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飘洋过海去美国留学的“留美幼童”】
1872—1875年,晚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
百年后回望,这恐怕是以腐朽无能著称于世的晚清政府,干过最为英明的一件事情了。
因为,此举为晚清政府、为中华民国、为中华民族,养育了一大批栋梁之才。
这120名幸运儿在美国留学期间,是马克·吐温的朋友,曾受到美国总统格兰特的接见;他们目睹贝尔发明电话机,也看见留声机出现在爱迪生手中。
在他们当中,诞生了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清政府外务部尚书梁敦彦、铁路工程师詹天佑、海军中将蔡廷干、海军少将宋文翙、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校长唐国安、西南交通大学创始人梁如浩等等英才。
他们的名字,叫做“留美幼童”。
而在他们当中,还有一个名字最为响亮:唐绍仪,中华民国开国总理。
袁世凯、孙中山都能接受的开国总理人选
很明显,在1911年辛亥革命时期,能够出任中华民国第一任开国总理的人选,必须得到两个关键人物的信任。一个是袁世凯,一个是孙中山。
袁世凯当然信任唐绍仪。
他俩的交情,在1884年、在朝鲜就开始了。唐绍仪在政坛上得以崭露头角,也是得益于袁世凯的一手提拔。
初到朝鲜,唐绍仪职务是西文翻译,级别是候选从九品;离开朝鲜回国时,唐绍仪职务已是驻朝鲜总领事,级别则已火箭般地升到三品衔,成为甲午战前清政府派往朝鲜的第一号人物了。

【身着清廷官服的唐绍仪】
袁世凯和唐绍仪的关系,“自朝鲜同患难,以至北洋为堂属,北京为同僚。故能如身使臂,如臂使指。”
这样由自己一手提拔的人,袁世凯能不信任?
孙中山也信任唐绍仪。
孙中山信任唐绍仪,主要是因为唐绍仪在担任袁世凯总理大臣全权代表参与南北谈判期间,所表现出来的政治立场。
受过美式教育的唐绍仪在南北谈判中,对于南方革命党人的立场,简直是一拍即合。
唐绍仪对于南方革命党人的谈判条件,那是发自内心地认同,以到于到了这个地步:他在谈判过程中关于谈判条件的请示电报,与其说是请示袁世凯,不如说是说服袁世凯。
唐绍仪这个立场,彻底赢得了孙中山和南方革命党人的信任,为他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开国总理铺平了道路。
1912年2月13日,经中华民国参议院同意,临时大总统袁世凯正式任命唐绍仪为国务总理。25日,唐绍仪到南京组织新内阁。
【唐绍仪内阁,右一为时任总理的唐绍仪】
然而,袁世凯和唐绍仪两人在此后短短的3个月内,友谊的小船就说翻就翻了。
6月15日,唐绍仪辞职了。原因很简单:袁世凯是想当皇帝的人,怎么能够容忍一个负责任、有作为的内阁总理存在?
因此,唐绍仪虽然是中华民国的开国总理,但却是毫无作为的一任总理。
为建设家乡,就任中山县县长
辞任总理之后的唐绍仪,在政坛几经沉浮,周旋于各派政治势力之间,再未掌握过实权。
倒是他于1929年4月—1934年10月,以前总理之尊屈就的中山县县长一职,有了一点小小的实权,也为老百姓做了一些实事。
中山县,就是唐绍仪的家乡广东省香山县。因为同县老乡孙中山成为民国国父,这才改的名。
而唐绍仪之所以屈尊,也是为了建设家乡。否则,没有这个渊源,估计也请不动唐绍仪这位大咖。
唐绍仪把这个正处级的县长,当得跟以前当巡抚、尚书和总理一样,有板有眼,极为认真。
而且,他以如此身份出任小小县长,却不搞一言堂,个人说了算。反而经常开会,非常注重发挥大家的力量。他在任期间,共召开“训委会”73次,举行县政会议113次。
唐县长利用自己多年的政坛人脉,四处化缘,然后回到中山县修马路、修公园、建医院、建学校。他甚至还一度想把中山县修成一个停泊巨轮的大海港,以促进该县经济水平腾飞。
在任期间,他穿着朴素,平易近人,经常微服私访,现场办公地解决老百姓关心的问题,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之为“布衣县长”。
晚年惨遭斧劈,却是错杀
日本鬼子全面侵华后,唐绍仪一直寓居上海租界。
1938年9月30日上午,唐府来了两位古董商人。因是有着亲戚关系的谢志磐带来,所以并未引起唐府保镖及佣人的注意。喜好收藏古董的唐绍仪,欣然接待了三人。
但是,这三个人却是国民党军统派来的刺客,其中一个古董商就是戴笠手下四大杀手之一的赵理君假扮的。等到佣人们再回到客厅时,只见唐绍仪已倒在地毯上,脑后插着一柄精钢小斧头,脑浆、鲜血流了一地。凶手则已瞒过门卫,乘车逃走。
唐绍仪就此遇刺身亡。
【晚年唐绍仪】
今天来看,军统这个事儿,干得无聊得很,可以确定是错杀。
军统杀唐绍仪,是害怕唐绍仪当汉奸,出面组织伪政府。
当然,日本鬼子自全面侵华以来,的确一直在寻找在中国政坛有影响力的人物,出来组织伪政府。当时鬼子看中的人,在北方的是吴佩孚,在南方的就是唐绍仪。
唐绍仪的确一直孤身滞留上海,而且也与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有过会谈,似有下水投敌之意。但是,仅此而已。
迄今为止的学术界研究表明,即使唐绍仪本人有投敌之意,但却并未公开表达,更没有公开的行动和事实。
即使是草率刺杀唐绍仪的军统,事后也没有拿出扎实的证据,证明唐绍仪当过汉奸;蒋介石政府也从未说过唐绍仪是汉奸,反而在他被刺之后,蒋介石、孔祥熙等人先后电唁,并明令褒奖,“拨给治丧费五千元,将其生平事迹存备宣付国史,用彰政府笃念勋眷之至意。”
如果唐绍仪真的当了汉奸,蒋介石政府出于客气,出于对民国元老的尊重,仍然可以拨给治丧费,但不必搞“宣付国史”那一套。因为汉奸的行为,是不必宣付国史,让后人学习的。“宣付国史”正可表明,蒋介石也明白,唐绍仪死得有点冤。
只是可惜了唐绍仪一代人杰,一生顺遂,老来却如此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