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评价切格瓦拉 格瓦拉在周恩来的眼中是什么?

 

    切·格瓦拉,出生于阿根廷的罗萨里奥,马克思主义革命者和古巴游击队领导人。他参与了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革命,推翻了亲美的巴蒂斯塔独裁政权。在古巴新政府担任了一些要职之后,格瓦拉于1965年离开古巴,在其它国家继续发动共产革命。在玻利维亚,他在一次由美国中央情报局策划的军事行动中被捕,并于1967年10月9日被玻利维亚军队杀害。死后,他成为了第三世界共产革命运动中的英雄和西方左翼运动的象征。有大量文艺作品以他的名字命名。

    当年周恩来对格瓦拉的评价,是1971年5月30号在中国的外事工作会上讲话。

   周是这样说的:“所谓格瓦拉的游击中心就是跑到哪里,放一把火就走,是盲动主义,脱离群众,不接受党的领导,这种思想在世界上相当一部分群众中有影响。格瓦拉和他们基本上一致的”。这是周总理对格瓦拉总的评价,然后周总理首先评价了古巴的革命。

    他说“古巴的武装斗争成功是带着偶然性的。当然有群众,没有群众,他也不能成功。由于当时反动独裁统治很厉害,群众非常反对,而且美帝没有意料到那个地方会被武装的小队伍夺取政权,所以,是个偶然性的胜利。他们不是依靠长期坚持武装斗争,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来逐步取得胜利的。那个地方小,不可能时间搞得那么长,美国在那里还有关塔那摩军事基地。但是,自从这个偶然性胜利以后,他们又想在拉丁美洲到处用这种方式推翻亲美政权。格瓦拉就跑到国外去搞这一套。

    首先跑到非洲的大刚果,过去叫做刚果(利奥波德维尔),现在叫刚果(金萨沙)。那个地方有武装斗争。在卢蒙巴牺牲以后,基赞加又不行,剩下的一些游击队,有的在北部,有的在东部。东部靠近坦桑尼亚那里有一个指挥的人,到过中国,见过毛主席,名字叫米都迪迪,是很坚强的一个人,一直在东部搞游击战争。结果格瓦拉跑进去了,经过坦桑尼亚,搞了一百多个人都是正规化的。跟他的日记上与的差不多,到一个地方,过的还是西方生活,吃牛奶,吃罐头。人家是农业国,不是吃罐头的,所以吃完了就成问题了。

    格瓦拉在刚果(金)东部的时候,带了一百多人,他不是帮助人家打游击。而是把游击队集中起来,对抗刚果的雇佣军,打阵地战。雇佣军有美帝、比利时等几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本来刚果的游击打了两年多,很有成绩。格瓦拉一去,就把人家的军队集中起来,脱离群众,打阵地战。他曾通过我们驻坦桑使馆,送了一封信给我,上头有格瓦拉的签名,我不大清楚,格瓦拉怎么从坦桑尼亚到了刚果。他在信中,提出要什么东西。很奇怪,要一个很大的广播电台,要使整个非洲,连美洲都可以听到。

    游击战争怎么能用这样大的电台?想法不对头,我没理他。后来,我们驻坦桑尼亚使馆证明,他们从那里撤退了。怎么撤的呢?因为阵地守不住了,要分散,背靠着湖,米都迪迪想从湖里绕路撤走,结果落水淹死了,牺牲了很好的一个游击英雄。而格瓦拉坐船回到了坦桑尼亚,走掉了,给人家惹了一场祸,使人家遭到了失败。”

    周恩来继续说,格瓦拉离开刚果,回到古巴,后又转到玻利维亚山地,从阿根廷那边带来了一批古巴人、阿根廷人,也有一些玻利维亚人。完全是搞盲动主义,不找群众,甚至把群众抓起来做俘虏,怕人家走漏消息。武器没地方存,存在山洞里。这样怎么能发动游击战争?

    虽然格瓦拉会西班牙文,到处可以用,但毕竟在本地没有群众基础。他每天都有日记,写得一清二楚,就是采取大烧、大杀,脱离群众最后被俘,反动派把他杀了,因此,全世界都闻名了。后来,卡斯特罗得到他留下的日记,还给他写了一个序言。“游击中心”,外国字叫“游击焦点”,主张到处点火。我们说“星星之火”是可以燎原的,但必须那个地方有了燎原之势,才能燎原。他们认为不管有无条件,只要放一把火就可以烧起来,这完全是冒险主义和拼命主义。其结果是游击队员一个个牺牲了,最后他自己被杀。

    我国革命过去有盲动主义血的教训,有战争的失败经验教育我们。拉丁美洲人民没有这个经验,他们觉得格瓦拉是个英雄。我见到智利的一位朋友,他跟我说,他没想到在他儿子的房子里挂了两个像,一个是毛主席的像,一个是格瓦拉的像,进去一看,使他大吃一惊,后来他发现,智利农村这样的情况很多。

周恩来评价切格瓦拉 格瓦拉在周恩来的眼中是什么?

    现在我们知道,不止拉丁美洲,甚至非洲、日本都有这种情况,不但挂毛主席的像,也挂格瓦拉的像。青年就是崇拜英雄嘛。知识分子开始辨别不清,尤其在初期找出路的时候,各种想法都有。我们搞了二十二年的武装斗争,艰苦奋斗,经过万里长征才取得了胜利。他们想点把火就一举成功。所以,他们就看不到格瓦拉失败的教训,而觉得他是一个“英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59851/278900755697.html

更多阅读

(12)阿尔贝托·柯达格瓦拉头像 切格瓦拉高清头像

上边这个头像大家在街上应该都见过,这是著名的自由主义战士切·格瓦拉(我原来没认真看,一直以为是改版雷锋啊,暴汗!)他那张满脸威严、怒目而视的肖像成为人们追求自由的象征,并被印成海报、T恤、包甚至帆布鞋上,拥有一大批忠实的FANS。我们

切-格瓦拉为何受欢迎 切格瓦拉

去年,又有一部关于切-格瓦拉的电影问世。电影海报切-格瓦拉对于当今世界来说,已经成为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文化现象,他在全世界各地都受到欢迎。据说,切-格瓦拉的头像是人类历史上复制量最大的头像之一,这个头像不仅出现于壁画、游行、

《切·格瓦拉传》观感 卡斯特罗和切格瓦拉

《切·格瓦拉传》观感《切·格瓦拉传》-2008年 (网友推荐2011-3-28观后)——切·格瓦拉,出生于阿根廷。他参与了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革命,推翻了巴蒂斯塔独裁政权。他在古巴新政府担任了一些要职之后于1965年离开古巴,投入委内瑞拉、玻

广西老铁切格瓦拉 总会有一个切·格瓦拉

     一个再强大的“一元体”,永远也取代不了前仆后继的“多样性”。  数字时代的商战节奏快得令人窒息,城头不时变幻大王旗。苹果用智能手机颠覆掉一众功能手机才几年不到,枪口的火药味还没飘散,就要忍受Android大军挥舞着绿色

切·格瓦拉:他的国不在这个世界上

    40年后,世界对于格瓦拉的评价仍然和他的冒险经历一样庞杂:他是始终孤身作战,对自己的牺牲早有预见,被同志背叛,为自己尽力解放的民众所不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基督。或者,他是个自我身份认同障碍症患者,冷血的暴力运动倡导者。这个出

声明:《周恩来评价切格瓦拉 格瓦拉在周恩来的眼中是什么?》为网友静听丶一季花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