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日子,Ms.Che家中有重大变故,因而原本要发布的这篇(3)到了今天才发,真的非常抱歉。)
今天的这篇内容主要是关注于落地的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方法,作为抛砖引玉吧。这些砖,都是我在日常生活中和在作文阅读教学期间积累起来,应该还是比较落地的,希望能够给到各位一些启发吧。在讲具体的方法之前,我还是想给各位家长朋友打打气。在我看来,任何层次的父母都是有能力给予孩子阅读上的支持的,哪怕你的文化水平不高,哪怕你平日里也不怎么看书,这都没关系。关键是从现在开始,你是否做好准备,用心投入到培养孩子阅读兴趣这件事上呢?如果你愿意,那么我相信你一定会找到适合孩子和适合你的好方法的。
说回正题,我把家长如何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方法概括为三个层次:开窗、开门、领进屋,由易到难,对家长的要求会不断提高,各位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发挥。
“开窗”法
如果说书的世界是一间屋子,你要让孩子爱上这间屋子,首先你要让他看到这个屋子里有什么。或许他一开始还不能很好地明白你的用意,但你打开的窗户越多,他看到的越多,那么他打开门走进屋子的可能性就会越大。那么如果开窗呢?就是“不择手段”创造阅读氛围。这里我推荐几个容易操作的方法:
1、在家里设置书架、书橱,摆上适合孩子不同年纪阅读的高品质书籍。注意哦,是高品质书籍,这些书是根据值得信赖的品牌,比如安徒生文学奖、纽伯瑞奖等。或者是优秀的作者,比如杨红樱、郑渊洁、曹文轩以及国外一些儿童文学作家。通过这些推荐来挑选书籍。作为家长,你看过没看过这些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把你的期望放在了书架上。让孩子能够身处在高品质的书堆中。当然,你一定要留出一些位置是给到孩子的,比如“宝贝的最爱系列”、“宝贝的近期关注”等等,让孩子感受到自主的空间。有了书架书橱是不够的,定期要和孩子一起对书籍进行整理,这是帮助孩子与高品质书籍亲密接触的机会。注意不是要强迫孩子阅读,而是让那些书和孩子“混个脸熟”。亲近感是孩子阅读的第一步,所以无论如何要从亲近感上入手。此外,有心的家长可以偶尔来书架边转转,向孩子借书看,这可以强化孩子对于书架上的那些书的所属权。当孩子和这些高品质的书成为熟人时,那距离成为朋友就不远了。当然,如果家里比较宽敞,建议在家中的各个角落都设置“阅读角”,比如客厅的沙发边,饭桌附近,玄关等,要让孩子感觉到书是家的一部分,随手就可以拿书来看来读。
2、多去书店、图书馆。现在很多家长对于亲子活动是很热衷的,这很好,但如果能把书也加入到这样的亲子活动中,那就更棒了。我曾经设计过一些书香一日游的微旅行路线,将城市文化和书籍阅读结合起来,让孩子感受到阅读是充满乐趣的,而且是透露着浓浓文化气息的。我又要说我朋友的故事了。她的儿子现在小学2年级了,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她就每周都会带儿子去图书馆看书,一开始可能孩子还没有办法安安静静的看书,但坚持到现在。儿子的阅读量已经非常惊人了,他的脑袋瓜里的知识都已经超过我们大人了。我分享这个案例,就是要告诉各位家长,这种开窗的方式,成本很低,但收效却很惊人。
3、来个阅读轰趴。你可以邀请你的好友闺蜜带着孩子和好书来家里做客,进行一场阅读派对,让孩子们围坐在一起,看看书,玩玩游戏。如果你和你的朋友有余力,还可以和孩子一起进行互动阅读+游戏的亲子活动。比如,一起给书本故事编个结尾;猜猜故事的进程;轮流做主播读故事等等。总之,要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以书会友”的方式。当然,根据不同年龄段,我们的侧重会有所不同,低龄的孩子更多是用讲述的方式,也就是讲故事。大一点的孩子可以用体验的方法,比如角色扮演的故事表演。再大一点,就可以重在思考了,比如某个话题的讨论,甚至辩论都可以。
4、如果刚才我说得这些方法你还是觉得麻烦,那么这个“听书”的方式就特别适合懒人家长,而且这对于低龄孩子而言也是非常有用。有些孩子会因为识字问题、理解问题,从而对阅读和书籍感到畏惧,这就阻碍了孩子与书的亲近,那么这个时候,家长就可以寻找一些有声读物,先通过听觉的刺激,让孩子感受到书的魅力。然后当他对某些故事感兴趣时,就可以让孩子边听边看。比如在吃饭时就可以听一个5分钟的故事。当然,如果你愿意自己为孩子读故事,那也是很棒的哟,这还能增进你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针对大一点的孩子,这种做法也是可行的,就让家中充满着书籍的声音,在耳濡目染中拉近孩子与书的距离。
其实这些方法的核心就是要从各个维度让孩子和书籍发生联结,让孩子感受到书的亲切感。这些方法对于任何家庭都是适用的,也比较简单。
“开门”法
那么当孩子对于书籍产生了兴趣,接下来的“开门”方法就需要家长更多的引导和沟通技巧了。开门方法的核心要点就是要参与到孩子的阅读中去。
