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云是岳飞的亲儿子吗
在《宋史·岳飞传》中记载的是,岳云不是岳飞的儿子,而是岳飞的养子。其实事实是否如此还是有待商榷的,因为从南宋的一些记载来看,岳云是岳飞的亲生儿子,至于为什么会被说成是养子,也是有迹可循的。
岳云画像
据史书中记载的,岳飞在投军之前,在家乡就已经成亲,妻子为刘氏。后来刘氏为岳飞生下了两个儿子,一个是岳云一个是岳雷。后来岳飞投身军旅,和赵构一起南下。岳飞就把刘氏留在了家中,照顾家中的老母亲和两个幼子。但是不久之后,黄河以北的地方都被金兵占领了,整个黄河以北的地区都是战乱纷飞。所以刘氏就和婆婆还有两个儿子分开了,改嫁给了别人,而且还改嫁了两次。
后来岳飞在宜兴驻扎下来,派人去找自己的母亲家眷,前前后后找了十多次才找到母亲和儿子。于是就把母亲和儿子接到了江南的军营里。岳飞知道了刘氏已经改嫁了,所以就另外娶了李娃,生了岳霖、岳震、岳霆。后来韩世忠托人转告说岳飞的结发夫人在自己的军营中,是一个小队长的夫人,让岳飞派人来接。韩世忠还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朝廷。岳飞厌恶刘氏没有情义,就没有去接她,给她五百贯钱。但是又被赵构误会自己,于是上书朝廷解释。这些事情很多古籍中都有记载。
后来岳珂在编写《鄂王行实编年》的时候因为考虑到这是家丑,于是就把刘氏的这段故事给删了,所以就造成了岳云是养子的误传。
岳云比岳飞厉害
要想说到底是岳飞厉害还是他的儿子岳云厉害,那主要是看比较的是哪一个方面的了。根据史料的记载,岳云的属于猛将型的将士,金军非常怕他,而且岳云在军队中还有一个称号叫“嬴官人”。但是在军事指挥上面来讲,岳云距离他父亲岳飞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所以,不能从单方面去比较谁厉害一点,还是要从整体、全面看问题。
《精忠岳飞》岳云剧照
先来说说岳云的作战和军事能力。首先岳云所持的武器是擂鼓瓮金锤,是一件非常重的武器,其重有320斤,可以说是巨重无比的了,而且岳云小小年纪却有这么大的力气,可以说是非常罕见的。擂鼓瓮金锤是隋唐的时候赵王的心爱之物,同时擂鼓瓮金锤在东汉的时候伏波大将军马援曾经使用的。历史上就只有马援和岳云拿得动它。擂鼓瓮金锤在很多民间传说和演义中都有出现过,属于极强的武器。但是岳飞却拿不动它。然后是岳云用自己的锤子打死了金兀术的女婿,但是岳飞却打不过他。所以,在作战武力方面岳云是比较占优势的,可以说是强过他的父亲。

但是历史上有很多的名将打战不是只靠武力来解决问题的,还要靠领导人的勇气和谋略等。而在军事策略这方面,相对来讲岳飞有很大的优势。早年在跟王彦一起作战的时候,他就有自己的主见。在马家渡阻止金军进攻的时候,颇有主见地选择了选择撤军,而不是强行进攻,这样让军队保存了时间和实力,从而让军队有反攻的机会。
岳云是怎么死的岳云出生于1119年,为相州汤阴人。他是岳飞的长子,于1142年的1月27日去世,那么岳云是怎么死的呢?
岳云画像
历史上记载,岳云和父亲岳飞被奸臣秦桧以捏造的罪名逮捕,并进行审讯。但是秦桧找不到证据来证明岳飞父子是有罪的,所以审讯也就不了了之了。最后为了除掉岳飞父子俩,秦桧制造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父子定为“死罪”。
1142年1月27日,岳云之父岳飞在杭州的大理寺中被杀害。被害之前,岳飞在狱中曾留下写有“天日昭昭,天日昭昭”的绝笔字条。而在岳飞在大理寺中遇害的同一天,身为岳飞的长子的岳云,和岳飞的部下张宪在临安的闹市被斩首。
对于岳飞父子的死,有人则认为“秦桧害死岳飞父子”的说法并不是完全准确的。对于秦桧来说,岳飞必死,但是岳云并不是非死不可的。原先秦桧是打算将岳云判处有期徒刑的,但是宋高宗赵构并不想岳云留在这个世上。在宋高宗赵构的思想中,岳飞父子的功绩过大,所谓功高震主,宋高宗赵构显然是害怕岳飞父子抢夺自己的皇位,于是便严令处死岳云。
所以说,岳飞岳云的死,并不是但方面的原因,他们的死,是在宋高宗赵构及奸臣秦桧的共同作用之下而造成的,虽然到现在为止,对于秦桧原先要留下岳云的动机是什么还没有定论,但是无法否认的是,秦桧的陷害最终导致了岳飞岳云的死亡。
岳云的后代
岳云,岳飞的长子,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少年将领,抗金小英雄。在二十三岁那年,他和他的父亲岳飞及张宪遭到宋高宗和秦桧的陷害而死,死后葬在了杭州的栖霞岭。岳云与巩氏生有两儿一女,长子是岳甫,女儿是岳大娘,次子是岳申。因为岳飞得到了昭雪,岳云的后代才得以生存了下来。
岳云画像
岳甫是岳云的长子,字葆真,生于南宋高宗时期绍兴七年间,直到理亲嘉泰四年的时候去世,享年为六十七岁,葬在了西湖边上。岳云遇害的时候,岳甫才是一个四岁大的小孩子,跟随着自己的母亲和祖母以及叔叔流放到了岑南地区。
后来,孝宗皇帝恤录,岳甫从岑南回来,开始是住在潭州地区,同年十月份,又补授岳甫和弟弟岳申为承信郎。岳甫受任为寅教郎,字正卿,职位是吏部郎中。刚开始居住在杭州钱塘那边来看守祖父和父亲的墓地,袭承神武后军统制。隆兴初元间,岳甫在淮西的时候,上奏请复江州的田宅,皇帝允许了。后来岳甫又被任命刺史到宁波,晚年居住在杭州,晚年期间过着恬淡的生活,喜欢书法。在他历年来担任过的职务有朝请大夫、礼部尚书、中奉大夫等。
岳甫生有七个儿子,他的后裔刚开始是居住在苏杭地带,后来又散居在各个地方。经过历史考究,可以看出有两支的去向,一支是以岳甫长子岳觐为首在湖南益阳地区,还有一支是以岳甫次子岳觌为首在杭州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