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防卫的限度 关于正当防卫的对象与限度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下面由爱华网小编为你详细介绍正当防卫的相关法律知识。

  关于正当防卫的对象与限度

  基本案情一:

  某日深夜,男青年杨某尾随下夜班的青年女工王某至无人处,拦住王某,拔出尖刀,逼迫王某与其发生性关系。王某开始假装顺从,乘杨某思想放松,忙于解衣时,从他身上拔出尖刀,将杨某刺死。


关于正当防卫的对象与限度

  法理分析:

  王某的行为是正当防卫还是防卫过当?当然是正当防卫。正当防卫有一个限度条件,即防卫行为不能明显超过必要的限度且造成重大损害,否则,就是防卫过当。本案王某的行为之所以属正当防卫,是因为王的行为属于刑法规定的无过当防卫。《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实施无过当这一特殊防卫,首先必须具备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同时还必须针对正在进行的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等严重暴力性犯罪,而且这些罪行还必须严重威及到了人身安全。否则,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后果的,仍然属于防卫过当,依法负刑事责任。

  基本案情二:

  某市幼儿园保育员李某问题(女,30岁)于某日下午带领8名幼儿外出游玩。途中幼儿王某(女,3岁)失足坠入路旁粪池,李某见状只向农民高声呼救,不肯跳入粪池救人。约20分钟后,路过此地的农民张某听到呼救后赶来,一看此景,非常气愤,她身为教师,却不救人。张某随手给了那老师重重一棍,然后跳入粪池救人,但为时已晚,幼儿王某已被溺死,教师李某被打成重伤。

  法理分析:

  农民张某棒打教师的行为属正当防卫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正当防卫必须具备起因条件,即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而且这些侵害必须是具有攻击性、破坏性和紧迫性,在采取正当防卫可以减轻或避免危害结果的情况下,才宜进行针对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的限度 关于正当防卫的对象与限度

  教师李某对学生遇困时有救助的职责,她的行为导致严重后果,已涉嫌犯罪,属不法侵害,但不作为犯罪缺乏侵害的攻击性、紧迫性。本案中,农民张某见义勇为救小孩的精神是值得表扬的,但同时,他也要为自己棒打教师的行为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除了上述的对不作为犯罪不宜进行正当防卫外,还有下列行为也因不符合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均不能或不宜进行正当防卫:

  (1)对合法行为不能进行正当防卫;

  (2)对正当防卫行为不能实行反防卫;

  (3)对紧急避险行为不能实行正当防卫;

  (4)对意外事件不能实行正当防卫;

  (5)对防卫过当,紧急避险过当不宜进行正当防卫;

  (6)对过失犯罪不能实行正当防卫。

  另外,行为人误认为存在不法侵害,因而进行所谓防卫,不是正当防卫。

  相关阅读:

  正当防卫的特征

  正当防卫的本质在于制止不法侵害,保护合法权益。它有以下基本特征:

  1、正当防卫是目的正当性和行为的防卫性的统一。

  目的正当性是指正当防卫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的防卫性是指正当防卫是在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的时候,同不法侵害作斗争的行为。他既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种权利,又是公民在道义上应尽的义务,是一种正义行为,应受到法律的保护。目的正当性与行为的防卫性具有密切的联系。首先,目的的正当性制约着行为的防卫性。其次,行为的防卫性体现着目的的正当性,是目的正当性的客观表现。

  2、正当防卫是主观的防卫意图和客观上的防卫行为的统一。

  防卫意图,是指防卫人意识到不法侵害正在进行,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利,而决意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的心理状态。正当防卫在客观上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了一定的人身或者财产的损害,因此具有犯罪的外观。但是,正当防卫与犯罪具有本质的区别,我们只有看到正当防卫制止不法侵害、保护国家和其他合法权益的本质,才能真正把握住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的依据。

  3、正当防卫是社会政治评价和法律评价的统一。

  正当防卫的目的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且客观上具有制止不法侵害、保护合法权益的性质。因此,正当防卫没有法益侵害性,这是我国刑法对正当防卫的肯定的社会政治评价;正当防卫不具备犯罪构成,没有刑事违法性,因此,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这是我国刑法对正当防卫的肯定的法律评价。在这个意义上说,正当防卫是排除社会危害性和阻止刑事违法性的统一。

  看过“关于正当防卫的对象与限度”的人还看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575271/641354181.html

更多阅读

正当防卫的概念和成立条件 正当防卫成立条件

正当防卫的概念根据刑法第20条第1、2款的规定,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所实施的制止其不法侵害且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正当防

一般自首的构成条件 正当防卫的构成条件

正当防卫,是指一般正当防卫。正当防卫必须符合一定条件,否则就会造成新的不法侵害。正当防卫的构成条件――步骤/方法正当防卫的构成条件 1、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正当防卫是制止不法侵害、保护合法权益的行为,理所当然以存在现实的不

夏天生活小常识大全 关于夏天防晒小常识大全

   关于夏天防晒小常识大全   夏季的阳光非常毒辣,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有效抵御紫外线的侵害呢?看下夏季防晒小知识。  爱华阅读配图  防晒指数是什么  防晒指数一般指防晒系数,防晒系数是指SPF防晒系数,SPF虽

夏季防溺水告家长书 2015关于夏季防溺水安全告家长书

   2015关于夏季防溺水安全告家长书  尊敬的各位家长:  当前,气温迅速回升,即将进入汛期,降雨较为频繁,河道、池塘、渠道、坑槽等低凹地逐渐存蓄大量积水,学生溺水死亡事故进入高发期。为有效预防溺水事故,保障学生生命安全,特

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 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如何理解

  正当防卫(又称自我防卫,简称自卫),是大陆法系刑法上的一种概念。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声明:《正当防卫的限度 关于正当防卫的对象与限度》为网友少年的范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