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有望逆转 心脑血管病防治或将发生本质转变
稿件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心脑血管病防治进入“镁”时代
警惕脉压差过大引起的中风、心梗及心衰
正常成年人在休息的状态下脉压差应该介于30~50mmHg之间,大于50或者小于30均属不正常。脉压差越大说明动脉硬化越严重,血管弹性越差,发生中风、心梗、心衰及骨质疏松的概率远远高于脉压差正常的人。动脉硬化的实质是钙在血管壁中沉积,导致血管弹性下降,脆性增加,血管容易破裂,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脉压差不断加大,只要脉压差超过50,即使血压还算正常,也很容易发生脑中风。虽然每种降压药都有很好的降压作用,但是并不能改善血管弹性和缩小脉压差,一些降压药的效果也是以牺牲肝肾功能为代价的,全世界大约有47%的人死于心脑血管突发疾病。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国内外科学家开始关注镁离子对动脉硬化的影响,研究镁离子与脑中风、心肌梗死的相关性。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镁离子阻止动脉硬化阻止心衰的科学研究成果得到美国FDA确认,镁离子作为抗心衰药物使用,使心梗减少25%,心衰死亡减少24%,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取得重大突破。第五届世界临床营养学大会确认,镁是人类心脏的保护伞。中央台新闻频道曾报道:英国研究发现,镁是钙的天然拮抗剂,镁能够使血管壁中钙化的钙离子外移,逆转动脉硬化,缩小脉压差,降低血压,减少中风的发生。
冠心病、心衰、心梗的罪魁祸首是缺镁
国外科学家研究指出,人到中年之后易患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中风、心梗、心衰等都是由于身体缺镁造成的。镁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对心脏血管有重要的保护作用,有“心血管卫士”之称,人体如果缺镁,可导致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及心肌坏死和动脉硬化。因此,有人说,缺镁比高血压、高血脂对心脏更具有危险性。
医学证实,镁对心脏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能在供血骤然受阻时保护心脏免受伤害,从而降低心脏病突发的死亡率。镁钙的配合作用,维持着正常的心脏跳动,心脏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是镁钙离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心肌细胞镁钙离子严重丢失,心脏就不能正常跳动。镁为心肌细胞提供能量,老年人心脏功能快速衰减,重要原因是血液镁浓度处于较低水平,导致心肌细胞缺镁,细胞能量不足而受损和死亡,因此,补镁成为老年人心肌细胞健康的最有效的措施。
老年人为什么会缺镁

成年人每天的需镁量为300~700毫克,饮食中的镁钙相当丰富,而且镁钙经过胃液消化分解后变成镁钙离子在肠道吸收,一般地区的居民不会缺镁与钙。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胃液分泌减少,不足以溶解镁钙,造成体内严重镁钙缺乏,所以,年龄增长,镁钙吸收障碍和流失过多成为老年人缺镁钙的主要原因。
最新研究发现,镁离子能有效改善血管弹性,恢复心脏功能,从本质上阻止脑中风、心梗、心衰,“镁”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已经拉开序幕,心脑血管病防治进入“镁”时代。
小知识:镁的生理作用
1.镁是人体内300多种酶的活化剂,核酸、激素、胆汁合成都需要镁参与;2.镁是细胞能量因子,镁与三磷酸腺苷结合,为每一个细胞提供能量,没有镁,人体所有细胞都不能进行生化反应;3.镁抑制细胞的钾、钙通道,维持心肌、平滑肌和骨骼肌的正常功能,维持心肌的收缩和舒张,维持正常心律和血管的弹性;4.镁维持骨骼的韧性,缺镁的骨骼韧性下降,脆性增加,更易骨折;5.镁与钙拮抗,维持神经系统正常的兴奋性。
麦卡多安口服液(镁钙离子复合制剂)的发明问世,打破了动脉硬化不可逆转的神话。由中国心脑血管病研究院院长兰为民教授带头,协同37位科学家组成的科技攻关小组经过长期大量的科学实验和艰苦的研究工作,以超级稳态离子化和等价阳离子复合为技术特征的发明专利技术,在2005年10月得到中国知识产权局批准确认,中国发明专利号:ZL02130855.1,国际专利主分类号A61K33/10。此项专利发明,之所以震惊国内外医学界,是因为该发明专利技术,彻底解决了三十多年来困扰世界医学界的镁钙吸收难题,具有国内外专家公认的四大突破:
1.实现100%镁钙元素离子化:把所有镁钙元素从分子状态转变成离子状态,为肠粘膜细胞充分吸收创造条件,吸收过程与胃液分泌量无关,任何人在任意时刻,镁钙离子都能通过肠粘膜的离子通道,被快速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2.把同样属于正二价的镁钙离子,按血液中镁钙浓度比复合在同一种液体中,保持血液中原有镁钙浓度比不发生改变。血液中镁钙浓度比为1:2.9,这一比例关系是维持心脏跳动所必须的,不可改变。
3.大幅度提高镁钙离子含量,达到最佳作用浓度。在10毫升溶液中,镁离子含量70毫克,钙离子含量200毫克,比普通制剂高10~20倍,大幅度提高镁钙离子效果。
4.液体中的镁钙离子长期保持稳定状态,便于保存携带,符合临床使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