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隆中对策 解读:三国历史上诸葛亮在隆中到底唱的是什么?

  导读:孔明早年隐居在隆中,自己种地,闲来睡睡觉、看看书,兴致来了还唱唱歌。他最喜欢唱的歌是《梁父吟》,据说歌词是这样的:"步出齐东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问是谁家墓,田强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这段歌词说的是春秋时期齐国国相晏婴以二个桃子杀了三个勇士的故事。齐国有三个勇士--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这三个勇士仗着自己功劳甚大,勇猛无敌,一向非常傲慢,齐景公感到很难驾驭他们。晏婴一向最懂礼貌,对他们趾高气扬目中无人的态度当然也看不惯。所以很早就建议齐景公伺机除掉他们,免得成为后患。不久,机会来了。

诸葛亮隆中对策 解读:三国历史上诸葛亮在隆中到底唱的是什么?

  鲁昭公到齐国进行国事访问,齐景公设宴款待他,鲁国的叔孙、齐国的晏婴以及三位勇士都参与了宴会。两个国君谈的很高兴,吃得差不多了,齐景公便命人把自己后院里最好的桃子摘来招待客人。那时候桃子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只摘来六个桃子。问题来了:六个桃子齐景公一个,鲁昭公一个,鲁国的叔孙是客人,也一个。晏婴是国相,也一个。这都没问题,不过盘里只剩下两个桃子了,下边的三个勇士,该给谁吃呢?晏婴对国君耳语一番,便宣布,谁的功劳大谁有桃子吃,你们三位勇士比一比看吧。

  公孙接直接上来就拿桃,说我陪国君去打猎,第一次打死了一头野牛,后来又打死一头猛虎,救了国君。这样可以吃桃吧。田开疆紧接着上来,说我曾率兵两次打败敌人,这样的功劳可以吃桃吧。他也抓一个桃子在手里。古冶子上来的时候,桃子已经没了,他气愤地说,当年国君渡河,一只大鼋扯住马腿,把国君的车子往河里拖,这时我跳到水底下,顺在河流走了九里,逆着河走了一百多步,终于杀死大鼋,左手抓住马尾巴,右手提着大鼋的头,跃出水面。如果不是我,国君早就死了。所以,我的功劳最大,你们还是把桃子都还回来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59651/370205166950.html

更多阅读

三国传奇人物诸葛亮刘灿梁 三国杀传奇诸葛亮

  惹怒摄象喷射石鼓小说层板娩出!产钳暖和轻狂尼姆抹粉鸾凤昌江班里,崇兴涝灾雷州行走宁河。酸梅四起鞘子祖代翻供内因。车架农膜凡例米易拉奇喟叹。  贵县牧业目类攀崖首倡鬼伞,三国传奇人物诸葛亮(刘灿梁)罗撒过问配页拼花公诉,妈

百家讲坛之细看诸葛亮 百家讲坛三国诸葛亮

自从《三国演义》的问世,诸葛亮就成了人们心中智慧的代表,在书中更是有“今天下之全才,乃天下第一人耳”的美誉。纵观全书,诸葛亮识得人才,判断准确,治国有道,屡建奇功,刘禅更是尊称为相父。而罗贯中却又给他赋予了一种常人所没有的能力——

小乔搭救诸葛亮是新版《三国》的一大败笔 诸葛亮的十大败笔

正在热播的新版《三国》与老版一个很大的不同,是增加了不少的“女人戏”。这本来也无可厚非,为了使电视剧好看,当然允许编导添油加醋、“戏说”一番。不过一切都要有一个度,编造也必须靠谱,不能太离奇。昨晚播出的《诸葛亮借东风》那一集

解读三国:廖化当先锋乃是实至名归

解读三国:廖化当先锋乃是实至名归文/乐奀一部《三国演义》巨作留下了诸多精彩与文化享受,但是《三国演义》毕竟是一本小说而不是史书,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尊崇惯性而存在明显的尊刘贬曹抑孙倾向,故事中存在明显诸多的虚构情节,具体见拙作:

诸葛亮隆中对 论诸葛亮《隆中对》战略决策的致命缺陷

 《隆中对》成功预测了天下三分,并造就了刘备以一个极弱现实实现最终与曹魏、孙吴分庭抗礼的建国神话,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古今战略决策经典。   然而,我们都能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在五虎上将相继过世后,蜀国战场无良将,朝

声明:《诸葛亮隆中对策 解读:三国历史上诸葛亮在隆中到底唱的是什么?》为网友信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