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植物科属介绍(番杏科)(转)
番杏科
双子叶植物。约100属 2000种,均为多肉植物。所有种类都具肉质叶,很多种类无茎,但有的有茎,呈小灌木状或藤本状。叶互生或对生,形状多变,叶面叶缘带有毛,有的叶端透明,还有的叶面或叶端有石细胞组成的疣。花单生,花瓣数量极多,色彩多而艳丽。具吸湿性,蒴果遇水开裂并释放出种子,非常奇特。
1.露草属(Aptenia)
多年生肉质草本,绿色匍匐茎有小突起。心脏形叶对生具叶柄。花顶生或侧生,紫红色具短梗。全属仅1种,产于南非纳塔尔省和开普省东部沿海地带。
2.银叶花属(Argyroderma)
全属47种,产于南非西部。非常肉质的卵形叶交互对生,叶面扁平,叶背凸起。表皮硬,灰绿至银白色,无斑点。大型花从对生叶中缝开出,黄、红、粉、紫各色均有。
3.虾钳花属(cheiridopsis)
本属95种,产于纳米比亚。多年生草本,非常肉质,丛生。具1—3
对叶,对生叶基部联合成肉质鞘,整个对生叶酷似一把钳子。叶正面扁平,背面圆凸,顶端龙骨状。叶表皮薄,有许多透明的小突起。花黄色。
4.肉锥花属(Conophytum)
全属280种左右。非常肉质,通常无茎,根上面直接长有一对肉质叶。肉质叶球形或倒圆锥形,顶面有裂缝,裂缝深浅不一,因而从侧面看有三种外形——— 球形、鞍型和铁型(剪刀型)。一般来说,铗型种习性最强健。花从裂缝中开出,花期8—10月。花大0.8—3厘米,白、黄、粉、紫各色都有。分布在南非和纳米比亚交界处的石砾沙漠中。
5.肉黄菊属(Faucaria)
全属33种,全部产于南非大卡鲁高原。植株密集丛生,非常肉质。叶交互对生,基部联合,先端三角形,叶缘和叶背龙骨突处表皮硬膜化。叶面常有肉齿,叶缘有睫毛状肉质粗纤毛。花大无梗,黄色为主。
6。棒叶花属(Fenestraria)
非常肉质,密集成丛。叶棍棒状,顶端增粗浑圆状,灰绿色,基部稍呈红色,顶端透明。花大型,白或黄色。
7.蛇叶花属(Glottiphyllum)
本属59种,产于南非小卡鲁高原。较大型的肉质草本。对生叶两列重叠水平状展开,舌状,长为宽的2—3倍,肉质非常柔软,表皮薄而有光泽。花单生,黄色有光泽。
8.生石花属(Lithops)
全属约80种,分布在南非和纳米比亚的广大地区。植株矮小,非常肉质化。有一对联在一起的肉质叶,顶面中央有裂缝,裂缝比肉锥花属深而且长,叶顶部截面比肉锥花属大得多。叶表皮硬,色彩多变,特别是顶端截面有各种颜色的花纹和斑点,有些种类顶部透明。
9.对叶花属(Pleiospilos)
本属33种,均产于南非。非常肉质。对生叶呈大的元宝形,叶顶端呈半卵圆形或线条流畅的三角形,非常肥厚。表皮有石细胞群和大贮水细胞组成的斑点和小疣。花梗长,花大,黄色。
10.快刀乱麻属(Rhombophyllum)
中等肉质的亚灌木,具明显的直立茎。叶交互对生于茎上部,侧扁呈刀形,有的顶端还有分叉。黄花。仅3种,产于南非大卡鲁高原东部。
11.天女属(Titanopsis)
本属8—10种,产于南非西南部的石灰岩地区。植株贴地丛生,非常肉质。肉质叶排列成松散的莲座状。叶棍棒形水平展开,淡绿至粉绿色,先端宽菱形,叶面和叶缘布满石细胞组成的粉红色小疣。
12.仙宝属(Trichodiadema)
中等肉质的亚灌木,时有粗大的肉质根。叶纺锤形,表面布满透镜状的贮水大细胞,叶端簇生长毛。花通常红色,群开,非常美丽。习性强健,繁殖容易。约35种,产于南非小卡鲁高原。
多肉植物之-----空气湿度大揭密
