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shanshipianyan
蓝闪石片岩
glaucophane schist

以含蓝闪石类矿物为特征的高压。又称蓝片岩。可以有黑硬绿泥石、、、、、、硬玉和硬柱石,有时含阳起石、黝帘石和。一般为细粒粒状鳞片变晶结构,片状构造。原岩主要为基性火山岩和硬砂岩。常与、等共生。蓝闪石片岩一般认为是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高压可由埋深、构造埋深(由于推覆体叠置引起)或起液压(由快速加热产生的液体超压或缓冲高压釜效应)所引起,形成温度在250400℃之间,压力为0.5~1×10(帕。蓝闪石片岩常呈不连续和高度变形的带状产出。主要出现于中、新生代的高压变质带中,在环太平洋褶皱带的日本、印度尼西亚、新西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智利等均有分布,中国主要出现在西藏的雅鲁藏布江一带。它们通常作为双变质带的高压部分出现,是大洋板块向大陆或岛弧俯冲到一定深度形成的。但部分蓝闪石片岩也可形成于较老的地质时期(加里东期、晚元古期),其地质成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贺同兴
以上就是网友分享的关于"蓝闪石片岩"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爱华网的支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57251/32952267766.html
更多阅读

天坑是怎么形成的?天坑天坑(tiankeng)是指具有巨大的容积,陡峭而圈闭的岩壁,深陷的井状或者桶状轮廓等非凡的空间与形态特质,发育在厚度特别巨大、地下水位特别深的可溶性岩层中,从地下通往地面,平均宽度与深度均大于100米,底部与地下河相

黄褐斑是近几年比较常见的一类皮肤疾病,它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诸多的烦恼。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些黄褐斑的形成的原因以及黄褐斑的给人体所带来的危害,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详细内容请看下文。黄褐斑是怎么形成的有关

贝壳田螺属于海鲜类,那么一说到海鲜,当然是少不了想到吃的,不过呢,你们知道贝壳田螺是怎么形成的吗?下面爱华网小编给你分享一下贝壳田螺是怎么形成的吧。 贝壳的形成 贝壳(beike)软体动物的外套膜,具有一种特殊的腺细胞,其

贝壳是生活在水边软体动物的外套膜,具有一种特殊的腺细胞,其分泌物可形成保护身体柔软部分的钙化物,而贝壳的形成你知道是怎样的吗?以下是由爱华网小编整理关于贝壳的形成原因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贝壳是怎么形成的 贝壳

从大量的考古资料得知,我国出土的玉器质料主要是传统的玉石,但伴随出土的也有宝石.,那么你对蓝宝石,红宝石了解多少呢?下面爱华网小编给你分享一下蓝红宝石是怎么形成的吧。 宝石的形成过程 宝石形成大致分为四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