如果说刚才的方法还是在外围氛围的营造上,那么这个方法就是要求家长要直接参与到孩子的阅读中。比如,和孩子一起读侦探故事,每天读一小段,然后就和侦探一样,讨论破案的细节和凶手是谁,猜猜看后续会如何发展。这是在帮助孩子提升预测和推理能力。再比如,和孩子一起图像化的分享,“宝贝,男主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啊?有什么特征吗?”,如果孩子爱涂鸦,还可以真的将内容用绘画的方式呈现出来。再比如,孩子看完《淘气包马小跳》之后,可以问问孩子,你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同学啊?他做过哪些让你们笑破肚皮的事呢?你喜不喜欢马小跳呢?……引导孩子从别人的故事中想到自己。这种阅读策略叫做“联结”。那无论你想使用哪种方法,无论你是否看过孩子正在阅读的那本书,无论你是否喜欢孩子看的那本书,你都可以参与到孩子的阅读中来和他互动。但要记得,先从孩子喜欢的书籍开始和他聊,而且你们的互动应该是平等的,只有这样,孩子才愿意你的加入。

如果你完成得不错,你就可以进阶一些,在互动中加入一些你的引导,引导孩子去看你所期望他看的那些书籍。当然,前提是孩子觉得你的参与让阅读变得更有乐趣了,这才行。这里举个反例,千万别在孩子看完书之后问:“宝贝,这本书讲了什么啊?作者想要说明什么问题啊?”关于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如果你问了这两个问题,基本上孩子就不太想带你玩了。
“领进屋”法
最高境界的方法就是领进屋。这对家长的要求就更高了。因为在这个阶段,你是引领者,这也就意味着你必须有比孩子更好的阅读品味和阅读能力。这里推荐2个方法:
1、做好阅读拓展的工作。根据阅读的内在逻辑,如果阅读时的背景知识掌握的越多,那么阅读时的理解能力就越强,理解能力越强,就越发会觉得阅读很有趣,就会激励孩子进入到良性循环中。但对于很多孩子而言,由于背景知识的缺乏导致理解也出现了问题,进而使得孩子在阅读面前感到退怯。那么如果要让孩子真正进入到这个满屋书籍的屋子,你就需要做个有心人,为孩子的阅读拓展做好储备。举个例子来讲,孩子最近在看科幻小说,那么你可以先了解科幻小说的大概内容,然后就可以为孩子搜罗一些相关的影片,或者其他相关的书籍和文章,同一个作者的不同作品以及书评也是不错的选择。当然,这种方法是比较费时间的,因此并不是每本书都要这么做。当遇到这几种情况时,你可以选择这种方法,比如孩子对这个话题或作者表示出较大的兴趣,比如你特别想要让孩子进行这个领域的深入探索,再比如,你想要让孩子转向某些类型的书籍阅读时,你可以这么做。举个例子,比如孩子只对汽车感兴趣,平时看的书大多是知识性书籍,你想要让孩子能够提升语言的美感和情节性,那你就可以选择一些讲述汽车历史、汽车文化、汽车故事的文章和书籍,让孩子对于感性的语言也能够有所涉猎。再比如,你想要让孩子对英语阅读产生兴趣,那你就可以选择一些汽车相关的英语作品,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开始接受英语阅读的训练。
2、和孩子一起做阅读单。我这里所指的阅读单,绝对不是简单写下作者、出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这种类型的阅读单。我所指的阅读单,是能够帮助孩子学会用图示的方式进行思维整合以及内化梳理的工具。其实阅读单的形式和内容根据每本书的不同,以及你想要引领孩子提升的方面不同,是有很大差别的。这就需要你和孩子一同去探索和创造,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够帮助你和孩子对阅读的内容进行深入思考,那么这张阅读单就是有价值的。在这里,还是想要提醒各位家长朋友,在做阅读单时根据泛读和精读的不同,要有所差异,并不是每本书都要做非常详细的阅读单的,而且我建议尽可能使用电子版,这样音频、图文都可以添加进去。此外,根据孩子年龄不同,内容也要有所差别。比如小学中高年级,更多还是要有凸显趣味性,我们可以将孩子编写的不同的故事结尾录入下来,或者绘制不同的人物形象,或者设计书籍推荐的广告词,或者孩子的美文朗读等等。总之,相比较很多家长希望孩子多动笔头写写读后感的刻板方法,这种阅读单会让孩子更有自主性,而且在过程中,家长还可以引导孩子进行有效的阅读策略。如果在这些方面孩子都得到了训练,那么他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我们家长更不用担心孩子在学校里的阅读理解会失分过多了。
其实无论你使用哪种方法,你一定要记住,让孩子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是最为重要的。而且没有哪种类型的书籍是真正的“垃圾”,只要引导得当,都可以挖掘出它的营养来。最后,还是要提醒家长,阅读的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这一点请一定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