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从军
我国古代流传下来不少激励人心的故事,木兰替父亲参军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乐府诗集》中就收录有《木兰辞》,也有《木兰从军》的文言文记述。
木兰从军图
《木兰辞》中提到“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这便写的是木兰上集市准备一应要参军的东西,从今开始代替父亲参军打战。而文言文《木兰从军》中也提到“木兰乃易男装”、“代父从军”,这些相关的表述都向后人讲述了一名为木兰的奇女子替父亲参军的故事。
木兰是家中的大姐,从小父亲便将她当成男孩,幼年时期就开始学习骑马和射箭,她的武艺不亚于男孩。当时木兰所处的朝代正值战争时期,朝廷发布命令,每家每户都要派一名男子参军,然而木兰的父亲已经老了,重病缠身,木兰不忍父亲再上沙场,便毅然决定代父参军。但是众所周知,参军的只能是男子,身为女子的木兰又如何能够参军呢?为此,木兰便把自己打扮成男子的模样。十几年的战争生涯终于结束了,立下了不少战功的木兰终于可以回乡与亲人团聚。因此有不少的评论如此说道,谁说男子能做到的事情女子就不能做到呢,木兰从军便是最好的证明。
也正是因为木兰从军这个故事对于后人具有十分深刻的鼓励作用,因而,木兰参军的故事便被改编为电视剧、电影以及动画片,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向人们讲述了古代女子木兰从军的故事。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这么一首描写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木兰诗》几乎是人人皆知。
木兰诗图片
《木兰诗》全诗描写的便是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一开始的女子叹息惆怅,描写了花木兰因为家里无长男父亲年老体弱却要参军而叹息。之后的市集上采买物资,表达了木兰决定替父参军;并且开始了匆忙的准备,准备一切从军所需要的事物。再然后是花木兰离家之后的艰苦,听不到亲人声音的思念之情。

再然后是战场上的残酷使得木兰打起精神应对,之后凯旋归来的花木兰却不愿接受天子的封赏,只愿送儿还故乡。而归乡的木兰终于褪下了战时袍,还原了女子的身份。同行十二年却不知木兰是女郎的战友们见到如此打扮的花木兰皆是一惊,这么多年竟是没有一人发现花木兰是女儿身。
整首《木兰诗》虽然字数并不多,却完整的描述了花木兰从开始的替父从军,征战沙场,最后解甲归田的整件事情的经过;并且情真意切,叫人仿佛可以再眼前看到那个因为担忧父亲而鼓起勇气参军的女子。为了家人百姓努力的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坚强的女子,那个最终不为名利解甲归田的女子。
全诗最后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结尾,也表达了巾帼不然须眉,女子并不比男儿差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