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与不见朗读 再读《见与不见》

 

 

再读《见与不见》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的手里,不舍不弃。

来我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相爱,寂静喜欢。

 

见与不见朗读 再读《见与不见》

还是很久以前,第一次读到仓央嘉措的《见与不见》便十分喜欢,不仅因为这首诗的意境优美,更是因为这首诗至真至纯的爱的境界。

 

后来有人说作者另有其人,是一位名叫扎西拉姆·多多的当代女诗人。

 

今天偶尔又读这首诗,觉得作者是谁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一直被人们欣赏和喜爱。其中的“默然相爱”和“寂静喜欢”,就很好的诠释了这首诗,也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从古至今,爱情都是人们始终吟咏的话题。有太多的诗词佳句,歌颂着爱情的美妙,同时也证明了爱情的确是可以让人肝肠寸断。

 

初读这首诗时,觉得疑似风月,却又好像与爱无关。于是再仔细的读,便好像有了一些明白,逐渐读懂了诗人所要表达的内涵。

 

相知未必要相守,朋友也好,爱人也罢,只要心存理解与牵挂,哪怕远隔千里万里,温暖也会藏于心间。也就是说,只要彼此能住进心里,哪怕一声问候,一句祝福,都是在传递着感动与关怀。

          

不知道,在当今这个功利性很强的社会里,还有多少感情能够不带一丝名利,达到至真至纯的无我境界? 

 

又想,感情这个东西,不知我们看重的是结果还是过程?觉得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如果说看重的是结果,那见与不见,结果就在那里。但如果说看重的是过程,怎又会见与不见都没有关系呢?

 

看来,我还是没有真正读透见与不见的真谛,我这个凡人是既逃不过见的本能,又逃不过不见的本能的。

 

虽然我有些愚钝,读着这种至真至纯的诗,心中涌起的依然也是感动与感叹,也有一份心绪难言。这首如天籁般的诗,至少有一点让我明白,真正的幸福是相爱,不是未来。

 

有幸再一次走近仓央嘉措,让我能再解读《见与不见》这首豁达与睿智的诗篇。正是这些不即不离的诗句,再次带给我醍醐灌顶般的大智大慧,再次感受了大情大爱。

 

是的,见与不见,念与不念,我们依然存在。等到渐渐老去时,我们还会喜欢玫瑰花,还会喜欢巧克力,还会期待拥抱的温暖,还会向往深情的微笑,哪怕无关风月无关爱。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57051/393981346676.html

更多阅读

几点异议:我读《富爸爸不公平的优势》

对于罗伯特·清崎的书读得不可谓不多,凡是有机会借阅的,基本上我都会一睹为快,甚至有一段时间我曾经为看他的书跑去新华书店里,坐在角落里读完。不过对于《富爸爸不公平的优势》这本书,我觉得有点像炒冷饭一样,把过去放凉了的剩饭重新热一

读《老王》有感 读老王有感300字

读杨绛的《老王》,心里一直沉甸甸的,总被那一种关爱感动着——杨绛对老王的关爱,老王对杨绛一家的关爱。也听了十余节的课,却总感觉老师们着力强调的是老王的不幸与善良,杨绛一家对弱势群体老王的关爱,以及对老王关爱不足的惭愧,心里不免有

再读《论雷峰塔的倒掉》 论雷峰塔的倒掉赏析

风风雨雨雷峰塔 上学时,就曾学过鲁迅先生的《论雷峰塔的倒掉》,很是羡慕先生的文笔以及阅历,怎么知道那么多的故事典故?从此,我知道了杭州的西湖和镇压白娘子的雷峰塔,以及白娘子凄美的爱情故事。今天重读这篇文章,仍然心潮澎湃,不禁为雷峰

声明:《见与不见朗读 再读《见与不见》》为网友此侽甚暖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