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姐/文
彤管,指的是古代女史用以记事的杆身漆朱的笔,也泛指女子文墨之事;箴管,指的是缝缀之事。古代的女子,“彤管”与“箴管”并陈的,也是蛮多例子的。
传统文化,是两会的热门字眼。其实,我有一个感觉,说出来大家别介意,女性是传统文化复兴的最重要的角色。如今,大部分男人女人都一起在外打拼,守着家照顾孩子教育下一代的那部分任务都纷纷外包,中国的传统文化首先是根植于家庭的。女性的解放,代表了生产力的解放,是进取的力量,同时,她们作为守望的功能在降低,而传统文化,主要靠代代相传的守望。
《见字如面》、《朗读者》这样的栏目,将个人化研读的温情安宁的私人空间的清新淡雅之事变成了一场唤醒公众的文艺清流运动。这类节目明显反证了互联网的喧嚣浮躁。《见字如面》里,归亚蕾读了顾若璞写给两个儿子的信《分家,是为了让你们了解持家、处世的不易》。顾若璞被认为是《红楼梦》里面贾母的原型。
如今,做一个女人着实不易。职场上拼命,生养孩子也得拼命。女强人这个称呼早就过气、女汉子成了新时代的物种。然而,大部分女汉子的内心是孤独的,也是渴望回归宁静的。女人是一家人的心灵支柱,她自己没有自己丰富而宁静的内心世界是万万不行的。而广义的“诗书”,大抵代表内心的静态的表达方式,有些挣扎的慰藉,有些无用的灵魂,有些超脱世俗之情怀。
回到顾若璞,其实胜于如今任何一个女汉子。她一个明末清初的女人,15岁结婚,28岁开始守寡,自己带大两个儿子,操持夫家家业,写诗写到90岁,无疾而终。走南闯北结交各方才媛的沈善宝编撰的《名媛诗话》介绍的第一位女诗人,就是顾若璞,写道:和知早寡,待舅孝,训子严。暮年纂黄氏宗谱,立义田,年就是无疾而终。节行文章为吾乡闺秀之冠,惜文集早经散佚。
顾若璞出生在书香门第。她的父亲顾友白是晚明上林苑署丞,诗文都不错。按照六神磊磊的写法,顾若璞自己一家都是文艺界(诗文、书画、词赋、考证)的原创号,一些还是大V,比如顾若璞的胞弟顾若群有七个子女,都很会写,而且他的外孙、外孙女、孙女们都是优秀的诗人。顾若璞的夫家同样也是文学世家,她公公黄汝亨善写散文游记,还写得一手好行草,当过江西布政参议(从四品官员,相当于如今的正厅级干部)。黄茂梧,顾若璞的丈夫,也写得一手好文章。黄修娟,顾若璞的小姑子,也是七岁能弹琴,八岁能作诗。想想看,换到如今,这简直是一个自媒体天然矩阵,古代的人真风雅,开party都是诗酒聚会,一个家庭就可以造作一场自媒体峰会。
顾若璞15岁(及笄之年)嫁给黄茂梧。婚后几年生活还是很温馨的,一起游玩一起作诗。黄茂梧小时候随父亲黄汝亨结识了太多社会名流,长大后一心想要功名,第三次科举未中之后便生了大病,吐血了依然坚持学习,终于英年早逝。丈夫考学的时候她能做的就是竭心尽力照顾扶持。同时,家里的生活日渐艰苦。她丈夫死的时候,大儿子黄灿8岁,小儿子黄炜6岁,公公去了江西当督学,父母兄弟都不在身边,她也曾每天惴惴不安。但作为黄家的大媳妇,她要主持生产,维持家人生计,又要研读家中藏书,为教育儿子们积累知识。但这都不妨碍她的优雅心态,为了给儿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她特地去西湖断桥边建造一只读书船。
没过几年,顾若璞的父母和公公也相继离世。生活重压没有把她压垮,她反而行动力更强大了。编宗谱、立祭田等等家里该承担的,不该承担的她都承担下来。整整操持家业26年。等到两个孩子成家立业,她让他们分家独立。她写了《与二子析产书》(又称《示诸儿》,就是上文翻译成白话文的《分家,是为了让你们了解持家、处世的不易》)。她的孩子们后来都成为研究苏洵的专家,她的《卧月轩稿》的编撰也是两个儿子送她的60岁贺礼。
她能处理家族大事。她的公公黄汝亨曾称赞过魏忠贤祠堂的建筑,好事者添油加醋把这件事呈报给崇祯皇帝,企图干预黄家子孙荫袭官爵。顾若璞听后以大儿子黄灿的名义,写了一封千言书,请乡绅公开宣读。她与闺蜜谈的是河槽、屯田、马政、边备等大计(换到如今就是影响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的大事,比如今天的萨德问题);她的儿孙辈们在她的影响下都能拈韵写诗,她的儿媳妇丁玉如能和儿子黄灿谈天下大事;晚年她被称为“黄佛儿”,对清初女性诗人社团蕉园诗社成立和成长关怀备至。家庭、社交、公众角色,她都有了。其实,我们现在好多人所谓的独立女性,都是牺牲家庭为代价的。而她这样的才是完整的独立女性。独立人格、独立女性,晚明就有风潮了。
女人的一生要遇到的事情太多,而且很多过于被动。被动地接受亲人的离去,孩子的来临。以前的女人还得被动地接受一个陌生人当自己的丈夫。很多事情,都没有准备好,想好,就开始马不停蹄地工作与生活。如何工作、教养孩子,还有自己的私人空间静静心?这也是我一直在想的问题。就顾若璞而言,读书弄文是持家教子之暇的馀事,她也能做到极致。女人生来有两个特质,一是细腻,二是韧劲。这两个对于人事变迁、沧海桑田特别有用。烦恼即菩提,人生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总是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工作、教养孩子等事是对外的,读书写字等事是修炼自己的。内外兼修的道路上,女人其实最要紧的是处理情绪问题和时间规划问题。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无论如何,工作一直要继续,孩子总会长大,所谓工作也不仅是养家糊口,所谓育人皆为育己,换个如今最红的词,修为,那都是自己的。
处理爱恨情仇、离愁别恨甚至是生离死别这些情绪问题,古代妇女应该是比现代妇女苦闷的多,根据顾若璞的启示,可以有几条道路: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