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776年是一个闰年,那一年是中国的农历丙申年,清乾隆四十一年,日本安永五年,美国独立元年,英国的乔治三世已经做了16年国王。1776年的第一天是从星期一开始的,那一天开始的时候,人们没觉得这一年有什么不同!
那一年,天下大抵只有两个国家可称得上帝国,一个叫大英,一个叫大清。此时距离大清国封闭三大口岸,仅留下广东粤海关一口通商已经9年,当1757年乾隆皇帝下旨关闭通商口岸时,大英帝国开打了一场英印之间的“鸦片战争”——普拉西战役,开启了对另一个人口达到1.5亿的国家长达200年的全殖民历史。
作为东方国力最雄厚的帝国主人,65岁的乾隆掌管着一个拥有2亿人口,自给自足的超级大国,这一年他平定四川大小金川叛乱,结束了一场旷日持久长达29年的内战,实现了大清对川西地区的完全控制,自认“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的乾隆此时最是志得意满,怎么会想到一个远在地球另一端的经济学家会公然说大清的坏话,而这坏话真正传到中国人耳朵里已经是136年之后,彼时,乾隆心中千秋万代的大清朝只剩下不足10年的阳寿!

1776年,在人类历史上出现了两本特别重要的书。这一年的1月,一个中学毕业的英国屌丝潘恩,因为经常失业和吃不饱饭,终于忍无可忍写了一本名叫《常识》的书,告诉那些跟他一样没有饭吃的人们,我们之所以吃不上饭,不是因为我们挫,而是因为有个叫英国的家伙在奴役我们,所以,他在这本书里公开提出“想吃饭需独立”实际是一种常识的想法。没想到和他一样吃不上饭的屌丝很多,这本书三个月卖出10多万册,潘恩成了网红,并成就了一个200年后称霸地球的新帝国。而在地球的另一侧,一个牛津大学毕业的官二代,富二代亚当斯密也写了一本书,叫做《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这本深刻改变人类经济生活的书也立即成为爆款,并为亚当斯密带来现代经济之父的衔头,在这本书里,这个终生未娶,跟妈妈过了一辈子的超级宅男,极尽毒舌之能事,吐槽了一个他从未去过,也压根没人认识他的帝国,就是大清国,这是什么仇什么怨呀!
亚当斯密对大清帝国的吐槽是爱恨交加的,最大的槽点就是,乾隆爷关闭了三个口岸,鄙视和外国人做买卖,是个完全不懂市场经济的土鳖!其次,大清帝国只有官没有法,帝国的秩序只保护极少数人的财产安全,“富人和大资本家很大程度上享有安全,而穷人和小资本家不但不能安全,而且随时都可能被低级别的官僚借口执法而被强加掠夺”。这种对市场经济制度中最重要的合约制度的肆意破坏让自由经济之父气得不要不要的! “在各种行业中,富人通过压迫穷人,使垄断成为一种制度,富人通过垄断行业而不是通过竞争,就能获得极大利润。”
这个从未来过大清帝国的经济学家几乎是全凭臆造利用各种见闻和报告来为一个东方帝国把脉,期间也不乏酸溜溜地垂涎:“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这么肥的地,这么多的高质量劳动人口,为毛不让我去管!!!!
亚当斯密的宅男呼声,乾隆爷自然是听不到的,实际上,即便是17年后的1793年,英国使节马嘎尔尼带着乔治三世的国书造访北京,来回陈述大清与大英贸易往来的必要性时,乾隆爷依然牛逼轰轰,你造吗?我大清17年人口增长了1个亿,你运点破钟表,五金件,风箱和羊毛制品来,我们不稀罕!最后,让和珅大人亲自去驿馆打发英国人:北京就要入冬了,驿馆棉被不够,各位早点回国吧!
因为招待工作没有做到位,英国使节团回国之后,说了大清国不少坏话,使团成员约翰·巴罗吐槽乾隆盛世就是个大忽悠,他在中国只看到贫困落后,跟我们现在去朝鲜看到的情况差不多!但这并不妨碍英国人打心眼里想跟3亿人口的市场做买卖的决心,22年后,他们再次派出使节团,这一次,嘉庆皇帝连见他们的兴趣都没有。两次出使的碰壁经历让英国人痛定思痛,想嫖娘娘必须软硬兼施,下一次,他们没有派出使节团,而是直接派出了舰队,也不再卖羊毛制品,而是送来了鸦片!
1776年的世界,英国在开启现代经济发展的路上加油,美国在开启民主共和国的路上飞奔,大清帝国在在欢庆平定大小金川胜利的同时开始围剿民间智慧,大肆善销焚毁书籍,乾隆帝在位期间,焚毁禁书77万卷,在意识形态方面打造了一个固若金汤的末代王朝!
这一年的8月,那个写了《货币数量论》的英国人休谟死了。而那个日后影响了整个近代金融史的德国人内森·罗斯柴尔德此时还是液体,他父母在夏天的一次愉快滚床单后,为世界金融史打造了一个牛逼闪闪的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