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泰安市开展多项医疗活动,依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面推进妇幼保健工作。
一是开展农村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制定下发了《泰安市开展农村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实施方案》,成立项目领导小组,采取普查方式,由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对辖区28天-6岁儿童保健时免费进行标准化筛查。
在泰安市妇幼保健院住院治疗的参合患儿,由新农合和民政医疗救助按照重大疾病定点医疗机构补偿比例,在医院承诺的限额内报销,其余诊疗费用由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承担。
二是开展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建立完善的转诊制度,在产后访视时对新生儿进行筛查,对符合标准的筛查对象进行登记,并转诊至泰安市妇幼保健院进行确诊。
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将负责全市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治疗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筛查早产儿466人,发现视网膜病变患者24人,其中重症患者4人。
对轻症患者进行了观察随访,重症患者进行了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工作的开展,大大的降低了早产儿致盲率,提高了儿童健康水平。
三是开展妇女乳腺保健服务。将乳腺保健纳入规范化妇女保健门诊的创建内容之中,在妇女病普查时对常见的乳腺增生等轻症疾病及时进行按摩康复,提高了妇女健康水平;对产后妇女乳汁少、急性乳腺炎等进行乳腺动力治疗,效果可靠,提高了母乳喂养率。
相关链接

近日,中国儿童先天性心脏病诊治指南巡讲活动在合肥启动,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从活动现场了解到,先心病已成为5岁以下儿童第一位死因。我省去年新增新生儿约73.6万,先心病发病率7‰,即每出生1000个宝宝,就有约7个患有先天性心脏病。
“据统计我省去年新增新生儿约73.6万人,先心病发病率7‰,也就是说,新增患儿5000余例。”省儿童医院心内科主任江荣介绍称,先天性心脏病是儿童常见的先天畸形之一。
江荣称,虽说是“先天性”,但先心病中真正由遗传导致的先心病只占5%左右,剩下的是基因跟环境的相互作用,其中病毒、药物等环境因素占据主导作用。而根据我省对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分析,先心病已成为5岁以下儿童第一位死因。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年龄是很多家长纠结的问题。”江荣表示,家长们总在想,孩子太小,手术有风险,可是大了又怕耽误手术时机。
“其实,什么时候手术,要根据发病类型及症状出现的早晚而决定,其中包括先天畸形的复杂程度、患儿的年龄及体重、全身发育及营养状况等,但对大多数先心患者来说,还是越早越好。”江荣建议,家长应该及早咨询专科医生,在条件符合的情况下,选择有技术有资质的医院和医生,尽早手术,有利于孩子心肺功能和全身功能的发育。
江荣提醒,患儿家长不必过于恐慌,有些先心病可以不治而愈,如室间隔缺损,约有50%的患儿是不用手术的,到了两三岁,缺损的部位就会自己长好。
延伸阅读:先心病治疗 借钱出省求医不知本地免费红会筛查先心病患儿 云南小学临时搭“彩超室”男婴被确诊为复杂先心病 出生38小时立即手术国际专家“会诊”先心病 研讨心血管病进展多项慈善基金和补贴资助“援手”大连先心病患儿青海今年已免费筛查350名疑似先心病儿童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