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至18日,是全国“预防出生缺陷”宣传周。近日,哈尔滨市卫生计生委、市残联在中央大街中央商城门前,组织市直单位及6个主城区开展了以“防治出生缺陷,关爱患病儿童”为主题的集中宣传活动。
其他区、县(市)设置分会场与主会场同步开展相应的集中宣传活动。
据了解,我国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每年新增的出生缺陷就高达90万例。
哈尔滨市去年10月至今年6月,共出生新生儿43890人,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43165人,筛查率98.35%,其中,共筛查出的确诊病例5名苯丙酮尿症、8名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1名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未发现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48名听力障碍患儿病例,及时采取了相应的干预措施予以治疗。
据专家介绍:“儿童新生儿缺陷多表现为脑膨出、脊柱裂等神经管缺陷等,这些病症在婚前、怀孕期做检查是可以预测出来的。
以前,婚前检查为必须项,但在政策放开后,改为自愿检查,婚前检查率就有所下降。很多夫妇是自身没有出现病理表现,就觉得没必要检测,但在出生后的孩子表现出某些症状就已经是病理状态。”

目前,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孕期保健和产检,可有效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哈尔滨市免费在城乡开展婚前医学检查,孕期保健和产检;免费为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
自去年10月至今年6月,全市婚检27634对,登记52310对,婚检率:52.83%;补服叶酸:应服23807人,已服23064人,补服率:96.88%;205年上半年孕前优生健康检查6432对。
“有些出生缺陷不会造成身体损伤,但影响生活质量,比如色盲、色弱等,在日常生活中会有一些影响。
因此,了解双方的家族是否有患病基因是判断后代健康情况的重要依据,提前采取有效措施。为降低出生缺陷,夫妻双方在孕前要避免到含放射线物质区域、风寒感冒高发地区,孕前12周要尽量避免药物摄入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专家表示。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耿玉田与会发言时提到,今年北京市将大力推进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城镇居民,提高增补叶酸妇女覆盖面;深入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现建档孕妇免费筛查全市覆盖;推进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一体化管理模式;加强儿童听力、先心病等筛查、监测、防治网络建设,建立听力筛查异常儿童定向转诊制度。
北京市卫计委老年与妇幼健康服务处处长郗淑艳介绍,近年来,北京市孕前检查、婚检的情况并不理想,这些检查对提高人口素质、预防出生缺陷十分重要。今年年内,北京市将在城乡范围内进行免费孕前检查目标人群全覆盖。
据悉,目前,北京市部分地区试点进行免费孕前检查。这些目标人群为常住北京的城乡居民,并不需要北京户籍,计划怀孕前半年即可到乡镇或街道计生办办理登记,预约检查。各区县可根据本区登记人员情况,自行安排孕前检查。她特别提醒,有超生记录的则不能享受此福利。
郗淑艳表示,北京市今年将继续优化婚检和孕前检查的具体流程,“在项目方面,如果婚检时做过了,3个月之内再做孕检,就不再重复检查了。在机构整合方面,原先两个部门机构不一样,现在要重新遴选确定,选择标准高的机构,其中大部分都是二级医院”,她透露,两个部门的整合工作预计6月份即可完成。
延伸阅读:江苏遏制医疗费用畸形过快增长做大排畸检查的医生 通过B超筛查胎儿有无畸形浙江金华女子误入黑诊所 下巴被整成畸形药价改革迷思 单兵突进难撼中国畸形医疗体制医患矛盾“症结”在于医药制度“畸形”20个新生儿有1个畸形 孕期至少做5次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