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山君、君臣相、君民官、君物龙、君阴后、君阳师、君兵将、君象首;
伏山臣、臣君候、臣民士、臣物龟、臣阴子、臣阳文、臣兵卒、臣象股;
列山民、民君食、民臣力、民物货、民阴妻、民阳夫、民兵器、民象体;
兼山物、物君金、物臣木、物民土、物阴水、物阳火、物兵执、物象春;
潜山阴、阴君地、阴臣野、阴民鬼、阴物兽、阴阳乐、阴兵妖、阴象冬;
连山阳、阳君天、阳臣干、阳民神、阳物禽、阳阴礼、阳兵遣、阳象夏;
藏山兵、兵君帅、兵臣佐、兵民军、兵物材、兵阴谋、兵阳阵、兵象秋;
叠山象、象君日、象臣月、象民星、象物云、象阴夜、象阳昼、象兵气
根据八卦的外形,得出如下结论:祟山是风,伏山是泽,列山是艮,兼山是雷,潜山是水,连山是火,藏山是坤,叠山是乾。
根据八卦的形状,把阳爻看作山,崇山既是崇高之意,象乾卦,伏山明显是雷,潜山是水,藏山是坤。但看它的顺序,崇山与伏山是对侍关系,乾卦不可能和雷对峙,则崇山是山。它们的卦爻是相反的。
根据潜山与连山的对峙关系,连山是火。列山,既象风又象泽,都有两阳爻,但列山似乎有险峻之意,所以阳爻在上,应当为风。推及其它,兼山是泽、叠山是乾。
按以上对应关系,推出周易的另一套体系:
山为君,山雷相,山风官,山泽龙,山水后,山火师,山地将,山天首;
雷为臣,雷山候、雷风士、雷泽龟、雷水子、雷火文、雷地卒、雷天股;
风为民、风山食、风雷力、风泽货、风水妻、风火夫、风地器、风天体;
泽为物、泽山金、泽雷木、泽风土、泽水水、泽火火、泽地执、泽天春;
水为阴、水山地、水雷野、水风鬼、水泽兽、水火乐、水地妖、水天冬;
火为阳、火山天、火雷干、火风神、火泽禽、火水礼、火地遣、火天夏;
地为兵、地山帅、地雷佐、地风军、地泽材、地水谋、地火阵、地天秋;
天为象、天山日、天雷月、天风星、天泽云、天水夜、天火昼、天地气。
---------------------------------------
归藏易与周易的对照关系归藏易和连山易据说是失传了,但是还是保留下了他们的卦名,其实,他们和周易一样是描述64卦的,只不过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连山易含“君臣民物兵象阴阳”八要素,其实是描述人与自然的关系。归藏易含“长归藏动育止杀”八要素,其实是描述动植物的生长。而周易,则是描述人的身体和情志的联系。归藏易与中医的联系更紧密一些。
归藏易之八要素,按先天八卦排列次序是:
天
金 木
火 水
风 山
地
各部分的意义是:天(归),地(藏),木(生),风(动),火(长),水(育),山(止),金(杀)
归藏易的64卦名和周易的64卦名是相通的,意义是一样的。我们举个例子:雷火丰,在归藏易里是动长风,可见丰即风的意思。我再次强调,古人的同音字意思是一样的。
连山易与周易的对应关系比较难搞。
归藏易更适合理解中医!中医里的所谓生长收藏,都是从归藏易里来的。下一步是用归藏易理解各卦部位。
把归藏易64卦名叙述如下:
“天气归、归藏定位、归生魂、归动乘舟,归长兄,归育造物,归止居城、归杀降;
地气藏、藏归交,藏生卵、藏动鼠、藏长姊、藏育化物、藏止重门、藏杀盗;
木气生,生归孕、生藏宫、生动勋阳,生长元胎、生育泽、生止性、生杀相克;
风气动、动归乘轩、动藏受种、动生机、动长风、动育源、动止戒、动杀虐;
火气长、长归从师,长藏从夫,长生志,长动丽、长育违道、长止平、长杀顺性;
水气育、育归流,育藏海、育生援,育动渔,育长苗、育止养、育杀畜;
山气止、止归约、止藏渊、止生貌、止动济、止长植物、止育润、止杀宽宥;
金气杀、杀归尸、杀藏基、杀生无忍、杀动干戈、杀长战、杀育无伤,杀止动。”
2011年3月修正如下:
把上面的图中风与木对调,也就是说,周易中的风对应归藏中的风,雷对应木
2011年五月修正如下:
地
金 木
火 水
风 山
天
归藏以地为乾。以金为泽,以火为离,以风为震;以天为坤,以山为艮,以水为坎,以木为巽。归藏易各卦指的是阴的状态。而周易是指的阳的状态。卦辞顺序是:母父、长女长男、次女次男、幼女幼男。
有的版本作:归止居域,育生爱,杀藏墓,杀止乱。我认为杀藏墓更有道理,与周易的泽天夬对应,刚决柔则柔必亡,所以应为杀藏墓。育生援更有道理,援助,与水风井的颈意义一致。归止居城更有道理,居于城中,人多物丰,自必谦也。杀止乱有道理,因为它对应泽山咸,阳都动了,则阴乱。
所以我的结论:归止居城,育生援,杀藏墓,杀止乱。
----------------------------------
归藏易与周易对照中悟到的天气归、归藏定位、归生魂、归动乘舟,归长兄,归育造物,归止居城、归杀降;
地气藏、藏归交,藏生卵、藏动鼠、藏长姊、藏育化物、藏止重门、藏杀盗;
木气生,生归孕、生藏宫、生动勋阳,生长元胎、生育泽、生止性、生杀相克;
风气动、动归乘轩、动藏受种、动生机、动长风、动育源、动止戒、动杀虐;
火气长、长归从师,长藏从夫,长生志,长动丽、长育违道、长止平、长杀顺性;
水气育、育归流,育藏海、育生援,育动渔,育长苗、育止养、育杀畜;
山气止、止归约、止藏渊、止生貌、止动济、止长植物、止育润、止杀宽宥;
金气杀、杀归尸、杀藏基(墓)、杀生无忍、杀动干戈、杀长战、杀育无伤,杀止动(乱)。
这篇文章是经过再悟之后的改写,与前篇完全不同。
首先我明白了震雷的涵义,是一种静止的蓄力状态,因而我把它对应育。
艮山会往上生长,所以我把它对应火气长。
巽风总是在活动之中,所以巽风对应风气动。
坎水为寒,使物收缩,所以我把它对应金气杀。
地气藏,天在外,地在内,所以地气藏还是对应坤地。
