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朋友圈已进入晒孕期晒娃模式(好像在告诉小编再不生娃,你就老了,好忧伤),而最近被一个朋友的朋友圈惊倒,因为她在坐!月!!子!!!每天吃鸡蛋、喝鸡汤,不能洗澡不能乱动,不能吃盐不能出门,以至于在“月子”结束的时候,她发了条解脱的朋友圈:“姐终于可以出门了,终于可以吃顿有盐巴的饭了!!撒花~~”
中国妈妈有“坐月子”的传统,生下宝宝后这些传统禁忌就开始禁锢产妇了,面对一堆麻烦到死的规矩,妈妈们到底要不要遵守?哪些规则对健康有益的?哪些规则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我们一一来击破!

流言一:“坐月子”不能吹空调
事实:产妇身体较为虚弱、易出汗、若室温过高,人体热量无法排除,易造成产褥期中暑(产褥期,是指胎儿、胎盘娩出后的产妇身体、生殖器官和心理方面调适复原的一段时间,需6~8周,也就是42~56天。),滋生细菌。并且会影响休息和情绪,对产后恢复不利
提醒:使用空调或风扇,不能直吹、长时间吹,降温后应及时停止。建议穿长裤,避免着凉。
流言二:“坐月子”期间不能洗头洗澡
事实:旧时洗浴条件较差,寒冷天气连洗头都不容易干。而现在,只要注意保暖,淋浴洗澡是可以的。在产褥期,会有恶露(是指随子宫蜕膜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经阴道排除,所以产后要特别注意个人卫生。
提醒:
顺产后4天因伤口原因不建议洗澡,可擦浴和洗头。
破宫产在长好后(通常2周)再洗澡,期间可以擦浴和洗头,别让水污染到伤口。
避免盆浴,以防阴道感染。
流言三:产后不能刷牙
事实:旧时人民不大注意口腔卫生,很多人患慢性牙龈炎。在孕期由于雌性激素扩张毛细血管,会使牙龈炎加重,刷牙易出血。但这并非是刷牙所致。
提醒:新妈妈在孕前就应该进行彻底的口腔治疗,去除牙石、菌斑等,并认真维护。产口更应重视口腔清洁,每日刷牙,饭后漱口,保持口腔卫生。
流言四:月子里不能吃盐
事实:产妇在分娩头几天身体出很多汗,乳腺分泌很旺盛,易缺水、缺盐,影响乳汁分泌。
提醒:产妇食物中赢适量放些盐,完全不吃盐会导致体内水电解质失衡,整体饮食宜清淡,摄入盐过多容易增加肾脏负担。
流言五:“坐月子”一定要静卧
事实:产妇在怀孕和产后一段时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若长时间不活动甚至长期卧床,有可能引起致命肺栓塞。在充分休息的同事,赢及时活动,有助于促进产后恢复。
提醒:应避免屏气用力增加腹压的动作。
流言六:喝老母鸡汤催奶
事实:母鸡体内含一定雌激素,产后如果过早过多喝母鸡汤会增加血中雌激素,使乳素作用减弱,对乳汁分泌没有效果,反而有不良影响,起不到催奶作用。
提醒:就催奶来说,公鸡汤更有利于乳汁分泌,因为雄激素有对抗此雌激素的作用,鱼汤、猪蹄汤也是不错的选择。
流言七:“坐月子”就是一个月
事实:现代医学认为,胎儿、胎盘娩出后,产妇的身体(特别是子宫等生殖器官)和心理方面需要调适复原一段时间,一般需6~8周,也就是42~56天,这段时期被称为“产褥期”。也就是说,一个月的时间并不足以让身体完全恢复。若仅休息一个月之后就开始大肆吃喝玩乐,或者投入高强度的工作,就真的有可能患上子宫脱垂一类的病。
总结三条新的“月子守则”:
保证休养时间,让产妇身心得到充足的恢复,保持好心情,身体倍儿棒,高高兴兴的哺育宝宝,投入新的生活中去;
保证饮食平衡,多吃水果蔬菜,摄入一定量的动物内脏以降低贫血的风险,忌酒;
保证个人清洁卫生,在注意保暖的情况下,勤洗澡洗头,常洗下身,能有效防止细菌感染。
图片来自网络。更多精彩请关注嘟嘟医生微信公众号(Familydoctor_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