筋十二势:两个平方换心静_古本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55751/958095117202.html

更多阅读

达摩易筋经十二式图解 易筋经十二式有什么用

“达摩易筋经”是我国一种健身的好方法,此功使神、体、气三者, 即人的精神,形体和气息有效的结合起来,经过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认真锻炼,从而使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及全身经脉得到充分的调理,进而达到保健强身,防病治病,抵御早衰,延

达摩易筋经十二式视频 达摩易筋经十二式图解

“达摩易筋经”是我国一种健身的好方法,此功使神、体、气三者, 即人的精神,形体和气息有效的结合起来,经过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认真锻炼,从而使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及全身经脉得到充分的调理,进而达到保健强身,防病治病,抵御早衰,延

声明:《古本易筋经十二势 古本 古本易筋十二势:两个平方换心静_古本》为网友来自火星的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