天气归,天在外,万物之归,所以天气归对应乾天。
兑泽为阴外出之象,所以我把它对应木气生。所有的生,都是阴往外冒的结果。
剩下一个离火,只能对应山气止。因为到了离这种程度,已经长到没有方向了,长已停止了。所以我认为此也是对的。
于是,就有了全新的对应关系。
归藏易是以生物的生老病死为目标描述事物。周易是以阴阳的作用情况描述事物。
有一个令我惊异的发现。如止生貌,对应了火泽睽。一个生物的外形是因为它体内各种功能都向外四出而组成了它的外貌。这个解释不知你接不接受?再来看一些很善于改变外貌的生物:如乌贼,变色龙。它们的眼睛都是分布于身体两侧,而无法聚焦的。变色龙更能够独立转动两眼。乌贼的触手四向而开,也是睽之义。
这个验证如此顺理成章,不由得让我很确信这种对应关系的准确性。
2012年5月23日更正:归:天;藏:地;木:风;风:雷;火:火;水:水;山:山;金:泽。另,杀即死也;杀归尸,杀藏墓,杀止乱。归生魂对应天风姤,姤为攒竹、为横为巳蛇,其捆绑辰龙而助其上也。归长兄对应天火同人也,其形为同心圆,为胸肋。归育造物其对应天水讼,造物即为生精子和生卵子。藏长姊对应地火明夷,特征为屁股翘,其人明昧,可以在利益驱使下指鹿为马。藏育化物对应地水师,化物即为消化食物也。生止性对应风山渐,发展为人面相,性中最基本的是性别。动生机对应雷风恒,雷风恒卦中药为石决明,而鸡最具机之性,故知鲍鱼与鸡味同也。
-----------------------------------
十二地支标准卦象
寅字和革字几乎是同一字.革的卦辞里,"巳日,寅"都出现了.革也是皮.似是未成之皮。
卯,兔,也是猫科动物卦象,都很柔韧、灵活,凶残,兔例外。脊柱很柔韧有力。奔跑的状态象是牵着重物走。地山谦。谦轻豫怠。
辰,即是虫。虫结茧。水山蹇。雷水解。虫能变化,故龙行变化。虫会化蛹,蛹为山风蛊卦。杯里有虫,虫最终会脱杯而去。三十六计中的金蝉蜕壳是来自山风蛊卦。故辰为山风蛊卦。龙无耳。听不见的人叫聋子。以前我知道山地剥对应听力,听不见应该为地雷复。但有眼珠不能见的叫瞽,有目无眸的叫盲,瞽可能是指一层废皮把人封住了,就象蛹外的废皮一样。
巳,蛇的舌分叉,水地比。比之无首。顺便提一下风泽中孚的类象,易中说"中孚,豚鱼",河豚胃可以膨胀到很大.中孚是胃的卦.孚住中.胃才知味.嗅觉是味觉的提升.嗅觉又依靠水地比。蛇没有足,应该是天泽履的对卦,风天小畜。
午,马的卦象是风水涣,汗腺发达。涣,离也。
未,羊的须和角体现了泽地萃和地风升之象。萃聚则升不来也。角短的毛就特别长。整体呢?未明。
申,申为伸,在动物类尾,猴与鲎皆尾强。鲎之血蓝,故申色蓝。天风姤,柔遇刚。柔遇刚则欲抱之,刚不羁则伸长。英文hold即此意。此卦和夬为女、男交姤之状。性始于肾。而否泰两卦之形与肾相象,否泰卦辞中,都有管状汇聚的意思。
酉,风地观。鸡有冠。冠即临。鸡善静立,与鹳同,皆为“观”也。
亥,猪之脊下弯,象弓一样朝天发射之势,地火明夷,把火包在地中之象。也有火泽睽之意。猪无筋,因睽。猪用嘴拱地,故知脊下弯似弓。
戌,狗之尾上翘,狗之动作似是一支发射出去的箭。猪和狗一弓一箭,真是对得好啊。暂定为火地晋.旅卦有“射雉,一矢亡”的话,推测雉与射有关系。地火明夷其实就是描写雉(野鸡)的各部分形状。“明夷于飞,垂其翼”有翅不能高飞,“箕子之明夷”,身上如箕状斑纹。离为雉,其实离为火卦也是属亥的范畴。其实弓就相当于雉,箭从雉出。所以有射雉之言,是正在进行射的动作的雉,一根箭失去了,而不是用箭射雉。其实猪的古名就叫豕。其实火泽睽包含了地火明夷与火地晋两者作用力。
子,鼠无牙,周易里提到牙的有哪个卦?只有大畜卦“六五:豶豕之牙。吉。”,于是看它的对卦天雷无妄,“无妄:元亨,利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眚,目上有衣,看不清楚。正,指朕,即眼珠也。其匪正有眚的意思是说,它的缺点是眼珠有眚。我们常说鼠目寸光,说明老鼠看不到远处的东西,说明老鼠看似精明的眼睛确实有点问题。实际上,日蚀也称日眚,“月侵日曰眚也”。实际上,无妄,按音来可以说是“无望”,可不就看不见远处的东西,其实往远处望可以代表妄想的意思,所以子鼠的卦象是天雷无妄。
丑,牛的卦象无意中得到的,先看一下准备概念,以下几条是我微博中发的。首先是释了人字,人。需卦的启示,须,“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而人的须,会有三条平行线交于须上,见前面微博中的人脸盾牌。故猜人指的是平行的,这就和壬字同意。看甲骨文有很多不同的人字都是人形的,但下图金文不同,用二横线指代平行之义。疑最初的人字是两平行竖线。末端相排曰齿,如人的门齿,分属左右,都是尽头。人的耻骨也是,两者之间没有力的连接。同人卦在门齿,耻骨等地方体现出来。同人之初九:同人于门。无咎。即是指门齿。同样体现了这种平行的象。所以,人即指平行也。同人既则是两相等的事物并排,则家人是不相等而平行的事物。所以家人是类象手指。牛无齿,所以牛的卦象是同人的对卦火天大有。
十二地支的颜色,根据以上的卦象论述,确定十二地支的颜色如下:
亥,黑,明夷则黑。
戌,白,与亥相反。
申,鲎之血蓝,故申色蓝。
酉,鸡冠红,故为红。
午,马无胆,肝胆相表里,以肝色,紫。
未,与马相反,故以胆色,绿。
巳,蛇能感受红外线,故红外。
辰,飞虫和鸟能感受紫外线,故紫外。
卯,兔眼无色,猫眼反光,都是无色之意,故无色。
寅,剩下的颜色选项不多,只有青、黄、棕等,虎皮色以棕为主,故棕色。
子,老鼠,凭感觉,老鼠给人的感觉似于青色给人的感觉相同,故青色。
丑,牛给人的感觉是歪曲,脸是歪曲的,肚子也是曲得圆滚。与黄色给人感觉类似。
