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潜叶蝇 甜菜藜泉蝇(菠菜潜叶蝇)

甜菜藜泉蝇(菠菜潜叶蝇)

 

学名 Pegomya exilis (Meigen)双翅目,花蝇科。别名潜叶蝇。分布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河南、青海、西藏。

寄主 甜菜、菠菜、萝卜。

为害特点 幼虫潜在叶内取食叶肉仅留上下表皮,呈块状隧道。一般在叶端部内有1—2头蛆及虫粪,使甜菜失去商品价值,严重时全田被毁。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4—6mm。雄蝇间额狭于前单眼的宽,无间额鬃,腋瓣下肋无鬃;前缘脉下面有毛;腿节、胫节黄灰色,财节黑色,后足肠节后鬃3根。尾叶后面观,侧尾叶后校长度与肛尾叶长度相仿,肛尾叶末端尖,侧尾叶后枝侧面观,末端具极尖细的爪。雌蝇第八腹板中央骨片小,其长度不及第七腹板长的1/3,后者着生短小而密的毛。卵椭圆球形,0.9×0.3(mm),白色,表面具六角形网纹。老熟幼虫长7.5mm,污黄色,有许多皱纹,腹部后端围绕后气门有7对肉质突起。蛹长4—5mm,暗褐色。


生活习性 分布于我国北方地区。在华北一年发生3—4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第一代发生在根茬菠菜上,5月上旬开始发生第二代, 6月发生第三代。但在沈阳越冬代成虫于5月中旬才开始产卵,一代幼虫严重为害期发生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成虫羽化集中在清晨气温低而湿度大的时刻,产卵前期约4天,卵产在寄主叶背,4—5粒呈扇形排列在一起,每雌可产40—100粒。卵期2—6天,多于傍晚孵化,随即潜入叶肉。幼虫共3龄,各龄发育历期分别为1天、2天和7天,因此整个幼虫历期约10天,较寒冷地区可达20天。幼虫老熟后一部分在叶内化蛹,一部分从叶中脱出入土化蛹,蛹期2—3周,越冬代则全部入土化蛹,蛹期达半年以上。藜泉蝇在找不到适宜寄主时,可在粪肥或腐殖质上完成发育。以春季第一代发生量最大,因为黎泉蝇各个世代都有部分蛹进入滞育状态,而到春天同时羽化,所以虫口达到高峰。夏季的高温干旱不利于二、三代的发生,特别是第三代及其以后如遇高温干旱,将大大降低越冬虫口,减少翌春第一代的为害。

防治方法 (1)要施用充分腐熟的粪肥。避免使用未腐熟粪肥,特别是厩肥,以免把虫源带入田中。(2)药剂防治 由于幼虫是潜叶为害,所以,用药必须抓住产卵盛期至孵化初期的关键时刻。可采用灭杀毙(21%增效氰·马乳油)8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或20%氰戊菊酯3000倍液、10%溴·马乳油2000倍液、10%菊,马乳油1500倍液、25%爱卡士乳油1000倍液、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或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等。

甜菜潜叶蝇 甜菜藜泉蝇(菠菜潜叶蝇)
以上就是网友分享的关于"甜菜藜泉蝇(菠菜潜叶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爱华网的支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56451/74371433766.html

更多阅读

藜科:藜与小藜

本地的灰菜有三种:即藜、小藜和灰绿藜。三种灰菜三种叶形:藜的叶片菱状卵形至宽披针形,先端急尖或微钝,基部楔形之宽楔形,上面通常无粉,下面稍有粉,边缘具不整齐锯齿。小藜的叶片卵状椭圆形,三浅裂;中裂片长而大,两边轮廓近平行,先端钝或急尖,

雾霾的危害简介 潜叶蝇 潜叶蝇-简介,潜叶蝇-危害

潜叶蝇又称夹叶虫。成虫:体小,似果蝇。雌虫体长2.3―2.7毫米,翅展6.3―7.0毫米。雄虫体长1.8―2.1毫米,翅展5.2―5.6毫米。全体暗灰色而有稀疏的刚毛。复眼椭圆形,红褐色至黑褐色。眼眶间区及颅部的腹区为黄色。触角黑色,分3节,第三节近方

茼蒿病虫害 茼蒿病虫害的防治

   茼蒿常见病虫害有叶枯病、霜霉病、褐斑病、潜叶蝇、白粉虱、蚜虫等。病虫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首先要采用加强田间管理、搞好田园清洁,选用抗病品种等综合措施,然后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

棉花病虫害的防治 洋葱病虫害的防治

  洋葱是经济价值较高作物,是人们喜爱的一种蔬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由于病虫为害,造成洋葱品质低劣,严重影响了它的经济价值。  洋葱苗床猝倒病;苗床播种及移栽前5天,用72%普力克500倍液各喷淋一次,每平米4升。  洋葱

新加坡道路白线弯曲 葱叶上有弯曲白线的原因和防治

  葱叶上有弯曲白线多为葱潜叶蝇危害的症状。防治方法:成虫盛发期可喷21%灭杀毙乳油6000倍液,或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15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幼虫危害期可喷1.8%可维菌素乳油1500~25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乳油3000倍液,或

声明:《甜菜潜叶蝇 甜菜藜泉蝇(菠菜潜叶蝇)》为网友对不起是种借口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