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时代的妈妈,生育孩子期间都会看几本育儿书,还喜欢在各种妈妈群交流交流,所以选择的大都是口口相传的育儿经典,比如《定本育儿百科》和《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最近又在看西尔斯的一本新书《西尔斯健康育儿百科》,看着看着,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些育儿经典之所以能够口口相传,除了实用性、能解决育儿过程中的很多问题之外,根本的根本在于其对生命的尊重。

1话题1 “汗臭”细菌的盛宴
孩子全身有数百万个汗腺,在童年期早期这些汗腺没有发育,孩子很少出汗;大约在童年期中期汗腺部分发育,到了青春期,汗腺完全发育,开始真正地工作。所以,有些孩子会有青春期狐臭的问题。
书中告诉我们,汗臭这种“小毛病”不是自身的问题,而是细菌在做怪。因为,孩子的身体会产生两种汗液:位于身体光滑表面的汗腺分泌出的汗液主要是水,几乎无味,而毛发区域附近,例如腹股沟和腋下,这里的汗腺分泌出的汗液里含有一些蛋白质和高脂物质,正常生活在皮肤上的细菌靠这些蛋白质和高脂物质为食,于是散发出气味。
家长可现身说法,教育孩子汗臭来自“细菌的盛宴”,不是他们自身的毛病。除臭的方法是控制这细菌,这只是个人卫生的一部分。
医学术语叫“大便失禁”,在小肠子成长的过程中,这样的小毛病很常见。男孩子更容易弄脏裤子,所有年龄段的男性都不如女性重视身体发出的信号,它主要是机制和成熟度方面的问题,而非心理问题。
遇到这种情况,大一点的孩子可能会难为情,因为小伙伴们会嘲笑他:“臭烘烘的家伙来啦!”尤其是“臭烘烘的家伙”本人还感觉不到、也闻不到,因为他已经完全习惯了。然后,难为情的孩子会退缩,把自己的脏内裤藏起来,严重的还会影响自己的社会交往。
所以,作为父母,要告诉他们这只是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小毛病,不是什么大问题。就像故事中那个儿子说的那样“‘爸爸,我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去厕所’”。
如何向孩子解释这个“小毛病”呢?
画一张肠道图,告诉孩子便便是从哪里来的:“食物里的废料会汇集到肠道里,那就是便便。开始的时候,便便和热狗肠差不多大。肠壁上有一些小神经,如果肠子里装满了便便,这些神经就会发现,然后给你的大脑发信号。肠子就会对大脑说:‘大脑啊,我满了。’ 大脑:‘那就去厕所。’于是你就会觉得想上厕所。可要是你忙着玩儿,不照大脑说的做,最后大脑就不和肠子说话了,他们不再是朋友了。大脑说:‘要是你不听我的,我就不跟你说话。’这样你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去厕所了。
告诉孩子,只要“ 让大脑和肠子重新开始说话, 让‘必须去厕所’的信号重新出现,这样你才能知道什么时候该去拉便便。
生命之路上,孩子总会遇到很多尴尬事儿,这是上天提供给我们机会,向孩子们传达这样的信息“无论你有什么问题,我都会帮助你解决”,孩子自然就会什么都愿意跟你说。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加深了亲子之间的关系。就才是'亲密育儿法'的妙处。
六七岁的孩子有时候会莫名其妙的喊疼,尤其是睡前,腿总是动来动去停不下来,还让困得不行的老爸老妈们揉揉这儿捏捏那儿。可第二天去医院检查也没什么问题,下次在出现这种情况难免火大。
其实,这些疼痛不是小家伙想象出来的,也不是在博取你的同情。典型的成长痛在活跃的孩子身上很常见,孩子会感觉疼痛,但却无害。成长痛常常出现在黄昏时分,孩子抱怨腿痛、抽搐。虽然成长痛的确切原因我们仍不太了解,但它却真实存在,孩子的腿真的在痛。
西尔斯医生怀疑,成长痛是由于过度使用腿部肌肉而引发的,而且常常是因为腿脚运动的方式不当。幼小的肌肉和骨骼,其结构适合在沙子、草地和土地上奔跑,而不是在水泥地面、柏油路面和健身房的硬地板上活动。
就像对付所有慢性疼痛一样,做一张成长痛表格,尤其注意记录疼痛的严重程度、出现频率和具体描述。家长不同担心,一旦孩子的骨骼发育完全,就会自然度过成长痛的阶段,你也就不用担心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成长痛给了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让我们再次与孩子紧密联系起来,扮演家庭治疗师的闪光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