十二地支的颜色的意义在于:看到动物或植物的颜色,就知道它带有哪种地支成份,就猜得到它的习性中带有哪种地支的成份。
为什么獾吃蛇却不被中毒?为什么狮子那么灵活却打不赢老虎?为什么豹子能上树,具有那种特殊的花纹?为什么狮子对猎狗敬畏三分?狼是犬科动物,但它在戌的基础上又具有哪些变异的功能?地支的颜色可用来分析动物主要特征之外,又向哪些地支方向发展了一些功能。我研究地支的标准卦象,也是为了在64卦中找到一些主线。
----------------------------
论十二生肖各有一缺前面已经说过天干、地支是一阳一阴排列的,而相邻两者互为阴阳。甲为阳,与甲相对的阴为乙,依此类推。
我也悟到十二生肖的动物不是随便定的,都有它们的哲理在。子到丑可以定位到人身体的部位,而动物则是在此各种部位中各有所长。
天干地支是64卦中的干和支,可以用它们分析64卦之间的联系和生克。
最近查阅资料,得知生肖动物的趾数也是奇偶排列的。鼠独是前足四,后足五;牛,四趾(偶);虎,五趾(奇);兔,四趾(偶);龙,五趾(奇);蛇,无趾、舌分两叉(偶);马,一趾(奇);羊,四趾(偶);猴,五趾(奇);鸡,四趾(偶);狗,五趾(奇);猪,四趾(偶)。
其实不单是动物,植物也可从奇偶中寻阴阳的踪迹。叶子的对生、轮生、簇生等以及花瓣的数量,都透露着阴或阳的信息。64卦之反卦是一阳一阴的,屯为阳、蒙为阴,对于找准动植物的卦象有意义。
我也知道3就是天数,三足鼎立,鼎就是祭天用的,把鼎做成四条腿就不是鼎了。
寻找动物的卦象,要看它们的有力量的部分在哪里,如蛇力量在皮。
既则十二生肖动物各有一偏向,则亦各有一明显的缺点。阳胜则阴弱,阴胜则阳弱。屯强的必定蒙弱,蒙强的必定屯弱。所以,古人总结说十二生肖各有一缺是有道理的。先来看看各缺什么?
民间有“十二生肖各有一缺”的说法:鼠无牙、牛无齿、虎无颈,兔无唇、龙无耳、蛇无足、马无胆、羊无瞳、猴无腮,鸡无肾,狗无味,猪无寿。
明代叶世杰在《草木子》中(●草木子卷之二下 钩玄篇),术家以十二肖配十二辰。每肖各有不足之形焉。如鼠无牙。牛无齿。虎无脾。兔无唇。龙无耳。蛇无足。马无胆。羊无神。猴无臀。鸡无肾。犬无肠。猪无筋。人则无不足也。
这两种说法谁更正宗先不去管,必竟大部分是相同的。这里不详细论述各种缺的涵义,我也不是全部知道,单挑一例马来说,对于马我也是刚刚有较多认识的。马无胆,但马胆管发达,所以它的胆汁直接排在胃里了,它并不是胆不发达而是太发达了。
总之,十二生肖各有一缺的说法有些道理,这就先论到这儿。我知道,周易64卦名都是从阳的角度来描述事物的,描述的是相应状态时阳的状态。它们也对应一种情绪,如豫,是犹豫之状。这种卦象的人就会有这种情绪,而这种情绪很浓时就成了病。睽,本意是双目不聚焦,复眼是这种卦象的最好体现。睽和癸是同一意,古人把从中间往外放射的叫癸,如葵花、防葵等等。杂卦传说“睽,外也;家人,内也”就是这个意思。杂卦传对卦象的简述是很精辟的,现录全文如下:
乾刚坤柔,比乐师忧。临观之义,或与或求。屯见而不失其居,蒙杂而著。震,起也。艮,止也。损益,盛衰之始也。大畜,时也。无妄,灾也。萃聚而升不来也。谦轻而豫怠也。噬嗑,食也,贲,无色也。兑见而巽伏也。随,无故也,蛊则饬也。剥,烂也,复,反也。晋,昼也。明夷,诛也。井通而困相遇也。咸,速也。恒,久也。涣,离也。节,止也。解,缓也。蹇,难也。睽,外也。家人,内也。否泰反其类也。大壮则止,遯则退也。大有,众也。同人,亲也。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小过,过也。中孚,信也。丰,多故也。亲寡,旅也。离上而坎下也。小畜,寡也。履,不处也。需,不进也。讼,不亲也。大过,颠也。姤,遇也,柔遇刚也。渐,女归待男行也。颐,养正也。既济,定也。归妹,女之终也。未济,男之穷也。夬,决也,刚决柔也,君子道长,小人道忧也。
《杂卦传》中不全是从阳的角度来论述的,如“睽,外也”就是从“形”的角度来论述的。
有人说《杂卦传》太玄,毫无用处,依我看,《杂卦传》是最通周易之理的。在我看来《说卦传》才是毫无用处的,因为周易之所以从八卦演为64卦,就是想把分辨率弄得更精确一点,但《说卦传》专论八卦,而且给八卦指定具体动物或事物,难免会干扰后人对64卦的理解,因为动物只有在64卦中才会有准确的定位。《序卦传》是孔子所作的,一开篇就论述了周易64卦排列的道理,从生理和人事两种角度论述,但这个道理在我看来是不正确的,要么单从生理,要么单从哲学,人事不足为据。周易64卦的排列是与“生物进化”过程一致的,展示了生物如何从一个单细胞发展到形形色色的分歧点。孔子没有论述所有的卦,他并没有弄懂全部的卦。有人把老子和孔子当作中华文化的祖宗,实在是高举了他们。老子的道德经,中心思想只有一个“无为”,并没有辨析64卦的哲学涵义,比孔子的悟性还差,又岂可以圣人言之。周文王的智慧自然比孔老两位要高,但更高的是那画卦之人和定义天干地支之人还有给万物取名的和创造古汉字的人。后世诸人悟周易都有一个普遍的缺点,有时以人事悟,有时以山川河流日月悟,有时以动植物悟,这是没有给周易一个“太极”的缘故。太极生两仪,不同的太极中周易有不一样的表现,只有囿定于一个太极之中,才能辨析64卦之间的微小差异。比如地球是一个太极,人体是一个太极,一颗原子核是一个太极,不能在不同的太极中论述周易。我专从人体这个太极来悟周易,它是全的,不需要再向地球山川河流日月去求。
既则周易着重于阳的角度而生肖之缺着重于“形”的角度,这两者怎么联系起来呢?我在网上看到了总结十二生肖动物所代表性格的文章,有些启示。也录于下:
