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事情跟你讲几次了还学不会,你是脑袋装大便吗?”、
“我真后悔把你生下来!”
“出去不要跟人家讲你是我家的小孩!”
听到这些话你受得了吗?如果连你也受不了,那对一个孩子来说,他们又何其无辜?
最近网上有一个视频拍摄下了这样的影像:
摆了一张椅子,当一位民众坐上去之后,陆陆续续的有人走过来,指着椅子上的人骂,“我怎么会生下你这种东西!”、“出去不要说我是你妈妈!”、“我看到你就讨厌!”,椅子上的人,头越来越低、脸色原来越沈重,眼角蓄着泪水,甚至还有人忍不住哭了出来,路过看热闹的人们,心也揪了起来。
“很恐惧,很害怕,我觉得会一直记住这句话,觉得自己没那么优秀……”沉着脸,从椅子上下来的民众说:“连大人都没办法承受这样的谩骂,更何况是还没成长的孩子们呢?”
这个视频据说是台湾的儿福联盟为了呼吁减少对孩子的言语暴力,发起“橘丝带儿保运动”所做的实验。
影片推出后便有家长留言反应:“不然可以教教我怎么教小孩吗?”他们可能认为,没有动手殴打、小孩子也未必听得懂,这只是管教,并没有那么严重。
真的吗?或许你可以试着将刚刚的影片的关掉声音再看一次,会发现即使将谩骂的声音抽离,看到大人们气愤的神情、挥舞的手势,孩子依然会感到害怕。
对孩子来说,家长就是他们的全世界,一句“你怎么连这都不会”,便可能让他们一辈子觉得自己是没用的人,一句“真后悔生下你”,也会让他们质疑自己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界上。
韩国实验证实:家长就是孩子的全世界
韩国的电视节目曾设计一个实验,让婴儿和妈妈分别在“悬崖布景”的两边,孩子会往妈妈的方向爬,但当爬到悬崖处时,婴儿犹豫的抬起头,看到妈妈面无表情,就会停滞不前或转身逃走;但相反的是,如果妈妈带着鼓励的微笑、唤着孩子的名字,婴儿就会毫不犹豫的往前,这也证明了就算孩子听不懂谩骂的内容,他们还是可以读懂家长脸上的情绪。
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家长就是他们的全世界,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看在孩子眼里。不妨想想,面对孩子时,我们是不是也常常不小心“开了一些玩笑”或是口不择言的说了一些气话,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些话可能会在孩子心中刻下深深的伤痕。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宝妈知道的事儿|微信公众号:dxbCEO
爱华网www.aIhUaU.com网友整理上传,为您提供最全的知识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