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牧草科名莎草科牧草科拉丁名Cyperaceae牧草科英文名Sedge Family牧草属名嵩草属牧草属拉丁名Kobresia Willd.牧草属英文名Kobresia天然牧草矮生嵩草牧草学名Kobresia humilis (C.A.Mey.) Serg.牧草英文名Short Kobresia牧草图片地理分布矮生嵩草(别名矮嵩草)分布于中国的河北、甘肃、青海、四川、新疆、西藏等地;俄罗斯也有。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密丛生,秆高3~15厘米,有钝棱,基部具褐色呈纤维状分裂的枯叫鞘。叶短于或等长于秆,宽1~2毫米,基部对折:花序为简单序状,椭圆形,长6~15毫米;支小穗4~10,顶生的雄性,侧生的雄雌顺序,基部雌花上部具2~5朵雄花,鳞片褐色,宽卵形或卵状椭圆形,中间绿色,具3脉,长3~4.8毫米,先出叶短圆形或椭圆形,长4~5.5毫米,2脊微粗糙,边缘在腹面基部愈合。小坚果矩圆形或倒卵状矩圆形,双凸状、平凸状或扁三棱形,长约3毫米,具短喙,柱头3。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为寒中生根茎疏丛型牧草,高寒草甸的建群种及亚高山草甸的伴生种。适工冷凉湿润的山地气候,分布于森林带海拔2000~5000米的中山至高山带,年平均气温在0~-5℃,≥0℃的积温1400℃左右,青草期50天左右。土壤为亚高山草甸土至高山草甸土。新疆天山北坡西部的伊犁至温泉山地区,常与黑花苔草(Carex melanantha)、嵩草(K.Stenocarpa)、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高山早熟禾(Poa alpina)、山羽衣草(Alchemilla tianschanica)、山地糙苏(phlomis oreophila)、蓝苞葱(Allium atrosanguineum)等多种寒中生小丛禾草、小莎草及小杂类草分别组成矮生嵩草+线叶嵩草+珠芽蓼、黑花苔草+矮生嵩草+珠芽蓼、细果苔草+矮生嵩草十杂类草高寒草甸草地,草层高度10~40厘米,植被盖度50%~90%,每公顷产鲜草1500~4650千克。这类草地毒草少,草质好,水源丰富,是优良的夏季牧场。具有发达的短根茎,分蘖力强。水分充足,较多的分蘖发育成生殖枝,干旱时则形成营养枝。据在伊犁地区调查,干旱时,双子叶植物锐减,而矮生嵩草的参与度却有上升的趋势,只是生长势降低,表现了抗旱特性,也证明它是草地植被中稳定的组成成分。在新疆,5月中旬返青,6月下旬抽穗,7月上中旬开花,下旬结实,9月下旬枯黄。在青藏高原的高山草甸,5月上、中旬返青,7月下旬至8月初抽穗开花,8月中、下旬结实,9月上、中旬枯黄,生育期100~120天。饲用价值植株低矮,茎叶柔软,适口性好,再生性强,耐践踏。马、牛、羊均喜食,牦牛和藏羊最喜食。据分析,粗蛋白质含量高,最高达16.05%,粗脂肪含量也较高,有机物质消化率达72.23%,是高寒地区优良牧草。以上就是网友分享的关于"矮生嵩草"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爱华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