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住安徽广德的左奶奶今年已89岁高龄,曾经三度在医院安装过心脏起搏器,最近,给她找过麻烦的心脏又有点闹“小情绪”,不过,再次装入的起搏器帮助了她。日前,医院成功为她植入第4个心脏起搏器。
89岁老人获得“心”生
据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介绍,26年前,左奶奶63岁,反复出现胸闷,心率只有37次/分左右,甚至出现心跳暂停,来到医院后被查出房室传导阻滞。
医院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当时为她施行了起搏器植入术,手术后,左奶奶称自己获得了“心”生,“舒适得像是来到了野外”,胸闷现象也没有了。
此后,她遵循医嘱,定期复查,并保持健康规律的饮食作息规律,除了打太极、散步等运动外,还婉拒家人安排的保姆,坚持包做拖地板、洗衣服等基本家务。在1998年、2008年,左奶奶又分别来浙江医院换了两次心脏起搏器,加上这一次,左奶奶4次成功换“心”。
上个月,浙江医院检查后发现,老人家2008年安装的起搏器电量接近耗尽,需择期更换,手术进行十几分钟后,心脏起搏器成功植入左奶奶原起搏器囊袋内,并正常工作。
两类人可选择心脏起搏器
“左奶奶此次植入的为长寿命型起搏器,使用时限为10年,而且本人依从性比较好,做到定期复查(初装术后三个月、术后半年、术后一年复查一次,然后每半年到一年复查一次),很快就能适应,只要心态积极,生活质量基本不受影响。”唐主任介绍,“与左奶奶第一个起搏器相比,现在的起搏器功能强大,体积也越来越小,一般都有超过10年以上的使用时限。”
主任介绍道,心脏起搏器的主要适应症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大多数情况下起搏器是为那些心率过慢而引起不适的人准备的。
当心脏停跳3秒以上或心率经常低于40次,尤其是出现眼前发黑、突然晕倒的患者,应该植入起搏器,这是起搏器最主要和最初的治疗范畴。
“形象地说,心脏起搏器就是一个发电机再加上电线。起搏器通常埋植在上胸部的皮下,它的导线通过静脉到达心脏,导线顶端的电极固定在心脏的内侧面心肌上。通过起搏器刺激心肌使心脏搏动,维持心脏正常跳动,可用于缓慢性心律失常。”
同时,一些疾病可引发心跳骤停或致命性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快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可以安装具有除颤器功能的起搏器,能恢复心脏有规律的跳动。
安装起搏器后应正常活动
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易发生心脏传导系统老化、缓慢性心律失常及恶性心律失常。唐主任建议,老年人一旦出现突然摔倒、乏力及胸闷气短应及时到医院进行心电监测。
记者了解到,浙江医院目前全年做150台心脏起搏器安装术,其中大于80岁的手术大约有60台 。每周一上午,浙江医院都开设心脏起搏器门诊,有意向的人可前去咨询。
此外,唐主任指出,老年人安装起搏器无需限制活动,鼓励老年人正常活动,若安装的不是兼容MRI(磁共振)的起搏器,应避免进行MRI检查。同时,对于安装起搏器的人群无特殊身体条件限制。
“日常生活中,大多数家电产品,如电动剃须刀、电视机、吸尘器、烤箱等都不会干扰起搏器的工作,患者可放心乘坐汽车和飞机等。” 主任强调,但是要远离强力电磁场,如雷达站、高压变压器、电焊机、电磁机等。
延伸阅读:心脏“打摆子” 跳动时快时慢26岁小伙突发心梗 吃快餐心脏2根血管堵1根研究发现近3/4女性有心脏病风险胸闷头晕没当回事 二胎妈妈心脏骤停离世33岁男子晚饭喝酒K歌时继续喝 突然心脏骤停心脏病手术药全国性缺货 卫计委称月底供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