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 梦里不知身是客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响贪欢——李煜《浪淘沙》


图片来自网络  谢谢

   生于帝王之家,具有超人的文学才华,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其以词闻名于世,被称为“一代词帝”,却因为宋朝的铁蹄踏破了他的美梦,由帝王沦为阶下囚,开始了他最黯淡最悲惨的生活。但是,他仍旧是以词抒写情怀,我行我素,任尔东南西北风,终于因词招来杀身之祸,那就是李煜。

     《浪淘沙》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上片用倒叙,先写梦醒再写梦中。起首说五更梦回,薄薄的罗衾挡不住晨寒的侵袭。帘外,是潺潺不断的春雨,是寂寞零落的残春;这种境地使他倍增凄苦之感。“梦里”两句,回过来追忆梦中情事,睡梦里好象忘记自己身为俘虏,似乎还在故国华美的宫殿里,贪恋着片刻的欢娱,可是梦醒以后,却加倍地感到痛苦。

   过片三句自为呼应。说“独自莫凭栏”,是因为“凭栏”而不见“无限江山”,又将引起“无限伤感”。“别时容易见时难”,是当时常用的语言。《颜氏家训·风操》有“别易会难”之句,曹丕《燕歌行》中也说“别日何易会日难”。然而作者所说的“别”,并不仅仅指亲友之间,而主要是与故国“无限江山”分别;至于“见时难”,即指亡国以后,不可能见到故土的悲哀之感,这也就是他不敢凭栏的原因。在另一首《虞美人》词中,他说:“凭栏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眼前绿竹眉月,还一似当年,但故人、故土,不可复见,“凭栏”只能引起内心无限痛楚,这和“独自莫凭栏”意思相仿。

  “流水”两句,叹息春归何处。张泌《浣溪沙》有“天上人间何处去,旧欢新梦觉来时”之句,“天上人间”,是说相隔遥远,不知其处。这是指春,也兼指人。词人长叹水流花落,春去人逝,故国一去难返,无由相见。

   这首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正如李煜后期词反映了他亡国以后囚居生涯中的危苦心情,确实是’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且能以白描手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具有撼动读者心灵的惊人艺术魅力。此词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

  李煜 (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史称南唐后主。 975年,沦为阶下囚。他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李煜 梦里不知身是客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响贪欢——李煜《浪淘沙》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57151/27132423257.html

更多阅读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赏析 李煜 浪淘沙令 上片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独自莫凭阑,无限关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词的上片,以倒叙起始,描写梦醒之后的所闻

李煜诗词全集 南唐后主李煜诗词赏析

李煜诗词全集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澹月云来去.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

综穿梦里不知身是客 人在古镇,不知身是客

  我们早就跟随阿汤哥和诸多电视剧剧组来到过西塘了。这美丽的小镇,是繁忙世界中的温柔乡。历史上的西塘几乎没有什么可以向人夸耀的辉煌,甚至没有什么乡贤,只是平淡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正是它平易近人、惹人怜爱的可爱之处,累

浪淘沙令李煜赏析 《浪淘沙令》李煜

《浪淘沙令》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浪淘沙令》李煜译文: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

声明:《李煜 梦里不知身是客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响贪欢——李煜《浪淘沙》》为网友江湖梦告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