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荀墨修身箴语
释中庆选辑
《周易》云;“君子以厚德载物。”【大学】云;“学之道,在明明德。”《礼记·中庸》云;“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礼记·中庸》云;“好学近乎智,力行进乎仁;知耻进乎勇。”《荀子》云;“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荀子》云;“故心不可以不知道,心不知道,则不可道而可非道。”《潜夫论·忠贵》云;“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七修类稿》云;“贵莫贵于为圣贤,富莫富于蓄道德;贫莫贫于未闻道,贱莫贱于不知耻。”《周易》云;“君子文明为德。”《禅林宝训》云;“是知诚不一,则心莫能保;信不一,则言莫能行。古人云;衣食可去,诚信不可失。”《荀子·不苛》云;“君子养心,莫善于诚。”《周易》云;“忠信,所以进德。”《礼记·中庸》云;“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潜夫伦》云;“恕者仁之本也,平者义之本也;恭者礼之本也,守者信之本也。”《尚书》云;“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云;“人人亲其亲,长其长,则天下平。”《墨子》云;“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墨子·兼爱中》云;“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说苑·君道》云;“人君之道,务在博爱。”《宋胡宏(知言、纷华)》云;“一身之利,无谋也;而利天下者则谋之。一时之利,无谋也;而利万世者则谋之。”《论语·中庸》云;“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荀子》云;“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朱子语类》云;“君子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禅林宝训》云;“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荀子·大略》云;“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荀子·富国》云;“三德者,诚乎上,则下应之影响。”《孟子》云;“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周易》云;“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墨子》云;“非无安居也,我无安心也。非无足财也,我无足心也。是故君子自难而易彼。”孟子以“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林则徐的十无益格言中说;‘行止不端,读书无益;作事乖张,聪明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尚书】云;“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危辞】云;“君子有五耻而不能富贵不与焉。行不择义,君子耻之;言不成文,君子耻之;学不闻道,君子耻之;仕不得君,君子耻之;泽不及民,君子耻之。”【孔子家语】云;“知而弗为,莫如弗知。”【二程集,河南,程氏,粹言】云;“多闻识者,犹广储药物也,知所用为贵。”【庄子,德充符】云:“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论语,突问】云:“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四书集注,论语,子罕】云:“计利则害义。此乃时弊也。”
释中庆选辑
本图文框引用网络

评论这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