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树(Christmas tree),是用灯烛和装饰品把枞树或洋松装点起来的常青树,作为圣诞节庆祝活动的一部分。近代圣诞树起源于德国。德国人于每年12月24日,即亚当和夏娃节,在家里布置一株枞树(伊甸园之树),将薄饼干挂在上面,象征圣饼(基督徒赎罪的标记)。近代改用各式小甜饼代替圣饼,还常加上象征基督的蜡烛。此外,室内还设有圣诞塔,是一木质的三角形结构,上有许多小架格放置基督雕像,塔身饰以常青树枝叶、蜡烛和一颗星。到16世纪,圣诞塔和伊甸园树合并为圣诞树。
18世纪,这种风俗开始在德国信义宗信徒流行,直至19世纪才流行全国,成为德国根深柢固的传统。19世纪初期,圣诞树传到英国;19世纪中叶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德国皇子艾伯特加以推广普及。维多利亚式圣诞树饰以蜡烛、糖果和花色糕点,用丝带和纸链吊挂在树枝上。早在17世纪圣诞树即由德国移民带到北美,至19世纪广为流行。在奥地利、瑞士、波兰和荷兰也颇流行。在中国和日本,圣诞树于19及20世纪由美国传教士传入,多饰以彩色缤纷的纸花。
圣诞树风俗的历史
就像圣诞起源于异教的习俗,圣诞树也有悠远的历史,并成为很多文化中冬季的普遍现象。
日耳曼部落:
圣诞树一般解释为古代异教的主张在基督教化保留下来,常绿树象征庆祝生命复苏。
罗马帝国时期:
古罗马马赛克(今突尼斯)的神话显示,圣诞树来源于凯旋自印度的希腊酒神与男性生育之神——狄俄尼索斯(Dionysus,现代学者认为他也是生死轮回之神)拿着的一个针叶树的枝条。基督教化进程也可以在古英语诗十字架之梦(Dream of the rood)中得到印证,在诗中树就是耶稣受刑的刑具。这首诗也引用创世记中记载的辨识善恶树。
现代:
据称,现代的圣诞树最早出现在古罗马12月中旬的农神节,德国传教士尼古斯在公元8世纪用纵树供奉圣婴。随后,德国人把12月24日作为亚当和夏娃的节日,在家放上象征伊甸园的“乐园树”,上挂代表圣饼的小甜饼,象征赎罪;还点上蜡烛,象征基督。到16世纪,宗教改革者马丁·路德,为求得一个满天星斗的圣诞之夜,设计出在家中布置一颗装着蜡烛的圣诞树。
现代的习俗无法直接证明圣诞树来自异教的习俗。最早的文献记载可以上溯到16世纪的德国,马尔堡欧洲人类学教授Ingeborg Weber-Keller鉴定的一份1570年不来梅市行业协会年册,上面报道了怎样用一棵冷衫加上苹果、坚果、枣椰、饼干和纸花等装饰,树立在行业协会的房子里,取悦圣诞节搜集糖果的行业协会成员的孩子。另一份参考资料来自巴塞尔,1597年有一个裁缝学徒在市区附近运一棵装饰了苹果和奶酪的树。
拉脱维亚首都里加声称他们是圣诞树的故乡;在广场上有块牌子用8种语言写着“1510年第一棵圣诞树在里加”。17世纪,这一习俗进入家庭。有位斯特拉斯堡牧师,Johann Konrad Dannerhauer,抱怨这一习俗与《圣经》相悖,让人迷惑。
到18世纪早期,这一习俗依然只是在上莱茵地区的城镇比较普遍,农村地区还很少见。蜡烛据考证始于18世纪晚期。圣诞树在这个地区的“推广”更是比较缓慢。
在英国,圣诞树是乔治三世国王的德国王后Charlotte of Mecklenburg-Strelitz引入的,但是并没有传播到皇室以外的民间。维多利亚女王儿时就熟悉这一习俗,在她1832年平安夜这一天的日记里, 快乐的13岁公主写道:“晚饭后……我们都走进餐厅旁的客厅……那的两张大圆桌上放着两棵挂满了灯和糖果装饰的树。所有的礼物围绕着它们放着……。”她嫁给德国的表亲艾伯特王子后,这一习俗迅速传播。慷慨的艾伯特王子在圣诞节还赠送大量的圣诞树给学校和生活在贫民窟的人。
圣诞树上挂礼物的由来:
西方关于圣诞树的来历流行着另一种说法,有个善良的农民,在圣诞节那天,热情地招待了一名流浪的孩子,临别时,孩子折下一树枝插在地上树枝立即长成大树,孩子指着这树对农民说,每年今日,树上都长满礼物,以报答你们的盛情。所以,今天人们所见的圣诞树上总是挂满了小礼物。
有特别纪念意义的圣诞树:
在有些情况下,圣诞树还是有特别纪念意义的礼物,例如:
伦敦的特拉法尔加广场,来自挪威城市奥斯陆的圣诞树,代表着挪威人民对二战期间英国人民伸出援手抵抗纳粹;
萨诸塞州的波士顿有一棵圣诞树是加拿大新斯科舍省送的礼物,感谢他们1917在军火船爆炸发生后提供快速有效的援助;