有些仙肉迷常常会发现这样的问题:自己刚从花市淘来的仙肉宝贝没过几天就已经看不见刚“入驻”时的神气劲了。虽然自己爱护有佳,但这些小东西非常不给面子。这可急坏了他的主人了。孰不知这个问题可以说是每个仙肉迷都会遇到的一个问题,也常常难倒一部分爱好者。但稍有一些经验的栽培者都知道这其实是一个空气湿度的问题。 如果你是在北方干燥地区的仙友;如果你的栽培场所是自家的露天阳
台,或窗台。这一点就尤为重要。那么为啥会出现上述的问题呢?空气湿度又为啥这么重要呢?这里我们可以一起分析一下:花市的多肉植物都是花圃里生产出来的,这样的植物都在大棚里长大,而大棚多数时间都是封闭栽培因而里面的空气湿度相对较高,这样栽培的植物个体饱满,且极富生气。然而在它被购买后,由于多数地区的家庭栽培场所常常达不到这样的条件,所以就会出现上述的问题了。那么也有些仙友会问:这些多肉植物大多的原产地环境较恶劣,年降水量极少且干燥,那么它们又是怎么利用空气湿度的呢?我们首先排除雨季时较高的空气湿度。这些原产地在太阳落山前的几个小时温度较高(尤其是中午)。但到了晚上温度又会急剧下降。这样一冷一热空气就会凝结成雾气。在黎明时尤为显著。这也是它们吸收水分的一种途径,此时正是它们最开心的时候。Xia现在回过头来看我们大多数的栽培场所的条件还不够。这里还不包括一些要求更高的附生类品种和一部分凤梨科的植物。
正是因为栽培场所的条件限制,许多植株出现了褪色,叶尖枯焦、干瘪、植株提前老化等现象。而这一点在大棚种植中是看不到的。虽不致死但观赏性却会大打折扣。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很简单即:用细嘴喷壶喷雾。也有多数爱好者会用一次性的塑料杯倒扣在盆上(多在春冬两季)。或者选择在玻璃缸内栽培,在底部铺上一层粗纱,可以不时在上面撒水这样即可增加湿度,又不会使盆内常常“水满金山”。总之空气湿度的调节要从多方面考虑包括种类、季节、生长阶段等,绝对不能一概而论。湿度过高植株易腐烂且易引发介壳虫;湿度过低植
株观赏性会打折扣且易引发红蜘蛛。
1 各个季节的空气湿度的要求:生长期保持一定的空气湿度是相当重要的。当植株进入生长期时此时空气湿度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原产在热带雨林的种类要求更是严格。一些富有颜色变化的园艺品种如能保持相当的空气湿度,则颜色更艳丽。可以说基本上大多数品种在此时都需要一定的湿度。而在休眠期空气湿度的把握则要相当谨慎,首当其冲的就是一些夏眠的肉质程度较高的品种。举个例子在上海的夏天就属于典型的“湿热”天气。番杏科的高度肉质的品钟就相当容易腐烂。生石花、帝玉这些老品种在夏天如何渡夏往往是爱好者最头痛的问题。同样冬季休眠的品种也要保持一定的干燥度。这一点在温度低于5度后要引起相当的重视。当温度继续下降之0度或更低。此时若是湿度偏高往往是致命的而且可以在一夜之间就能致死。不过北方的大多数城市冬天多较干燥。这种“湿冷”的气候在我国的一些南方城市较常见。
2 小苗阶段的空气湿度:小苗期的空气湿度尤为重要,它的意义要超过土壤的湿度。因为在苗期会有一个“蹲苗”的过程。这样控制土壤中的水分目的是促生新根,这时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可以使其不会因蹲苗而缺水。一般苗期对空气湿度的要求较其他生长阶段要高,但此时的空气湿度也是最难掌握的。实践证明种子越小,苗相对也较小,其抗性较差,往往不能耐高湿。典型有番杏科的多数品种,景天科的一部分品种(四季海棠最为突出)为代表。等成型后这样的现象就会大大好转,空气湿度的问题也不会那么突出。
