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普独相凡十年

赵普独相凡十年是一篇文言文故事,而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赵普曾经单独担任宰相一职总共十年。赵普在这担任宰相的十年里一直刚毅果决,不畏强权,并且始终以天下苍生安危为己任。
影视剧中的赵普
有传闻,在赵普独相凡十年期间,一次有一个皇帝厌恶之人立功劳,这在当时立功就可以升官,但是因为皇帝非常不喜欢这个人,因此皇帝就不同意这次升迁。而文武百官也并没有觉得皇帝做的不对。这个时候只有赵普一个人站出来请求皇上给予那个立功之人升迁机会。
皇帝开始十分恼怒也不听赵普说,并且认为自己是皇帝自然有权来决定谁该领奖谁该受罚。而赵普则表示,刑罚和奖赏制度既然已经制定好了,自然是不能随意人为去更改,即使是皇上也应该客观公正,赏罚分明,不能以自己开心不开心来判定一个人的功过。皇帝对于赵普所说根本不想听,因此生气佛袖而走。但赵普始终跟在皇上身后,皇上走到哪他就跟到哪念叨,最后皇帝终于答应了赵普给那个自己讨厌之人晋升的机会。
更有一次皇帝开开心心摆宴席,结果下大雨,皇帝自然不开心,身边人都十分害怕,这时赵普又上前对皇帝说,百姓们一直在期盼来一场雨,因为干旱太久,这个时候虽然宴席因为大雨而没摆好,但是百姓们却开心了,百姓开心,社会就安定,这对于朝廷来讲也是大好事,所以皇帝应该开心才是,皇帝听完后果然不再烦躁恼怒,也变得开心起来。
赵普性格
赵普是历史上的政治家,很多人知道赵普性格沉默老实,品格纯良。但是这只是被大家熟知的,那么赵普性格到底是怎样的呢?
赵普剧照
从著名的赵匡胤黄袍加身的事情不难看出,赵普的性格还是果断的,坚决的。如果不是赵普的直接方法,恐怕赵匡胤是不会迈出来那一步的,更不用说建立以后的王朝。除了这一点,有的人说赵普有些贪财,心胸不够宽阔,有些嫉妒心思,对于别人的好不太承认而且过于刻薄。其实,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人,这样的人恐怕是不存在的,人有好久有坏,他一手帮助赵匡胤建立政权,并且又居于相位,自然本身就是有些高傲的,对于别人苛刻也是和赵普性格严肃刚毅的特点有关。
还有一点是值得一说的,他真的是很有毅力并且不怕得罪君王,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在君王面前要小心翼翼,做事谨慎,不能得罪,否则后果不堪设想。那么,恐怕赵普这样的怪人是很难有的,曾经极力推荐一个人,并且想让他被太祖所用,但是太祖并不同意,但是令人意外的是赵普又上书,还是推荐这个人,太祖又否决了,这还不止,赵普又一次推荐这个人,太祖都生气了,甚至把奏章都撕了,结果令众人想不到的是赵普回家把奏章修复又给太祖推荐了过去,最终太祖认识到这个人的可用之处,听从了赵普的建议。可见赵普是个有毅力的人。
1/2 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赵普的故事
说起北宋名相赵普,除了非常著名的冒死向宋太祖推荐人才一事总是被人津津乐道以外,还有的就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了。而且据传赵普靠着半部论语既帮助了宋太祖平定天下,更是以半部论语帮着宋太宗治理天下。
赵普画像
据历史记载,赵普出身小吏,并没有向其他文臣一样学问特别好,前期都是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才当上宰相的,而做了宰相以后,宋太祖时常劝赵普没事的时候要多读书,于是赵普每次下了朝以后一回到家里就关着房门开始看书,而每次读完书以后等到第二次上朝,大家就发现赵普又变得更才思敏捷了一些。
至于他读的书总是被锁在箱子里,家人甚至都是后来才发现他读的原来就是论语,而且还是半部。于是就越来越多人流传赵普靠半部论语帮助宋太祖平定天下。而在宋太祖去世后,他的弟弟继位称为宋太宗,宋太宗仍然是让赵普担任宰相一职,并且还把赵普叫到身边去询问,是不是真的就读了半部论语。
赵普也告诉宋太宗,自己确实是只读了半部论语,并且自己所了解擅长的也不会超出论语这本书。宋太宗于是相信了。到后来,赵普年老去世以后,家人给他整理遗物时,打开他的书箱才发现,赵普的书箱里真的只有一部论语,其他没有任何书籍。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对于赵普的故事“半部论语定天下”津津乐道。
宋太祖对赵普的评价
说起宋朝的赵普,那可是个非常励志的故事。因为赵普从一个小吏做起,后来一路直上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而且是一个人当宰相当了十年之久。这其中除了赵普自身勤奋好学又有胆有谋以外,宋太祖善于发掘人才、包容人才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点。
赵普雕像
据说送太祖对赵普的评价中,最著名的就属赞扬赵普刚正不阿的倔脾气了。当时在各个官员都以皇帝为中心,认为皇帝做什么都应该是对的,凡事都应该由着皇上开心来的时候,只有赵普一个人依然刚正不阿,在皇帝有错时直言不讳。
有一次赵普推荐了一个人给宋太祖,希望宋太祖能启用此人,因为这个人非常不错,但是宋太祖接连好几天都没有同意,于是等到上朝时赵普又拿出奏章给宋太祖推荐这个人,这一下把宋太祖给激怒了,皇帝认为用不用一个人做官难道我皇帝就不可以自己决定,我不喜欢的人为什么要让他做官。于是当着朝廷百官的面把赵普的奏章给撕成了两半。而赵普对此也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把被撕掉的奏章捡起来拿走,然后在下次上朝时又递给了皇帝。于是宋太祖看着赵普这么执着,就接受了他的建议,启用了那个人,结果后来才发现,那个人确实是个好官。
后来,赵普还为皇帝推荐过不少人才,有时候碰上皇帝不喜欢的,赵普依旧还是刚毅正直的推荐。也正是因为如此,宋太祖对赵普的评价是又爱又恨的。爱这个臣子刚毅正值,但有时候也恨这个臣子让自己下不来台。
2/2 首页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