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 别再纠结择校或幼小衔接了,做好这八条足矣!

关于孩子学习的那些事

很多家长都对孩子的学习问题很关心,这篇就笼统地讲讲这个话题。想到哪写到哪,没写到的以后继续补充,也希望大家多聊自己的经验和问题,共同探讨。

1、学前时期各种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是基础

常常困扰家长的各种问题,大多可以追溯到学前时期,各种能力和习惯的培养上。

比如,时间管理能力。我们告诉孩子,下午有两件事要办,一件是必须做的,一件是玩的,我们要先把必须做的那个事做完,然后才能做玩的那个事。这样孩子就有要事先做的想法了。

再如,平时跟孩子玩,逐渐渗透目标意识,培养规划的习惯。比如在游戏之前,问问孩子的打算,要完成什么宏伟项目,要达到什么程度。过程中,关心他的进度。最后,用一两句话跟孩子总结一下。

幼小衔接 别再纠结择校或幼小衔接了,做好这八条足矣!

再说自觉学习。怎样让孩子自觉学习?我想,这种自主意识、对自己的事情负责的态度,需要从学前就开始培养。只有当一个小孩能够自觉去做好自理和份内的家务活时,他才能真的去自觉写作业,否则,他的自觉很可能是迫于老师和家长的压力,并非很自然很情愿。

所以,比较理想的情况是,在学前时期,逐步让孩子承担更多的事情,让他自己负责:收拾自己制造的垃圾、倒尿盆、倒洗脚水、收拾餐桌、盛饭、晾衣服、铺床叠被、准备第二天的衣物、倒垃圾、浇花喂鱼、整理个人物品、打扫自己房间、招待客人……当他在上小学前,对这些责任已经习惯了,这时,他就会比较容易地接受一个新的责任:学习、写作业。

其他各方面也是同理。

不论哪个时期,教育孩子,总的观念、思路应该是一贯的,不同的只是具体做法。如果我们在孩子幼儿时期用心去做了,那么,对于上学后的那些问题,我们只要返回自己的内心,回顾一下过去想好的那些大方向、原则,想想宏观图景,或许一切就清晰了,我们自然就有办法了。


2、学习方法来自对学习风格的探索

上学了,家长会想:怎样让孩子适应每天要学习、复习、写作业的生活。我想我们可以颠覆一下这个想法,把“怎样让孩子适应学习”变成:“怎样让学习适应你的孩子”。

过去在《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那篇里提到过多元智能理论。学校的老师一般难以做到用多种方式让学生接触所学内容,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也常是一种奢侈,所以,这些,就需要我们家长去做。

细心观察,尊重孩子的特点,把学习过程变得个性化。

比如,有的孩子对图形敏感,是视觉类型的学习风格,那么我们可以给他准备各种彩笔、小贴纸,可以跟孩子一起制作卡片、画小图,可以把相关卡片、图画在家里到处贴,可以多给孩子买有关的画册,给他找相关的视频看看,我们可以把单调的数学用图来表示,并且详细画出解题环节的图示。

有的孩子肢体智能好,好动,那就多找机会让他在动中学。比如摆弄积木块来帮助学数学;或者让他站着写字;或者把课本和练习本放在两个桌子上,让他写一个字,跑回去看看书,检查写的对不对;或者让他做完一项作业,就起来打一下玩具保龄球……

如果孩子喜欢说话喜欢沟通,那么,或许比较好的学习风格是交流互动。我们可以让孩子把课业内容讲给我们听、讲给家里的玩偶或宠物听,或者约同学两人互相讲、互相考。我们也可以允许他在大厅里、在餐桌上写作业,因为家人间的互动会让他感到安全温馨,会给他力量,他有问题也可以随时问家长。

还有的孩子对声音敏感,更喜欢听,那么家长可以多给他讲一讲学习内容,或者给他找相关的音频资料,可以在教他新内容时用新鲜有趣的节奏、音响帮他记忆,甚至允许他边听音乐边写作业。

……

事实上,每个孩子都不是只有单一的某种智能,所有的孩子都是多种智能在同时发展,所以,我们多动脑筋,尝试各种方法,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把学习的方式变得更丰富、更多样化,这样,孩子不仅会喜欢学习,学的效率也会更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55951/472931584292.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向您推荐:钱志亮的博客,关注幼小衔接

原文地址:向您推荐:钱志亮的博客,关注幼小衔接作者:我和我的孩子们孩子们很快就要步入小学了,家长们一定很关心孩子的入学准备,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钱志亮教授的博客里有很多相关幼小衔接的文章,家长朋友们可以进入博客寻找科学的育儿方

幼儿园幼小衔接家长会主持稿流程安排 新生家长会主持稿

各位家长:大家好!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加本次大班段“幼小衔接”专题家长会,大班幼儿毕业顺利进入小学我园非常关注,也是各位家长都关心的问题。为了让您进一步了解幼小衔接的一些相关事宜,增进对入小学的认识,为顺利

幼小衔接心理准备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的心理准备?

  幼小衔接孩子从幼儿园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之间的衔接,也就是孩子结束以游戏为主导活动的学龄前生活,走上以学习为主导活动的正规学习生活的过渡。这一过渡跨度很大,若处理得不好,容易导致孩子对生活环境不适应、学习跟不上、无法融入

六味和正早餐糊吃死人 别再吃这六种早餐了

   吃法一:“回味早餐”  早餐内容:剩饭菜,或剩饭菜炒饭、剩饭菜煮面条等等  受欢迎原因:不少家庭的“妈妈”都会在做晚饭时多做一些,第二天早上给孩子和家人做炒饭,或者把剩下的饭菜热一下。这样的早餐制作方便,内容丰富,基

声明:《幼小衔接 别再纠结择校或幼小衔接了,做好这八条足矣!》为网友黑校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