3 无性繁殖对空气湿度的要求:家庭常用的无性繁殖有两种扦插、嫁接。扦插:植物器官在刚从母体上分离的几天里均要保持干燥。这样的时间段要根据品种而定。少则4、5天多则一个月,待伤口完全干燥后可插在基质上。此时可以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在这一点上主要分成两派:一派主张创造高燥的环境,这样能在较短时间内生根,但消耗较大。另一派主张创造潮湿的环境,这样的方法对扦插的个体消耗较小。而在嫁接方面的观点则较为统一,在刚完成嫁接的头两个星期都要保持干燥、通风,过高的湿度对嫁接的成活率是有影响的。 4 对于某些块根类品种如:龟甲龙、苦瓜类、笑布袋等。在原产地它们的表面 往往呈不规则开裂,多凹凸不平。但在人工栽培环境下,尤其是从实生苗开始驯养时它们凹凸不平的表面却变的很不明显。但原因不仅仅是湿度的问题,它是一个全方位的问题。这点也是一些有经验的爱好者用来判断野生与人工栽培的辅助依据。
简单介绍了以上几点,相信大家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还是一句老话:经验是靠积累的,真谛是在实践中才能体会的。
多肉植物种植用土
多肉植物大多生长在热带荒漠地区,那里土壤贫瘠(大多是砾石和粗沙)只有少量的土壤和有机质,这样的土壤极具透气性,所以我们在种植时要尽力用接近它们原生态的植料来种植。现将市场上能见到的植料介绍一下:
1、兰石;有叫轻石、植金石、浮石的,是一种具有多孔结构,有一定的储水性,透气性极佳的植料。
2、蛭石;是云母高温加工而成,透气性好,无菌;但极易粉化,粉化后透气性极差。建议播种时暂用,种植是最好不嚛用。
3、珍珠岩;也是人工加工而成,透气性好,无菌;也极易粉化,且浇水时上浮不美观。
4、椰糠;是椰子的棕壳加工而成,透气性好,呈微酸性对于北方水质偏碱的地区有一定的好处。但种植多肉时要去掉里面的细粉。
5、草碳土;是有机质堆积腐烂碳化而成,透气性好,呈中性,有一定的养份是很好的植料。但种植多肉时要去掉里面的细粉。
6、泥碳土;是草碳土进一步碳化而成,透气性好,呈中性,无养份是很好的植料。但种植多肉时要去掉里面的细粉。
7、赤玉土;是火山灰堆积形成,具有多孔结构,透气性极佳的植料。含有一定的磷钾肥。
8、木碳;是树木烧制而成,具有多孔结构,无养份,有很强的抑菌和吸附有害物质的作用。
9、碳壳;是稻谷类的外壳经高温碳化而成,含有一定的磷钾肥,透气性好,有很强的抑菌和吸附有害物质的作用。但也很易粉化。
10、沙子;沙子有很多种,我们这里说的是山上的风化沙和大粒(粒径在1MM以上)的砾沙,这些沙子透气性好,有的含有石英,铁,镁等微量元素有利于植物的吸收。
上面所说的那些植料在运用时要选择搭配,并去除1MM一下的细小颗粒,把同样粒径大小的,按无机质比有机质7:3的比率配制。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接近植物生理的需要。还有些植料也能用比如蜂窝煤灰、仙土、各种草食动物的圈肥,大家都可利用。
再说一下兰石是种多肉所必须的(懒人的)
加50%的兰石,纯赤玉土太保水了。
纯赤玉一大袋子(14L)价格70元
另说下日本的赤玉土到岸价是45元RMB,主要进口商天津一家、上海一家、福建一家。
兰石好,陶粒不利须根的附着。
它们都叫兰石,建议用第三种,这种质地比较软吸水透气性好。(灰色)
兰石是火山喷发的产物,仙土是接近石化的草碳土。

赤玉:50%
稻壳(黑色):5%
粗砂(4MM):5%
松大营养土\粗蛭石\细小兰石\珍珠岩:各10%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