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墓志铭 河南|一个专门收藏唐朝墓志铭的博物馆


河南洛阳的西北隅,有一个叫铁门镇的地方。铁门镇上有一个爬山虎肆意蔓延的小庄园,园里收录着1000余方唐朝墓志碑,故得名「千唐志斋」。它的创建人辛亥革命元老、国民党陆军上将张钫。

张钫题刻“谁非过客”(张钫书房两边有八个大字“谁非过客,花是主人”)

唐朝墓志铭 河南|一个专门收藏唐朝墓志铭的博物馆

20世纪30年代初,时在河南任职的国民党陆军上将张钫,不仅是个文学爱好者,同时还酷爱书法和收藏金石字画,常和章太炎、于右任等名人学者交往,一起鉴赏古玩,从他的号「友石」就可以看出来他有多痴迷于收藏石碑。


张钫

张钫尤为喜爱收藏唐代墓志碑。1931年,他就开始搜集唐代墓志,甚至重金从全国各地收购唐代墓志,果然是重度「墓碑粉」。

唐武宗时期宰相李德裕夫人刘氏的墓志铭

洛阳,九朝古都。洛阳城北邙山,东西绵延百余公里,雄浑逶迤,土厚水底,古人看来觉得这是块风水宝地,民间亦有「生于苏杭,葬在北邙」的说法。所以历代权贵、有钱人很多都爱好把自己的墓安置于此。


古代人下葬时少不了各种殉葬品,既然那么多有钱权贵都安葬在洛阳,金银珠宝价值肯定是不菲,所以也招致许多盗墓人前来盗墓。盗墓者把贵重的殉葬品都带走后,留下笨重的石碑在民舍,散落寻常百姓家。


于右任

「千唐志斋」收藏的墓志碑大多是洛阳一带搜集而来的。当时张钫曾经和于右任有一个约定,征集到北魏的墓志就归于右任所有,而唐宋等其他归张钫自己。


西安碑林一角

于右任将从洛阳搜集到300余方的卑微墓志运回陕西三原老家,这些墓志碑后又归藏到西安碑林。


1933年张钫在自己的私家花园里中建成1条走廊、3座天井院和15座砖夯窑洞,把这些收集回来的墓志碑嵌满在房子墙里墙外。墓志碑本是幽冥处的冰冷之物,然而却在这个小小庭院焕发出千年光彩,唐风宋采扑面而来。

新中国成立后,张钫便把志斋捐赠给国家。千唐志斋现有收藏唐人墓志有1191方,包含唐代近300的年号,无不尽有。墓主身份上自相国宗室,下至平民百姓,无所不包。


千唐志斋墓志碑内容之丰富,人物之多,形成一种静态的立体唐书,“千唐志斋”由此而来,它收藏三分之一中国出土的唐代墓志碑,成中国唯一的墓志铭博物馆。


墓志之作,意在传世,所以多由名家撰述和书写,它在文化、书艺方面的价值,更是显得弥足珍贵。千唐志斋让人们再次有机会了解那些早已被历史风烟所湮没的史实。不知当初收藏墓志碑的张钫将军是否早已洞悉了这些墓志铭之珍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57451/92325399266.html

更多阅读

诗歌:墓志铭俞心樵

一首好诗:墓志铭(俞心樵)一首好诗:墓志铭,作者俞心樵。此诗颇为流传,拥趸众多,欣赏之。在我的祖国只有你还没有读过我的诗只有你未曾爱过我当你知道我葬身何处请选择最美丽的春天走最光明的道路来向我认错这一天要下的雨请改日再下这

人生的休止符--墓志铭和墓地 模拟人生3墓地嘿咻

奇闻轶事名人的墓志铭和墓地墓志铭是一种悼念性的文体,更是人类历史悠久的文化表现形式。墓志铭包括志与铭两个部分。志是用散文记叙死者姓名、字号、籍贯、官级、功德事迹的。铭是用韵文概括志的全文,并对死者致以悼念、安慰、褒扬之

声明:《唐朝墓志铭 河南|一个专门收藏唐朝墓志铭的博物馆》为网友风吹散承诺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