在上泰恩河纽卡斯尔每年都会收到来自挪威卑尔根市的高15米的圣诞树,感谢他们作为盟军一部分,帮助从纳粹占领军手中夺回卑尔根。
美国的国家圣诞树每年都立在华盛顿特区白宫南面。如今,点亮树上的灯已经成为圣诞假期白宫的一个重要事情。
“查理·布朗圣诞树”这个概念可以用来描述一棵很难看的小树。有些购买圣诞树的顾客有意购买这样的树,表示对它们处境的同情。这一概念来自电视剧《查理·布朗的圣诞节》。
在新西兰,Pohutukawa树被描述为“天然圣诞树”,因为它们在圣诞期间开花,它们的红花和绿叶看上去就像一棵装饰好的圣诞树。
关于树立圣诞树的日期:
传统上,直到平安夜(12月24日)圣诞树才会立起来装饰,然后在12夜(1月6日)之后移走。提前和推后这个日期都被认为是不吉利的。但是,现代圣诞节购物旺季让大多数商店在10月底就把圣诞树立起来。在英国 Selfridge's的圣诞节部9月上旬就开始营业,包括圣诞树。
大多数美国家庭的习惯是感恩节(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后就竖起圣诞树,直到新年之后。有些美国家庭直到12月第二个周才着手竖起圣诞树,圣诞树立到1月6日(主显节)。
在德国,传统上圣诞树12月24日立起直到1月7日,不过也有人提前1-2周把树立起来。
在澳大利亚,圣诞树一般在12月1日被立起来,正好是学校暑假前一周;不过南澳洲例外,那里大多数人在Adelaide Credit Union圣诞庆典后也就是11月上旬就把树立起来了。
圣诞树的故事传说
很久以前,德国的亚尔萨斯,是出产圣诞树的地方。根据传说,有一位名叫弗乐伦亭的隐修圣人,住在亚尔萨斯的一个树林当中,他非常喜欢小孩子。有一年的圣诞节,他希望附近的小孩子,都能在一起快乐地玩,但是他很贫穷,没有钱买孩子们喜爱的玩具和糖果,因此他为这件事很伤脑筋。
一天早上,弗乐伦亭在树林中散步的时候,忽然看见一棵小杉树,树上堆满了雪,枝上挂着许多小冰条,经过太阳一照射,闪闪发光,非常的漂亮。他就把那棵树弄回来,种在盆里面。又在树林中捡一些野果子,再和上面粉,做成一些十字架,或星星形状的小饼,挂在树枝上面。又用一些小蜡烛,插在树枝上,把那棵树装扮得五光十色,非常的美观。
到了圣诞夜晚,弗乐伦亭打起钟来,孩子们听到了,都跑到他的茅屋里,大家围着那棵树,手舞足蹈的唱着圣诞歌曲,然后弗乐伦亭把糕饼分给孩子们吃,让大家过了一个快乐的圣诞节。以后,这个习俗流传起来。
一八三七年,德国的海伦公主,同法国的一位公爵结婚以后,圣诞树也随着她传到了巴黎。一八四一年,维多利亚的丈夫,把一棵圣诞树,放在温德莎宫门前。这种风俗由皇家传到贵族阶层,而后风行到了民间。一八三○年,大批的德国移民到了美国。这些人有天主教友和基督教徒,大多散居在纽约、新英格兰各地。他们的圣诞树引起了当地人的注意及模仿,以后圣诞树便风行在美国各教堂、各家庭。现在世界各地,尤其是欧美及澳洲各地国家,圣诞树成了圣诞节里面最热闹、可爱的装饰品,点缀着圣诞节的多彩多姿,也象征着快乐与希望。

关于圣诞树的装饰,世界各地似乎大同小异。由于圣诞节是在冬季,所以圣诞树所采用的都是常青树。多半是四五尺高的小棕树、或小松树,栽在大花盆里面,树上布满五颜六色的小蜡烛或小电灯,再挂上各式各样的装饰品与彩带,以及孩子们的玩具,和家人所送的礼物。装饰好了以后,放在客厅的一角。如果是放在教堂、礼堂、或公共场所,圣诞树则比较高大,而树的下边也可放礼物的。
此外,还有另一个关于圣诞树的故事传说:
据说,第一棵圣诞树,是白冷城路边的一棵小棕树。在耶稣降生的头一天晚上,圣母玛利亚及圣若瑟,走到白冷城时候,非常的疲乏,圣母就在那棵树下休息了一会,那棵小棕树,好象受宠的样子,展开它的树枝,给圣母抵挡吹来的冷风。就在那个半夜里,耶稣基督诞生了。这时候,天上出现了一颗特别亮的星星,发出奇妙的光芒,直接射到那棵小棕树的头上,盘旋成了一道美丽的光圈。从此以后,小棕树在圣诞节中,就占了一席光荣的地位。
至于圣诞树风行到全世界,也只是十九世纪的事。中古时代,德国流行的宗教剧,在伊甸园的一场戏,天主造人以后,亚当夏娃背叛天主的时候,戏中用一棵挂满了苹果的棕树,代表着「生命之树」或「知善恶树」。后来信友把戏中的「生命之树」移到家中去,象征着救世主的来临。随着这个象征的发展,到了十五世纪,装饰圣诞树,就已经成了一个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