第一组:鼠和牛。鼠代表智慧,牛代表勤劳。两者一定要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如果只有智慧不勤劳,就变成了小聪明,光是勤劳,不动脑筋,就变成了愚蠢。所以两者一定要结合,这是我们祖先对中国人的第一组期望和要求,也是最重要的一组。
第二组:老虎和兔子。老虎代表勇猛,兔子代表谨慎。两者一定要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做到所谓的大胆心细。如果勇猛离开了谨慎,就变成了鲁莽,而一味的谨慎就变成了胆怯。这一组也很重要,所以放在第二位。
第三组是龙和蛇。龙代表刚猛,蛇代表柔韧。所谓刚者易折,太刚了容易折断;过柔易弱,太柔了就容易失去主见,所以刚柔并济是我们历代的祖训。
第四组是马和羊。马代表一往无前,向目标奋进,羊代表团结和睦。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我们更需要团结和睦的内部环境,只有集体的和谐,我们才能腾出手追求各自的理想。如果一个人只顾自己的利益,不注意团结、和睦,必然会落单。所以,个人的奋进与集体的和睦必须紧紧结合在一起。
第五组是猴子和鸡。猴子代表灵活,鸡定时打鸣,代表恒定。灵活和恒定一定要紧紧结合起来。如果你光灵活,没有恒定,再好的政策最后也得不到收获。但如果说你光是恒定,一潭死水、一块铁板,那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了。只有它们之间非常圆融的结合,一方面具有稳定性,保持整体的和谐和秩序,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变通地前进。
最后是狗和猪。狗是代表忠诚,猪是代表随和。一个人如果太忠诚,不懂得随和,就会排斥他人。而反过来,一个人太随和,没有忠诚,这个人就失去原则。所以无论是对一个民族国家的忠诚、对团队的忠诚,还是对自己理想的忠诚,一定要与随和紧紧结合在一起,这样才容易真正保持内心深处的忠诚。这就是我们中国人一直坚持的外圆内方,君子和而不同。
这就把十二地支与哲学涵义联系起来了,在周易中寻找对应十二地支的对应卦象就更容易了。比如说,说马代表一往无前就有道理,这与它无胆很契合。还有,说兔子代表谨慎,也很有道理,兔子的特征是脊椎骨发达,与其同类的是猫及猫科动物,大型猫科动物虽然凶猛,但狩猎时都是隐蔽接近猎物,这说明谨慎确实是卯这个地支的哲学涵义。这段话不是先哲所言,未必全对,但已经是很好的启迪了。
------------------------
八卦象数初探
很早以前就有人用象数方法研究八卦,陈抟、邵雍等等。内蒙古赤峰教育学院朝鲜族女医师李山玉1994年出版了一本书,叫《中国八卦象数疗法》,她把1到8的数字与人体的内脏器官对应起来,默念一组1-8的数字(还有一个特殊的0)就可以补对应的脏,从而治病。据说她经过了自身艰苦的体悟和试验。书中还提供了很多医案。据说1-8的不同的数字就是会引起身体内不同的部位有共鸣。今天,我也试着体念数字跟身体的对应关系。
我数了1.1的阿拉伯字形就是一个竖棍子,很自然地我想到人的直立形象,它应该就对应人的中轴线。
2,由中轴线的中点往两边一分,则它对应肺和肝和两肾。
3,2无法分成3,3是水平方向的分法,对应人体三焦,三焦走背,所以也就对应人的背。
4,四肢
5,四肢归于腹。其实5这个数字不管是在九宫中还是八卦中,它都是属土的,居中。
6,
7,奇数,应阳,应该是对应人的心脏,心脏是偏的,与奇数对应,奇为阳,偶为阴。
8,这个数很大,要占到胸腹的全部了,但胸腹的全部都压在骨盆上,所以它对应的是两臀。
数字再往上推,越难体会它对应哪儿了。而且我发现一点,数字越大,它对应的部位越具体。前面的小数字一个对应一个很大的一块,但后面数字越来越具体。其中关于6我还不知道对应哪儿。猜测了几个部位但不敢乱言。
从头再看这几个数字,我发现它和八卦的一些观念是对应的。如1象征天,1对应人的中轴线,而人的中轴线上最重要的部位是头。头象天。
2为阴,肺是两个,肝是两个,肾是两个,在中轴线上的器官几乎都是两个。
3,刚好有个器官叫三焦
4,人有四肢,四这个字在古字里就是四肢的象形。
5,五这个字在古字里是两根交叉线,古时的喻意似乎就是指中央。
8,八这个字就象人的屁股。
我对“天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首先,天创造人,是创造一根中轴线,中轴线往两旁一分,成了二。三就不能再竖着分了,它只能横着分。横和竖一交叉,就产生了众多交点,它就生万物了。一和二和三这三个数字的重要性远超过四以后的数字。三并不直接生四。三生的数很多。
还有众多未明的数字,欢迎大家评论。
对于象数的意义,我觉得我还不深刻。于是,我再仔细分析了一下。先天八卦把乾作为首卦,数字1,这时是无体的,光有阳无阴何成其体?后天八卦把坎作为1,一阳居中,实为有体之乾。先天八卦最阴者为坤,其数8,但8非原始的阴的数字,天之一阴数字为2。后天八卦把坤的数字定为2是很有道理的。以下的论述皆依后天八卦的数字。
我再从人体生成的次序来推断数字。
“天一生水”,天气从天而降,为人体中轴线,其最上为头,其最下为两肾之中心,“地六成之”,地生六脏以应水,6脏为两肾两肝两肺,其生成次序为从下至上,下细上粗,下为肾,上为肺,坤即指此六脏也,2为六脏,6专指肾,为乾;1为坎,专指中轴线。
“地二生火”,地生六脏,生至肺,肺则生心,心为火,“天七成之”,故数7为兑,为心。
“天三生木”,从心则生三焦,三焦在背,故3指背,震雷为背。“地八成之”,背从上往下生,地气从下往上接,故脊椎为地气生,脊椎为8,为艮山,其末为胸肋。
