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被拐女童机智脱困 一句她不是我妈妈救了自己
对于5岁的孩子来说,当他们遇到坏人时,一般都是极力反抗,或者嚎啕大哭,但这些有用吗?显然是没有用的,坏人是不会因为你哭而放过你,只是对你施暴,恐吓。因此,当我们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一定要冷静,机智,想方法脱困。下面,小编给大家讲述5岁被拐女童机智脱困的故事,家有小朋友的都来看看吧!
据媒体报道,前段时间,一5岁女童在上学途中被一名有暴力趋向的疑似间歇性精神病患者强行带上高速公路。但是,女童并没有反抗,而已一路乖乖的跟着拐卖她的人走,等待机会脱困。直到民警到达现场,但是民警也不确定该女童就是报警所称的“失踪女童”。这是,小女孩嘴里冒出一句“她不是我妈妈”,使现场民警迅速做出了判断,立即将嫌疑人控制住,最后女童得救了。
视频一曝光,这位小孩的机智聪明,得到了众多网友的称赞,小小年纪就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同时,也是她指引民警一步步判明了情况,最后才能使自己逃脱,回到家人身边。从视频里我们可以看出,有以下几大亮点:
亮点一:孤立无援时,女童没有过度反抗,静静等待逃脱机会
解析:女童面对明显有暴力趋向的成年人,她没有过度抗拒,而是静观其变,等待机会逃脱。

亮点二:警察赶到,女童迅速挣脱女嫌疑人,跑向民警
解析:女童对警察的外观标识特征、职业身份有清醒认识,概括为三句话:认识警察,知道警察是干什么的,知道有危险要求助于警察。
亮点三:抱着警察的腿哭喊“她不是我妈妈”
解析:抵达现场时,处警民警并不十分确定该女童就是报警所称的“失踪女童”。一句“她不是我妈妈”,使现场民警迅速做出判断,将嫌疑人隔离并控制。
亮点四:准确描述被拐过程
解析:“我早上学,她把我带到这里来了……”清晰、准确地叙述被拐过程,使民警能排除嫌疑人的语言干扰,迅速判明情况。
亮点五:能准确报出自己的姓名、就读学校及家长联系方式
解析:“我叫**,我是"新小"(新生街小学)的……书包上有我爷爷的电话……”准确提供的信息,使民警能快速与女童家人、老师取得联系,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在现场与女童交流最多的,是省公安厅高速公路警察总队仙桃大队民警邬龙,是个87年出生的大小伙儿,尚未结婚。“刚一下车,她就哭喊着跑过来抱住我的腿,我的心顿时疼得要命!”当邬龙把女童带回大队时,女童仍然很害怕,不敢与其他人讲话,想必是因为惊吓过度。
才5岁,就这么机智,能从坏人手里逃脱,群众反映真是防拐教材啊!从上面这一事件中,我们一定要总结教训,家长朋友们千万别让年幼的孩子单独外出,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像这位小女孩一样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