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危害国民健康已引起国家层面关注,除了专门出台慢性病防治规划外,国家深化医改的多项政策、方针,也持续地助力中国慢病防治工作。
2015年是慢病防治工作“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同时也是新规划制定之年。日前,中国慢病管理网从第六届中国慢病管理大会组委会获悉,慢病防治新规划正在酝酿中,将以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管理为突破口,围绕探索建立慢性病全程防治管理模式而展开。
特别指出,在2015年5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卫计委针对近期出台的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12)、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5年重点工作等政策措施做了解读。国家医改办主任、国家卫计委副主任孙志刚称,按照深化医改规划,建立分级诊疗体系已经纳入今年医改工作重点,目前正逐步建立起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将以高血压、糖尿病作为改革探索的突破口,让百姓、特别是慢性病患者充分感受到在社区看病的便利。”
此前,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积极做好慢性病防控工作,遏制慢性病快速上升势头,国家于2012年出台《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
慢性病构成死亡主因
2015年两会期间,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院长贾伟平等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就主题话题与网友们进行互动时表示,目前经济的发展和生活环境的改变,使很多人甚至是年轻人也得了很多慢性病,像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已经出现“井喷”现象。
2015年4月10日,国家卫计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展(2015年)报告》显示,近10年来我国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力度虽然逐步加大,但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截至目前已有2.6亿人患有慢性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已成为主要死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占到全国总死亡的86.6%,此前为85%,而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近70%。
加大投入应对慢性病
疾病预防控制是一项保障公众健康、改善民生的重要公益事业,2003年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投入,其中中央通过国债项目投入29.2亿元,地方投入约75.8亿元,完成了2448个县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础设施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