“地四生金”,从背生四肢,四肢为4为巽风,其起于手足。“天九成之”,九是哪个数呢?假想人扑于地,以背生四肢,四肢直立,象动物一样,则四肢相交之线,把外界划分为九个区域,其形象九宫格,这九个外露区域接天气,故四肢之四方及腹前,皆应九、离火,其在身外。推测,人身皮肤除背与臀外几乎都属于离火。
有以上四数,则人形具已,人形具谓土生,土养万物。
“天五生土”土则指胃肠也,从上至下,从胃至肛门。天气所生从上至下,胃禀土之性,至肛则土性微弱。“地十成之”,十包含的范围就很广了,能生成土的当然是全身所有阴质了,八卦里没有十这个数。八卦里也没有五这个数,因为五指中央,八卦成,则中央暗含五。
这就是天地生数的全部了。以此十数则生全部。其它的数皆从此而推,怎么推演我不知道了。
以此八卦指代的部位再推64卦的含义,应该又有很独到的见解。下步之事了。
在这里,我要从这个探索中再谈谈一些与中医相关的东西。
从这个生成过程看来,五脏在人体中并不是中心,以往我以为,人之得病,必为五脏有病,实际上,人体五脏只是一个部分,头、背、脊、四肢都是大部分,肺肝肾三脏联系紧密,远比肺与皮毛的联系紧密,皮肤病去找肺是舍近求远,小肠病去责心也是舍近求远,四肢病当责四肢,而不是无所责。虽则五脏与五行有很深的联系,但发病之初,远不及五脏。
此篇象数之论和前一篇又不同也,此乃参考古语而得之结论,故应该比前一篇有道理。
从此次探索,我悟到周文王八卦确实有道理,下一部,再看64卦,因为这些大部位又可细分为八个小部位,可能又产生很多的具体部位了。对于理解64卦的含义有很大帮助。
--------------------------
穴位的基本涵义一般的,一提到穴位,人们就联想到经络,似乎离开经络,穴位就没有意义了。取穴治病时,似乎也得顺得经络取穴才象那么回事。其实穴位是可以离开经络应用的。
有诸内,必形之于诸外,人有头,则有人穴位应头,人有肠,则有个穴位应肠,人有关节,则有个穴位应全身关节。
数学上有“分形”,指局部与整体的惊人的相似,如一个枝条和整棵大树的惊人相似。
在人体上,全息现象也是无处不在的。一个细胞包含着所有的遗传讯息。
人有头尾,在全息上,手即象首,臂则象尾。
人有关节,故穴有内关、外关穴。人有头骨,头骨有框架,则有“头维穴”,是头骨的主框架。人的头骨长得闭合,闭合之处则是“完骨穴”。人有视觉,视觉则在“睛明穴”,人有嗅觉,则嗅觉在“迎香穴”。人有听觉,则听觉在“听宫穴”。哭了之后,“承泣”会胀,“球后穴”对应眼球之后,“四白穴”治疗眼白昏黄。点“哑门穴”,张舌无声。
人有阳,有阴,有直,有曲,直是承身之重,曲乃产暖之源。热生风,热气上行,叫风,气生寒,呼吸之气产寒,携阳疏通水道,水从下漫布全身上行,成为新陈代谢。一阳来复是心跳,周而复始阴卷阳。对人的生理功能了解清楚了,才能明白穴名的意义,而人体各功能是类自然的,就象一个原子类象整个宇宙一样。人体有风有气,有骨有血,有外有内,有头有尾,有入有出。
“承满穴”在吃饱的时候有气,“不容穴”有气时使人吃不下。“鸠尾”是性感受的尾部,头部在性器官上,之所以这样理解,因为鸠科动物都有促性的作用,饮鸠止渴和喝鹿血止渴的意思一样,只会让人性发,怎么能解渴?“水分穴”,在此,水一面流到尿道一面留在大肠,流到尿道的排出体外,留在大肠内的润泽全身。人担重物时,“急脉穴”有气,腹股沟脉跳极速。“腹哀穴”使人因饿肠鸣,“大横穴”使人腹紧有横勒感。“腹结穴”当然与腹结有关。
人体穴位的名字,有很多都是与64卦名相联系的。
风府穴,就是风的府。风府在内,风池在外,风池是风之府引伸至外的小沟。人有“八风穴”,在足上,风就是从那儿起的呀,风是热,是从足底往上升的。
菜有菜苔,是指的表面突起,人有乳头,是人体表面的突起,“膻中穴”对应人体所有突起,主要是两乳头及舌蕾。
气海(丹田),藏气。
关元,人体所有关节的源头。人体有许多洞,象肚脐,耳洞,口,而“巨阙穴”是最大的洞。
人体有许多细孔,如肺孔,汗孔,“孔最穴”是最小的孔,感应全身所有的孔,大汗不止,刺激“孔最穴”肯定可以使全身汗孔关闭。
人体还有许多其它的生理反应,如痒,如酸、如胀、如饿。。。。。。还有吃、吐、排、性。。。。。。无不与穴位相对应,可以把人体当一个黑盒子来处理,不必研究什么大肠经、肺经、等等,也可以有方法治病的。止痒有“治痒穴”。
“缺”与“井”的区别:缺,即夬、阙,指的是天生的洞,“井”也是洞,但较小,而且有气从里往外冒。
更周详的人体功能辨别,就要细细研究64卦名了。人体是阴阳相合的物体,阴与阳相合的不同程度出现在人体不同的部位,阴与阳相合的不同程度有64卦来命名。其名字指示了不同部位的生理功能。
神志有问题的,有“神道”“神阙”“志室”等穴位可供参考。曲伸不利的,有“外关”“内关”“关元”等穴可供参考。
“手三里”,应手之里,“足三里”应足之里。其关键字是个“里”字。
人体是对称的两半相合而成的,两者相合之处对应的是“合谷穴”。
“涌泉穴”是对应人身的水的。
其实人体的手全息于人全身,手与手掌就对应“首”,腕对应全身关节,臂对应尾。取穴准的医师,应能取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取穴不明的人,乱刺全身穴位,只会引邪入体。相比较来说,刺腹、背的危险性要高于刺手、腿、头。所以建议针炙尽量不要取腹背的穴位。
长强穴:它管理脊到顶的气,支持上身骨重,既长且强;
