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人格障碍,看到这词,我突然想到最近出来的一部电视剧《封神榜》,里面出现几个镜头是狐狸精与真正妲己的对话,当时九尾狐已占据了妲己的肉身,同1个身体,忽喜忽悲,神态不一,自己与自己对话,这就是1个身体里面住着2个灵魂,也是多重人格,这样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很少见,但是在电影中我们看到很多这样的案例,那么,现在我们就来看一下多重人格障碍是怎么一回事?
新闻背景:据香港《文汇报》16日报道,英国23岁女子桑兹患上罕见的解离性身份障碍(DID,又称人格分裂),拥有十四种不同性格,每个性格出现的时间不定,曾在一日内“变身”8次。
小编有话说:你的身边是否有些人看起来怪怪的?是不是总有1种事物让你没来由地害怕?你的大脑是否经常不受意识控制地涌入一些想法、影像或冲动?其实多重人格已经不是1个什么新鲜的话题,2012年有一部电影叫做《七重人格》。如果你觉得这个还是不足以震撼到你的话,那有一部小说一定会惊到你。这就是《24重人格》,该书作者还身兼“人格分裂”患者和心理学家两重矛盾角色。看起来是不是很恐怖?实际上,多重人格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恐怖。我们每1个人可能都会有多重人格,比如你遇到一些是非善恶的重大抉择时,心里就会至少有“2个自己”在做激烈的斗争。有些人只不过是身体里多了几个“自己”,于是就形成了解离性身份障碍。
1个肉体能装下几个灵魂?
“多重人格”一词最早出现在希区柯克的那部1960年的黑白老片——《惊魂记》中。后来这种题材的电影越来越多,有大家非常熟悉的《致命ID》《搏击俱乐部》《禁闭岛》等等。多重人格有个对大家来说可能非常生疏的学名:解离性身份障碍(DID,又称人格分裂),又称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可以从字面理解成分开后连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
有的时候有人会跟你开玩笑说:“你是爱我的肉体,还是爱我的灵魂?”在这里,我们可以把多重人格障碍看做是1个肉体中装了多个灵魂,它们轮流来享用、驱使你的肉体。
“肉体”,就是你的躯囊,是你照镜子时镜中你的模样。
“灵魂”,就是你自己独有的行为模式、语音语调、习惯性姿势等。
比方说,你的亲人在家中等候你归来,这个时候楼道里响起了脚步声,很多时候他们不用眼睛,仅靠聆听那脚步声的轻重缓急便能分辨出来是不是你。而这个你独有的脚步声就是你“灵魂”的一部分。换句话说,灵魂就是你的气息,你的性格,你为人做事的方式……是人们常说的就算你化成灰他们也认得的东西。
事实上,关于多重人格障碍,有个核心人格和非核心人格的说法。核心人格是自娘胎里出来时原装的“灵魂”,非核心人格就是后来出现的“灵魂兄弟”。通常情况核心人格是消极的、依赖的、内疚的、抑郁的,要不怎么会让别的“家庭成员”乘虚而入?非核心的人格可能是敌对的、控制的,有时候,更权威的非核心人格反而会来掌控整个局面,它会把时间分配给其他人格,并且常常会把那些人格安排在不舒服的情况下出现。
那么,1个多重人格障碍患者究竟能够分裂成几个人格?
专家说:“临床研究表明,1个多重人格障碍患者平均可以有13-十五个不同的人格。”
多重人格中的分身是没有性别、种族甚至物种限制的。比如说,1个人可以同时具有1个娇小可爱的女性和1个强有力的男性2个分身,其中男性的一方充当起了保护女性的角色;1个人可以同时具有主人和宠物2个分身,他的人格时而是人,时而又变成一条毛茸茸的大胖狗。

电影中不同人格间的转换往往神不知鬼不觉,让你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现实生活中的转换也如此,是瞬间的,如同川剧的变脸,“嗖”的一下就过去了。而且换了“灵魂”后还会发生一些绝对想不到的改变。一项研究表明,37%的病例发生了优势手的改变,一下子就变成了左撇子或右撇子。还有人之前有眼睛斜视的问题,变成另1个人格后这个问题也神奇地消失了。
多重人格障碍是否可以伪装?
我们都知道,有很多情绪问题,如伤心、抑郁、焦虑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自愈,但有1个无情的现实是,绝大部分的心理障碍是绝对没有可能自愈的。多重人格障碍患者也是,一旦患上,如不治疗,将会持续终生,而且当他们到了新的环境生活,可能还会增生出新的人格。
患上多重人格如此难治疗,没病的人可不可以伪装患上多重人格呢?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这里要提一下电影《致命ID》,它简直可以成为多重人格障碍的科教片了。影片中有司法人士和心理学专家坐在一起争论男主角是否应该定罪的情节,其中,司法方提出这个凶手会不会是在伪装多重人格障碍?因为当时的法律规定对于精神障碍患者可以免予追究刑事责任。后以下是1个关于多重人格能否被伪装的故事。
20世纪70年代晚期,有位叫K的男子在洛杉矶地区残暴地强奸并杀害了10名年轻妇女,并把她们的裸尸抛到不同的土堆上。“丘陵杀手”因此得名。虽然事后有无数证据表明K就是那个丘陵杀手,他却一直不停狡辩,哭天抢地,引来专业医师的注意,认为他可能是个多重人格障碍患者。接下来,一位心理医生催眠了K,然后该医生问他:“我能不能和你身体中的另一部分聊聊天?”这时,1个叫做S的人出来答话了:“我等了你们很久了,没错,我才是那些案子的凶手,你想把我怎么样?还有啊,K他什么都不知道,他可是无辜的啊!”
有了这种证据,K以及K的律师都觉得十拿九稳,气定神闲。只是没有料到,一山更比一山高,控方律师见状请出了M先生来“料理”K的心理问题。M是当时著名的临床心理学及精神病学专家,在催眠及多重人格障碍领域响当当的泰斗级的人物!
随即,PK开始。
一次与K的深入会谈中,M佯装不经意地提到,1个真正的多重人格障碍患者应该至少分裂出3种人格。不久之后,K体内的S2就出现了。一日M约见K,提出1个非常诚恳的请求:请把这一天的时间都给我好吗?随后,M大爷手提量表,像打了鸡血,对K进行了一整天心理测试的狂轰滥炸。这些战火中诞生的测试结果表明,K与真正的多重人格障碍患者还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
M联系警方搜查了K的住处,发现有很多关于精神病理学的教科书,因此推测,他可能研究过这类问题;调查采访K的亲友,发现他在被捕之前从未出现过任何心理异常。K完败于大师脚下。M最后得出的结论是:K的多重人格障碍是伪装的!在这份有力的证词基础上,K最后被认定为有罪并判处无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