天枢穴:脐两边各一,它其实是人体的中枢,是人体的重心线,北斗七星的命名同样是以重力为着重点的,重力是一切事物的根基,北斗七星的重心在北极星,而天枢星永远指向北极星,天旋星指的是北斗七星本体绕中枢旋转,天权星是在旋转中保持平衡作用的,天机星是转动中摇摆的部分,也是保持平衡作用的,玉衡星是北斗七星本身的重心,开阳星,指的是北斗七星外面的部分,外为阳,而摇光则指的是外面的梢在旋转中闪烁摇摆。天枢在腹部而不在脊柱上,你就知道人体的中心部分是五脏而不是骨质。同理,膀胱是太阳而不是脊椎是太阳,膀胱居于最下,用一空腔承重全身所有器官的重压,是全身的至阳所在。膀胱经历经各器官俞穴,说明了它跟各器官都有关系。俞的本意是什么呢?俞即愈越也,是指的各器官的表皮,器官另有管道与外界相通,但器官的定位离不开表皮的重力支撑。膀胱经历经各俞穴就是因为它给各器官提供重力支撑。人体之妙,在于它有两个天枢穴,这说明人体的左右两半有很大程度的分离,两者是如何弥合的呢?必然有一些穴位对应它的弥合之处。两者就象两座山,弥合之处则是谷。合谷穴是最中间的弥合处。左右两半不是只有一道山,而是有并排的很多条山,如此才能完全地弥合。
天突穴:所有天字头的穴都要把人体内部想象成一个空腔,人体如果不容天,就象阴阳中少了阳,人体其实有无数的空腔。天府、天窗、天溪、天泉等等,各依其名。天突穴,是天在人体内向外冒的部分。
上廉穴、下廉穴:手上的上下廉穴,其实指的是手的两条棱,外臂与内臂的交缝,大拇指侧的是上廉,小拇指侧的是下廉。在腿上,结构和手差不多,但两者方向不同,手的上廉向阳,但腿的骨头向阳。在腿上,相应的部位就不叫廉了,而叫陵,其实是棱的意思。而且所谓的阳陵泉,并不是指全身之阳,而是指的阳面的陵泉穴。
阳白穴、太白穴、隐白穴:白所指的是人体的外面,这些部分暴露在人体最外面,无所缩。
人中穴:别名水沟穴。它的穴名已经说明了它的作用,人之中,人之中线,但其重点在人的尿道,所以别名为水沟。
攒竹穴:对应胸骨,其捆住肋骨。
束骨穴:在足上,人身之重压于腿,腿又转嫁于足,捆足之骨者使其不散在束骨穴,那里还长出了一截骨刺,故又名刺骨穴。
某髎穴:髎,有人解释为孔隙,其实它指的是多孔的胶质。人体有许多肉,而各部分肉都有相应的髎穴,我更愿意把髎理解为膠,即今之胶。
维道穴:又名外枢穴。人体不光有纵向的长高,也有横向的长粗,维道穴,则是束紧横向的穴位。
维胞穴:对于女人很重要,它就是束紧胞胎的。
委中穴:委是萎的意思,形容作物蔫了的样子。人也是会萎的,不光是生殖器萎,膝关节可以萎,腰可以萎,项也可以萎,而委中穴则是其中心。
行间穴:行间穴所属的经络给我们透露了它的作用,经络中其它穴位有支持身重的,有控制抬足的,有控制落足的,而行间,则是介于抬足与落足之间,故名行间也。
缺盆穴:就是指的人的缺盆,但它不是指缺盆本身,而是指缺盆中的洞及洞上覆盖物,故又名天盖穴,还有一个更准确的别名叫尺盖穴,前面说了人分头尾,尺即是尾,缺盆所在处即为尾的盖。
申脉穴:申是地支中的字,其意思是弯,对应的生肖是猴,猴的身体善弯,申脉穴即对应人体的弯弯扭扭的本领。越是全局的穴位,越在肢端。
大冲穴、少冲穴等某冲穴:冲字表明了穴位都是对应底下的热气向上冲的力量,这种冲是自发的,热自然地向上冲,所以叫冲。
支正穴:控制你不是罗圈腿的。
颧髎穴:颧,其实是人体的权,象天权星在北斗七星中的作用一样,人们常说权衡权衡,都是指人保持平衡的过程。颧髎穴就是对应颧骨处的肉质的。
京门穴、京骨穴:京,指的是胸腹腔,古时把重要城邑称为京。京骨穴对应胸腹腔内结缔组织。
梁门穴、梁丘穴:梁丘穴别名跨骨穴,它的穴名已经把它的作用说出来了,胯骨就是梁。
灸痨穴:很明显,胸正中因寒而痛,可以用艾灸此穴暖胸驱寒治痨。
劳宫穴:也是与痨相关的,手掌心发热或劳宫穴痒者,宜针此穴。
廉泉穴:它是控制舌两侧的水液的。
上廉泉穴:和廉泉穴作用区域差不多,不过舌中的水液也有部分。
龙颔穴:感应于人下颌。
颅息穴:感应于颅内脉息。此处实有动脉分布,按压可减小颅内动脉压力。
眉冲穴:别名小竹穴,它对应的就是眉毛。眉毛往外冲之意。
丝竹空穴:眉毛虽被攒,但竟然还束不拢,留下了许多空洞,就是丝竹空穴感应的。
气海穴:又名丹田穴、膊胦穴等。其实它对应的就是脖子,气之海在哪儿?在颈里。
气海俞穴:对应气管的表皮。
清冷渊穴:别名清灵渊穴,人一冷,手就一缩,气就聚于清冷渊穴。
青灵泉穴:其实应该叫清冷泉穴,指的是清冷渊的冷气从此处冒出。
曲垣穴:弯曲的城墙,指的是背上那两块大膀骨,尤指边缘。两膀骨是阻寒的城墙,而其边缘则叫曲垣。
天宗穴:阻寒作用的,主要指那两块膀骨的全部。
曲泽穴:负责全身的曲的,如肘曲,膝屈。此如委不同,常说委曲求全,其实曲是一种健康状态,而委是一种病态,是没有伸的能力了。
乳根穴:又名薛息穴,其实就是歇息穴,人累了,歇一会儿,停住脉息,气就在薛息穴。
上星穴:又名明堂穴,你有过眼冒金星的感觉没有,就是人体的光感应处,但它只感应光,不成像,成像在睛明穴。
素髎穴:又名鼻准穴,指的是腮帮子肉,瞄准的时候要靠腮帮子肉使劲,所以脸胖的人戳台球应该不错。由此可见素和腮原来有相同的发音和相同的意义。
闾上穴:常说女人有前有后,其臀与其乳是相通的,闾上穴即对应其乳也。
鱼际穴:我们把眼角的纹叫鱼尾纹,因为两只眼睛及周边眼眶象两条对嘴的鱼,鱼际穴就是指这个部分的整体。
鱼腰穴:眼部鱼的腰也。
至阳穴:至阳穴在背正中部,直达男性生殖器,是男性生殖器的力量源泉。
至阴穴:与至阳穴相反,是直达女性生殖器官最内部的。
侠白穴:又名夹白穴,前臂那块永远鼓起的肌肉,它的映象点却在后臂上,由于这块肌肉是被夹着鼓起来的,所以叫夹白穴。
侠溪穴:该穴位于人体的足背外侧,当第4、5趾间。此穴应小腿内由上至下的水道,因小腿肉紧,所以名夹溪。
血海穴:顾名思义,对应全身血液,血为外界的营养物质所化,是所有寄生虫最好的营养,又因为能在全身流动,与全身各处的寄生虫皆有联络,故此穴又名百虫窝。大家都听说过苗人的蛊,不就是用血养的?
燕口穴:在嘴角,上唇流线型象只滑翔的燕子,此穴对应上唇之上边缘。非红色部分。
羊矢穴:不知道为什么“羊”,但“屎”是肯定的,此穴在屎快出来时起奋力一扬的作用。
阳陵泉穴、阴陵泉穴:陵指的是从胯到足的内外四条棱,内棱叫阴陵,外棱叫阳陵,其中走的是水,在此两穴处有个孔洞可漏水。
液门穴:别名腋门穴,顾名思义,是腋的门。
膺窗穴:顾名思义,是胸肋之间的间隙。
彧中穴:彧是形容胸肋骨生长茂盛之意,肋骨看起来是从脊椎生长出的草,彧中穴即指肋骨本身,尤指根部。
肘尖穴:应手指尖。左右各一。
肘椎穴:应脊两旁紧挨脊的肌踺,所起的作用是给弯腰动作提供支撑,因类似肘的弯曲,故名肘椎。
筑宾穴:又名腿肚穴,就是指的小腿肚,小腿肚紧裹,给骨头一个筑的力量。
浊浴穴:对应过滤尿中浊水的功能,如果小便黄或浊,与此功能有关。
偏历穴:对应人体扭脖子、扭腰等功能。
足少阴肾经穴解析:
然谷穴:其实就是圆谷的意思,对应骨盆处的圆形腔。
涌泉穴:虽然脚底看起来有气从此处往外冒,但它还是对应了身体其它部分,尿道口。
照海穴:顾名思义,是对应接受光的部位,就是瞳孔了,它们外形一样,都是圆而凸的,有诸内必形诸外也。眼保健操按摩眼周穴位是没什么作用的,还不如按此穴和球后、四白、瞳子髎等穴。眼睛处没什么肌肉的,不能象对待肌肉酸胀一样。
水泉穴:水泉穴很低,对应饮食之水所能直降的最低位置,在那个位置会慢慢往周围及上部浸润。
大钟穴:是盛水泉之水的。
太溪穴:是食管的开口处,主要是气方面的,不是真水,横在胸腔中一大片。
复溜穴:真正的指食管的开口处,一小点,此处有时能得水,但又让水轻易地溜下去了,故名复溜。
交信穴:是指示太溪是否缺水的。
步廊穴:是水在脊中由下向上行的通路。一步一关。
云门穴:肺经穴位,是外表凉气从毛孔入,遇身之热气,呈云状。
足厥阴肝经穴位解析:
大敦穴:敦,礅也,指的是两足跟。妙就妙在一个穴位对应了两个足跟。
太冲穴:应心窝处。所谓冲者,皆与动脉相关。
中封穴:在胸部,可能在横膈或横膈下。
蠡沟穴:在肝经上,肝经诸多穴位主管人的行走,大腿上多条长条状肌肉参与人的行步,在大腿外侧有一条明显的肌肉沟,本穴即映此处,蠡,理也。
中都穴:盆骨内,胸腔内可以理解为上都。
曲泉穴:几乎腿部所有的柔韧性都和此穴有关,弯曲之源。
膝眼穴:膝盖的曲伸以通过膝眼的轴为中心,或者说膝眼穴就是指这根轴。
阴包穴:应两臀。
足五里穴:此处有伸长肌有缩短肌,几乎腿部的所有动作都靠这点发力,故称为里。针此穴可能使腿瘫。
阴廉穴:腿内侧皮肤。
章门穴:此穴为迈腿的发力穴,章,张也。迈腿象是打开大门。
期门穴:期,齐也。后腿跟上前腿,把两扇门对齐的意思。
足太阴脾经穴位解析:
食窦穴:吃饱了饭后,食物之顶在这儿。
大包穴:又名大胞穴,肚子肥的人有感觉,对应的是腹部的油脂。
府舍穴:这里的府指腹,舍是略过的意思,指的是腹部从此处弯曲而过,但没有给弯曲部位提供重力支撑。当腹部随呼吸一张一缩的时候,此处是有重力表现的。如果吃饱了饭就剧烈运动,此处会被腹部重力压得疼痛。
冲门穴:此处是所有冲的起始部位,冲是从足部向上,力快而猛,在冲门穴处是一道门,过了此门变得更加粗急。
箕门穴:簸箕你见过没有,是用很多遍竹条编织的,编织时总有个起始的地方,这个地方可以说是最弱的,全身肌肉就象箕,而箕门穴则是编织起始之处。
胸乡穴:顾名思义,是指胸部的。
周荣穴:腹部营养通过此穴供给全身肌肉,尤其指前面的,胸腹、还有手腿的内侧。
地机穴:运动之中保持下半身平衡作用的,下半身是指从胯骨以下。
附上璇玑穴的解析:运动之中保持上半身平衡作用的。
漏谷穴:对应食物残渣在大肠中的下行功能。
三阴交穴:后、腿内、下,三阴在此相交。相对地:前、外、上交于三阳络穴。
人迎穴:迎的涵义是荧,指的是轻微的感应,由此可知,它应全身穴位,这没有什么不合理,全身穴位都是内脏的外应,而人迎独应外部的所有敏感部位。也和触觉有莫大关系。
大迎穴:同人迎穴,但两者的区别肯定有,我怀疑大迎穴应皮肤触觉。
足少阴肾经穴位解析:

横骨穴:横骨穴虽然在耻骨这儿,但并不单提耻骨,它还指脊椎的横向突出体,它们对于固定脊椎有最大的功劳,从脊椎往上直到锁骨,都是横骨穴对对应的范围。在人左边。我一直认为穴位不是左右对称的,一点点地分辨左右吧!以下足少阴肾经穴位不特别言明,都是指左边。
大赫穴:赫,赫赫有名,赫的甲骨文是人张臂伸提两重物的情形,形容气势洪大,当你这样做的话,重力都汇聚在大赫穴这儿,在人左边。横骨是静态时的,大赫穴是横提重物时的。
四满穴:胸腹大腔四角,上至肩,下至髋骨。
中注穴:与精液下行相关。也是肾气的下行之路。
膏俞穴:腹部油脂的表面。
商曲穴:所有商的横向环绕面。脚踝处的大圆骨是商,胸勒骨圆环也是商。左右各一。
石关穴:由于足少阴经以上部位都是排布于横向上,如果有物要从中穿过,必然艰难,其穿过之处即名石关,所以对应的是膝关节、踝关节等关节的下窝。左右各一。
阴都穴:对应男子的睾丸,女子的卵巢。
腹通谷穴:谷从口入之后在腹的通道,其实尤指食管。
大椎穴:颈椎
大杼穴:颈椎两侧
风门穴:后背感寒之门,如果觉得背心冷,就灸这个穴位。
肺俞、心俞穴:肺和心的表面
督俞穴:腰到脊椎的表面
厥阴俞穴:心包的表面
膈俞穴:横膈的表面
沿膀胱经向下的俞穴就不一一说明了
上髎穴:臀部脂肪,上外部
次髎穴:臀部脂肪,上部
中髎穴:臀部脂肪,中部,也是尖部
下髎穴:臀部脂肪,下部
中膂俞穴:大腿正后方直条肌肉
白环俞穴:股关节韧带
-------------------------------------
人体之右是绕左旋转的从天干得知,直为阳曲为阴,直曲为万物之祖,由线方能成面,由面而后成体。此阴阳也应是组成人体的始祖的阴阳。
人体的直是左,曲是右,右是绕左旋转的。
有人说,我没有感觉到右绕左旋转啊,我只感觉到它们是对称的.真的对称吗,为什么你的右手右腿的力量要比左手左腿大,为什么你的左眼左耳的灵敏度要比右眼右耳好?你的腹部,你能清晰地分清左右吗,腹部是不是看起来揉成一团呢?
左为阳,所以左为直,右为阴,所以右为曲。
有人说,如果是螺旋形的,右腿与左手不是同一边吗,右腿一绕就绕到左手了?不是的,旋转从右足开始,上升到右腿胯部时,它就在腹部转一圈,又回到右边,这样一来,右腿和右手还是同一边同一起源。在人体的腰、颈、腹部等部位,右和左缠绕在一起,你不太容易分清左右的。别人打你右边,你可能感觉到全部都疼。在手和腿上,你则能清晰地分辨左右。
这解释了心脏为什么偏左的原因,心脏真的是人体的中心,因为右绕左边旋转的,左就是中心。
从这个意义上说,右腿右手都要长于左腿左手,右边也更有力,因为右边天生具有旋转上升的力。但眼睛所感受的光,却是先天元阳之物,没有至阴无法感知,用比较安静的阳那边感应才清晰。
在头部,这种旋转就表现得更明显,头是弧形的,左右真正缠绕在一起了,最后归一到百汇穴。
从DNA的双螺旋结构,我们就看出来这种旋转。这是人体的本质特性。
“环跳穴”的意义是什么?右腿在环跳穴这儿就终止了,开始往左绕,从腰部绕一圈又回到右边。环,指的是绕,跳,指的是右边跳越了腰部。
在腰部,这种环绕造成了髋部的凸起,在脚踝上,对应了这种凸起,脚踝上的“商丘穴”即对应髋部的凸起。“少商”、“商阳”等部位都是与环绕处的凸起相关的。我觉得“商”应该就是这个意思。
这解释了任督二脉为什么不是正经。按常理来说,如果人体是以对称为宗旨的,则任督二脉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定要是正经才合适。
这种旋转理论可以推广到星系上。地球的自转轴是指向北极星的,所以北极星才是地球的母亲。太阳系里所有的行星的自转轴都指向不同的方向,所以它们都是有不同的母亲,这个母亲都不是太阳。金星还是逆转的。太阳和行星的关系,就象人体心和胃的关系,在体系上不属于同一个,但由于某种原因位置很接近。
----------------------------------
十二经络与八卦对应关系从前面的文章可看出,我已经体悟到了十二经络的作用,它们在八卦中又是如何对应的呢?那一篇文章中已经给出了胃的八卦属性,经过思索,我这次给出所有十二经络的八卦属性。
胃兑泽脾胆离火肝膀胱坎水肾大肠震雷肺小肠巽风心三焦艮山心包乾天坤地两卦暂定:督为天,任为地
有了这个对应关系,加上我的八卦脉学,辨证当能效若桴鼓。
左手为上卦,右手为下卦。寸为上爻,关为中爻,尺为下爻。有力为阳,无力为阴。
假若诊病脉,左手为风,右手为雷,卦则为风雷益。上为阳,阳风对应小肠,下为阴雷,阴雷对应肺。上为寒,下为热,故诊病人,小肠寒而肺热。益的本义是什么?溢。在人为呕吐。喝多了酒之后,可不就是小肠寒而肺热!
注意的是,上卦对应腑,下卦对应脏。
上卦是真,下卦是假。风雷益脉,小肠寒是真,肺热是假。或者说小肠热是里,肺热是表,肺热是由小肠寒引起的。
但是人的脉象是会随季节变化的,冬季脉都伏下去了,不能准确识别卦象,我自己的脉冬季就不能如实反映我的身体状况。不知道是不是跟体质有关。但是我认为,身上还有其它部位可以代替手腕处的脉。前面我们提到寸关尺代表的是人之左和人之右的“头、关、尾”的盛衰情况,这里的头关尾是抽象的,在身体别的部位,只要有“关”的存在,一般就可以得到“寸关尺”三脉。桡骨的突起,形象地表明它是一个“关”。也许,颈两侧动脉也可以获得“寸关尺”,因为那里也有一个小突起。冬季,手上的脉伏了,可能其它部分并没有伏。对于小孩,或一些危重病人,颈部动脉可能更容易摸到。这个观点有待我日后证实。
乾坤两卦可暂时不作考虑,碰到了,就以另一个卦作治。乾坤的具体真义,容我日后证实。
时隔不久,我从漏芦的象中又悟出,其实应该右手卦在上左手卦在下,左贵右贱。特此更正。但为了保持文思的连续性,此文并不冒然更改,依然保存原貌。
再过一段时间,我认识到漏芦是从头漏到尾,与我的情况并不同,所以上面的推论是错误的,仍然是左手卦在上,右手卦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